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邓岳偶遇烈士遗孀,询问其独子近况:该告诉孩子真相了!

晓雪思考 2023-01-03 19:08:29
前言:

1971年,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邓岳少将与夫人韩军,偶然遇到了抗美援朝烈士蔡正国的遗孀张博。在得知蔡正国烈士的独子已经长成了一位品格优秀的军人后,邓岳少将很是欣慰。正逢邓岳要到大连军区办事,顺便邀请张博去军区看望儿子。

董耀东与母亲张博和继父董凤奎的合影

盛情难却,张博只好跟着邓岳一起去了大连,但邓岳派人去军区寻找后并没有找到“蔡小东”,张博这才说出儿子已经改名的事实。邓岳瞬间明白,立即问张博:“孩子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身世吗?”张博点点头。

邓岳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已经满18岁,是革命军人了,该告诉孩子真相了!”

毛主席:“又折我一员骁将!”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原本要回家休养的蔡正国将军再一次冲上了战场。蔡正国所在的四十军入朝不到10天,便投入了第一次战役当中。

两万余美国大军与蔡正国指挥的一二一师发生了炮火冲突,上级下达命令,一定要将美军拖在两水洞一线上。蔡正国顶着巨大压力,拼命与敌人对抗,达成敌人温井、熙川兵力空虚的目的。

蔡正国烈士

趁此时机,西线志愿军司令部迅速命令两个军施行战略迂回,两天内便将温井的美军打退。没有了温井在前面击挡,价川一线的“联合国军”立马感受到了威胁,被迫于11月3日,撤退到清川江以南。

在第一次战役中,蔡正国的英勇的表现引起了彭德怀的注意。由此,在入朝的5个月后,蔡正国被调任为五十军副军长。

上任的第二个月,蔡正国就赶上了第四次战役。当时,五十军的军长曾泽生和军政委徐文烈赴志愿军司令部开会,军参谋长舒行也已经回国参加集训,五十军主要由副军长蔡正国和军副参谋长李佐在指挥战斗。

第四次战役爆发的最初几天,五十军遇上了汉江阻击战最艰难的阶段。“联合国军”在汉城以北全线发起了攻击,五十军与英军二十七旅正面交锋。英军此旅在二战时期便以“精锐”著称,再加上武器装备都比我军精良,导致五十军两天之内失去了三个阵地。

见此情形,蔡正国紧急召开作战会议,他提出派遣爆破小组夜间潜入英军阵地,炸毁敌人坦克的作战方案。他认为,敌人的武器虽然厉害,但长时间的作战,敌人已经对武器产生了过分依赖,近距离厮杀就成了短板,只要将坦克炸毁,敌人心里就害怕,也就会乱成一团乱麻。

1952年1月27日午夜,五十军由一五二师组成的12个爆破小组,趁着夜色渐渐逼近敌人的坦克阵地。大约一刻钟的时间,英方阵地方向传来了一阵阵爆炸声,蔡正国拿着望远镜看着前方的状况露出了胜利的笑容。

还在睡梦中的英军被爆炸声惊醒,他们带着枪连忙冲出了营帐,却来不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坦克变成了一堆废铁。第二天清晨,五十军向英军发起了攻击,敌方二十七旅的大部分军官被歼灭。

有了五十军的助攻,志愿军第三十八军和第六十军一部攻克了砥平里,向原州方向进攻。至此志愿军由防御转变为进攻,扭转了整个战局。

第四次战役结束后,五十军的战绩得到了志愿军司令部的表彰,而蔡正国也得到彭德怀的赞扬。彭德怀在对第四次战役进行总结时说道:“把蔡正国放到五十军是选对了人!”

1953年2月中旬,朝鲜的寒冬终于迎来了尾声,汉江也已经解冻,可战争依旧在持续着。为了避免我军背水作战,志愿军代理司令员邓华下令,让所有越过汉江的志愿军各部,退回北岸等待作战时机。

在战场上,每一个作战命令对整个局势都是至关重要的,“撤退”更是困难。为了避免李奇所制定的磁性战术对志愿军撤返部队进行尾追,于是总部命令蔡正国所在的五十军用8至10天的时间内,在南岸构筑工事。

而就在蔡正国构筑工事的同时,十公里之外的梨花浦地区出现了敌人大量的侦察机。由于当时五十军在驻地开展活动,战士频繁进出,敌军的侦察机很快就发现了五十军的所在地。

蔡正国烈士

4月12日晚上,五十军的坑道外的军部驻地,一栋砖瓦结构的民房里正在召开着军事会议。突然天空发出了轰炸机的巨响,一颗硕大的炸弹正好落在了会议室里,蔡正国和他身后的作战处处长当场被炸弹震晕。

敌人还不松口,朝着炸弹掉落的地方又连开几枪。蔡正国的头上和胸部多处中弹,战士们将他抬入坑道不久后,便失血过多牺牲了。

就在战士们为蔡正国的牺牲而感到无比悲伤时,他的胸口掉出了一张沾满血迹的字条,那是他头天写给妻子张博的信,上面写道:“朝鲜这边一切安好,部队打的都是胜仗,你不要挂念。等这次战役结束后,我就可以请假回去看望你和儿子!”

