成化犁庭:是剿还是抚?

白驹说 2023-09-28 17:48:40

△明中期局势图

01

大明成化元年(1465年)十二月,辽东抚顺马市。

一群秃发蓄辫的女真人正在和明朝守边官吏激烈地争辩着。

这些都是建州女真的贡使,此次满载着马匹、貂皮、人参等物品,按惯例经抚顺前往北京朝贡贸易,以换取大明皇帝赏赐的金银、铁器、米盐、布匹等财货。

然而这一次,他们却吃了闭门羹。

明朝边臣傲慢地向他们宣布:“朝廷有旨:建州、毛怜、海西诸部落入贡,边臣验方物,貂必纯黑,马必肥大,否则拒不纳。”

女真人气愤无比,要知道以往可没这规矩,再说,这上好的马匹、山货,怎么说不收就不收了呢。而拿不到赏赐,换不来中原的盐铁布匹,族人们往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

面对女真人的一再恳求,平日里颐指气使、吃拿卡要的边臣守将们只是摆出一副没有商量余地的样子,丝毫不予通融。

女真贡使看了眼不远处全副武装的明军,明白此时已多说无益,不得不带着货物返回建州卫。

△辽东马市局部复原图

02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建州女真首领们自然是暴跳如雷。这些年,明朝不断缩减女真朝贡的频次和人数,这次更是吹毛求疵来阻挠自己朝贡,这明摆着就是不想掏钱咯。

然而女真人并不知道,家大业大的大明朝也有着自己的难处。到了明朝中叶,帝国的国力明显大不如前,再加上内部叛乱频发,朝廷为了平叛耗费巨大。

怎奈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大明的君臣们都认为“如不限其(朝贡)来数,中国劳费实多”,不得不对番邦朝贡加以限制。

但女真人可管不了那么多。一下子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女真首领们都开始摩拳擦掌,打算给大明一点颜色瞧瞧。而此时建州三卫的当家人分别是建州卫李满住、建州左卫董山、建州右卫纳郎哈。三人中李满住已年迈,纳郎哈没什么主见,实际话事人就是董山。

要说这爱新觉罗·董山(努尔哈赤五世祖)也是个凶狠狡诈的角色,早在土木堡之变时便跟着瓦剌趁火打劫,大肆劫掠辽东。此后明朝复强,他又重新归附大明,堪称两面三刀的墙头草。

后来,他瞅准明宪宗朱见深新皇登基,立马上奏夸耀自己守边有功,请求加官进爵。朱见深没惯着他,只赏赐了几匹绸缎,董山就此怀恨在心。

现如今,本着“既然你不愿给,那我就自己抢”的基本原则,董山联合建州、毛怜等女真诸部再次反叛明朝,向辽东地区发起突袭。仅成化二年,“入寇九十七次,杀虏人口十余万”,辽东各地“数万余家,率被残破。”

一时间,帝国东北狼烟四起,烽火不息,甚至连带着朝鲜也遭了池鱼之殃。

△女真人射猎图

03

建州女真反叛后,是剿还是抚的议题自然摆在了大明君臣的面前。

剿吧,女真部落军不同于农民军,平时身处蛮荒沼泽之地,来无影去无踪,大军劳师远征多半会无功而返,更怕遭遇不测。

抚吧,蛮夷们屡次反叛,恶习难改,并且几次三番的纵容反而使女真人越来越不把大明放在眼里,还容易产生恶劣的示范效应。

于是乎,大明还是觉得先打了再说。“成化二年十一月,毛怜诸部犯边,官兵击破之。十二月,复入犯,总兵武安侯郑宏战败。”几轮试探下来,互有胜负,女真更占优势。

这边大明发现建州女真还真是个硬茬,而建州女真那边同样也觉得兴兵反叛不是长久之计,毕竟以有限的女真人口去攻打明朝的坚城并非一桩划算的买卖。董山等人寻思着差不多也打疼大明了,再给个台阶,你总该乖乖掏钱了吧。于是,成化三年正月,董山主动归还掠夺的百姓,并且上表请大明赎回战俘。

俗话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大明君臣当然求之不得。朱见深为此下旨褒奖董山,并派锦衣卫署都督佥事武忠前往建州卫宣慰。当着董山等女真首领的面,明朝使臣宣读了皇帝的谕旨:“论祖宗之法,本难容恕。但尔等既服罪而来,朕体天地好生之德,姑从宽宥......若再不悛,必动调大军问罪,悔将何及。”

董山忍气吞声听完这极度傲慢的圣旨,赶忙向武忠打听其他好处,才发现除了那小小赏赐外,想要的朝贡、互市统统没有。董山深深感受到了来自天朝上国的羞辱,还能怎么办,接着打呗。

随后,建州女真再次叩边,这一次,攻势更猛。当月即破鸦鹘关,守将都指挥邓佐遇伏阵亡。成化三年三月,女真继续在开原、抚顺,窥铁岭、宁远、广宁等地肆虐。

△女真骑兵

04

朱见深很头疼,建州女真自从自己登基以来就没消停过,叛了又降,降了复叛。但对于是剿还是抚的问题,皇帝心里倒也逐渐有了自己的盘算。

成化三年三月,大明再次向董山抛出橄榄枝,提出了更为优厚的招抚条件。董山等的就是大明服软,欣然接受招抚,狂妄的他决定亲自前往北京与朱见深好好谈谈条件。

△明宪宗朱见深

董山没想到,这一去,竟成了肉包子打狗,再没能回来。

敌酋主动送上门来,这是大明的意外之喜,也给了朱见深更多的决策选项。大明君臣们一边设宴款待董山诸人,一边却在调集兵马,准备讨伐建州三卫。而董山还浑然不觉,正琢磨着如何敲大明皇帝的竹杠。

宴席之上,董山态度傲慢,还和宫里的厨子动起手来。吃饱喝足后,董山开始试探皇帝招抚的诚意。他先是向皇帝请求赏赐蟒衣、玉带、金顶帽、银酒器,朱见深只赏了衣帽,董山接着又借口手下五人有功劳,为他们请求赏赐,朱见深也只是赏了一套衣服。

一番试探下来,董山算是明白了,皇帝还是那个自以为是的皇帝,根本没有招抚的诚意。于是背地里发起了牢骚,更是扬言回去后便要继续发兵劫掠,与大明死磕到底。

闻言的官员赶紧上奏皇帝,朱见深听后大怒,就此打定了剿灭建州女真的主意,而你董山也就别回去了。

成化三年五月,朱见深以左都御史李秉为总督,任命刚刚平定广西大藤峡叛乱的武靖伯赵辅为总兵官,率五万大军征剿建州女真。此役,朱见深给李秉、赵辅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此时,董山和建州女真族人都还蒙在鼓里,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

05

成化三年七月,在朱见深的授意下,赵辅在广宁诛杀了已被扣留多时的董山等二十六人。

成化三年九月,五万明军浩浩荡荡分三路出关,直捣建州三卫巢穴。为了此战,明朝提前分化女真各部,专门发敕书给海西、毛怜等其他女真部落,表示此次征讨对象仅限于建州三卫。而另一方面,明朝也发敕书给朝鲜国王,要求共同发兵,藩属国朝鲜欣然应允,出兵一万助战。

△宫廷画作中的明军形象

由于明军以准备充分之师突袭群龙无首且毫无防备的建州女真,整个战役异常顺利,历时一个多月,大破建州三卫。

此役,明军共斩首541人,生擒108人,俘获女真百姓151人,解救被掳汉人、朝鲜人等1165人。建州三卫“强壮就戮,老稚尽俘”,深刻体会了一把战争的残酷无情。

而战后,时值冬季,建州女真残部担忧明军的回马枪,纷纷选择躲藏在山谷之中。在东北的严寒下,人口、牲畜大量冻死,远超明军此前杀戮。

建州女真经此一役元气大伤,三卫的首领中董山被诱杀,李满住被朝鲜军突袭阵亡,纳郎哈则被生俘。各部部众星散,此后虽仍有小规模扰边行为,但已不成气候。

这一役,史称“丁亥之役”,它还有个更为响亮的名号——“成化犁庭”。

一百一十六年后,董山的五世孙努尔哈赤带着建州女真再一次卷土重来。

而在比丁亥之役更为关键的萨尔浒之战中,大明以同样的配方却酿出了截然不同的味道,以致辽东局势糜烂。

时也?运也?命也?

END

19 阅读:4299
评论列表
  • 2023-10-02 20:58

    [横脸笑]建州三卫不下万人,死了500多人就是大破了[笑着哭],难怪明朝要灭亡

    用户15xxx89 回复:
    哦哦,原来你说八里桥之战是“小败”啊!既然你的观点如此与众不同,那么你继续自high吧
    用户16xxx28 回复:
    照你这么说,明朝在朱祁钰那代就该亡了,就问一句,史书上宋朝的皇帝昏庸些还是明朝的皇帝昏庸些?宋朝皇帝的破事多还是明朝皇帝的破事多?宋史北宋从高粱河车神起,除了徽宗钦宗,被批判的最严重的反倒是神宗和哲宗,没这两位的变法南宋能不能扛下来还两说。那么史书上比北宋皇帝昏庸多得明朝皇帝,居然能比北宋多了109年!真按史书上说的,那明朝最多能撑到武宗。可事实是明朝皇帝一直掌权到最后!你看明史,明史讲义,还有各种明史科普读物,抛去作者的预设立场,你看到什么?看到的是仁宣二宗之后臣权与皇权的斗争!阉宦则是皇权的延伸!你读北宋史,就会发现外戚和宦官出任一路监军和最高军事长官基本上是常态,皇帝把最重要的军权和人事任免权牢牢抓在手里,反倒明代松懈不少,为什么反倒文人对明朝的怨怼还深一些呢?你在看对文人的优免,北宋你不到省试这一关是没有优免的,没有取得官位也没有税法优免,而明代只要考取了秀才就能有优免,为何反倒明代皇帝的破事更多?因为满清得位不正,黑明是正治正确!就像汉黑秦,叶利钦黑斯大林,漂亮国黑我们一样。还有,你看史书,黑皇帝的话大致相同:任用奸佞,宦官,外戚。反正我们文官大部分都是纯洁的,你信吗?
  • 2023-10-27 12:05

    要我是成化帝把董山和那些随从的脑袋砍下来然后让使者送回去,再派兵去剿灭[得瑟][得瑟]

  • find 4
    2023-12-21 12:41

    这些野蛮人太残暴了

  • 2023-10-29 10:36

    核心原因在于女帝,一边互市,朝贡换市赏,一边又不断犯边劫掠,成化帝又不是后边的傻子自然不会惯它女真。

  • 2024-02-28 07:48

    成化梨庭和往日的欺压奴役就埋下了扬州嘉定的雷和朱氏宗室被几乎杀绝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