没有想到,这封信还没有寄出去,蔡正国就牺牲了。

蔡正国烈士

这次被炸事件,是志愿军入朝作战以来最为严重的事件。国内彭德怀接到电报后悲痛不已,在中南海的毛主席被叶子龙叫醒,看到电报后毛主席发出了悲叹,他脸色苍白、神情木讷地站着,喃喃自语道:“蔡正国,蔡正国,不幸殉国,又折我一员骁将!”

蔡正国牺牲后,他的遗体被运回沈阳,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志愿军代理司令邓华和志愿军政治部主任杜平为蔡正国烈士撰写了碑文。

“蔡小东”改名为“董耀东”

蔡正国牺牲后,五十军的同志清点了他的遗物:马褡子一个、解放鞋一双、布鞋一双、电筒一个、破大衣一件、肥皂七条半、饭盒一个、筷子一双、白线一团、鞋油一盒还有一张写给妻子张博的一封书信。

蔡正国烈士

这封未寄出的家书,是蔡正国烈士对家人的思念、对胜利的向往,还有对团聚的期盼。信中,蔡正国表示等战场战役结束后,他就会请假与妻子和儿子相聚,他希望早日见到自己的家人。

蔡正国的妻子张博非常理解常年在外保家卫国的丈夫的心情,所以在蔡正国写信的同一时间,张博就已经准备带着刚满月的儿子赴朝看望丈夫,了却丈夫团聚的期盼。但就在张博准备好一切入朝手续的时候,前方突然传来了蔡正国牺牲的噩耗。

张博1938年参加八路军一一五师战士剧社文工团,在一次文艺演出时,张博遇到了蔡正国。经过多次接触,两人于1943年4月结了婚,结婚后的张博为蔡正国生下了三个孩子。

第一个孩子是个女儿,出生在战争年代。当时张博分娩时,大部队已经转移,只留下一名医生和一个警卫排保护她们母女的安全。大女儿一落地,就被一张厚厚的军大衣包裹住,张博被警卫排用担架抬着冲出了村子。

身后是穷追不舍的追兵,他们跑了整整一天一夜才甩掉了尾巴。此时张博已经非常虚弱了,警卫排的战士不知从哪取来了一瓢玉米水,张博也顾不上狼吞虎咽地喝了,她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怀中还未吃上一口奶的女儿。

在这极其恶劣的环境下,张博的大女儿还是没能挺过去饿死了。经历丧女之痛的张博迟迟没能从悲痛中走出来,直到1948年第二个孩子的出生才渐渐好转。

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孩,取名为蔡四东,蔡正国虽为沙场猛将,却是一个非常和蔼的慈父,他每次回家总要先去抱一抱儿子,陪儿子度过难得的悠闲时光。

入朝作战的那些年,蔡正国写过16封家书,对妻子和儿子的思念之情跃然纸上。小儿子出生的时候,蔡正国还写信到家里为孩子取名:“就叫小东吧!意思是比四东还小。”这大概是蔡小东唯一与父亲互动过的地方吧!

蔡正国与家人

不幸的是,蔡小东还未见自己父亲一面,蔡正国就牺牲了。然而更雪上加霜的是,在蔡正国牺牲不到一年时间,蔡四东就因一场意外离开了人世。接连的打击让张博的精神受到了重创,她浑浑噩噩,整日抱着丈夫的遗物哭泣。

颓废的张博沉浸在悲痛的世界无法自拔,襁褓中的蔡小东似乎感受到了母亲的痛苦,哇哇地哭个不停。张博听到哭声顿时醒悟,她认为自己不能再这样颓废下去了,她还有丈夫唯一的血脉需要她的照顾。

振作起来的张博决心将蔡小东抚养长大,也算对丈夫有个交代。组织上为张博办理了复员手续,但她一人照理孩子依旧十分困难,万般无奈下,张博选择了再嫁。战地医院的政委董凤奎对张博的遭遇很是同情,愿意照顾这个为保家卫国为牺牲的烈士的遗孀。

为了孩子之后的健康成长和对董凤奎的感谢,张博将蔡小东的名字改名为“董耀东”。从此,张博将蔡正国是儿子亲生父亲的秘密藏在了心底,而董凤奎将蔡小东当作自己的亲生儿子疼爱。

蔡小东

自从张博改嫁董凤奎后,就再也没生育子女,所以董耀东就成了家中独子。随着董耀东渐渐长大,一些奇怪的事总让他难以理解。比如从他记事起母亲就是一个终日操劳的家庭妇女,而与其他家庭妇女不同的是,人们似乎对母亲有着不一样的尊重。

母亲明明是一个没有任何职位的普通家庭妇女,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很高的礼遇,一些职位很高的解放军对母亲也都十分尊敬,而董耀东自己也受到了爱护。更让董耀东不理解的是,他为什么是家中独子,在那个鼓励生育的年代,像他这样是家中独子的家庭是非常少见的。

或许是很小就受到了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的关注,董耀东逐渐产生了独立自主的念头,他一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磨练自己的意志,所以他选择了参军。

为了能摆脱“家中独子”、“溺爱”的标签,董耀东从不允许母亲到部队中探望自己,他努力、勤奋、上进,想方设法“自讨苦吃”。

就在董耀东18岁那年,一次普通的探亲让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从小到大围绕在他身上的谜题也一道道解开。

得知身世,到陵园看望父亲

1971年,时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邓岳少将与夫人韩军,偶遇了已经牺牲了18年的抗美援朝烈士蔡正国的遗孀张博。邓岳少将也参加过抗美援朝,对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有别样的情感。

在得知蔡正国的独子现如今已经是一位优秀的军人时,邓岳很是欣慰,正逢邓岳夫妇要到大连军区办事,顺便邀请张博去军区看望儿子。因儿子一直叮嘱自己不要去部队看他,张博再三拒绝,但盛情难却,她也只好跟着邓岳一起去了大连。

邓岳

6月14日傍晚,邓岳叮悄悄嘱卫士到某部队接蔡正国烈士的独子“蔡小东”过来,但卫士到达部队后,翻了一遍又一遍的花名册都没有找到一个叫“蔡小东”的人,就连部队的首长们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无奈之下,卫士只好回去复命。邓岳少将是出了名的暴脾气,当即就要发怒,这时张博听出了名堂,急忙对邓岳少将问道:“你对卫士说的是什么名字?”“蔡小东!这还能有错吗?”邓岳很是不解,张博解释道:“自从嫁给凤奎,我就把小东的名字改成了董耀东。”

邓岳瞬间明白,立即问张博:“孩子现在还不知道他的身世吗?”张博点点头。邓岳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已经满18岁,是革命军人了,该告诉孩子真相了!”

张博很是犹豫,眼眶里面已然充满了泪水,她擦了擦眼泪说道:“可我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说,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说。”邓岳沉思了一会儿后,严肃地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来办吧!就利用这次机会,让我们这些蔡军长的老战友、老部下一起告诉他。”

张博

第二天,董耀东正在操场带队训练,政治处主任气喘吁吁地跑到他身边说道:“快!把工作交代一下,上面来电话通知你立刻去大连黑石礁49号楼,你母亲来了!”听到母亲来看望自己,董耀东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但随着而来的便是疑惑。

因为黑石礁49号楼是准们接待高级干部的地方,并非什么人都有资格进入,而令董耀东疑惑的是,母亲是一个没有任何职位的普通家庭妇女,为什么会受到如此高的待遇。

坐着到大连的车,董耀东的心七上八下,他还没有意识到,母亲因他守了18年的秘密将要公布,一个关于他身世的秘密即将浮出水面。

与母亲团聚的几天后,旅大警备区第一副司令赵国泰和夫人彭芬絮亲自来叫董耀东:“有几位叔叔伯来看望你和你母亲了,已经在房间等着了。”董耀东听后匆匆赶到,一进门他就被房间里面的景象吓坏了。

赵国泰

之间房间里面坐着许多位首长,有他见过的,没有见过的,每个人的脸上都十分的沉重与严肃,而一旁的母亲正在伤心地擦着眼泪。

董耀东的第一反应就是检讨自己是否犯了错误,惹得母亲如此伤心。正当他猜测的时候,赵国泰按照开会的惯例,带领大家宣读了一段毛主席语录,读完之后问董耀东:“小东,你看过《红灯记》吗?”

“看过,”董耀东被问得一头雾水,但也非常迅速地做出了回答。赵国泰紧接着又说:“很好,今天我们叫你来,是想告诉你的身世。你已经满18岁了,是个堂堂正正的军人了,你有权知道自己的身世。”

蔡小东在父亲墓前

董耀东一愣,脑袋嗡嗡乱响,紧接着又听到赵国泰说道:“你不姓董,你姓蔡,你的父亲是抗美援朝烈士蔡正国!”这句话犹如一声响雷不断地在董耀东的脑海里徘徊,他承受着巨大的震惊,继续听着首长们述说着关于他生父的故事。

一切都明了了,从小到大的疑惑也在这一瞬间全部明白,董耀东的泪水不自觉地从眼眶里流出,原来他的生父是这样伟大,他为了人民、为了国家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母亲为了他能健康成长,将这个秘密一直藏到了今天。

董耀东在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之后,其继父董凤奎再三劝他恢复本名,于是时隔18年,董耀东再一次改名为“蔡小东”。

之后,蔡小东到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中看望自己的生父,当守陵的老人听说蔡正国的儿子来了,紧紧地握住蔡小东的手,眼含热泪地说道:“孩子,你都长这么大了,当年你的母亲抱着你来这儿的时候,你才那么一丁点儿……”

蔡正国烈士之墓

蔡小东被领到纪念碑后面的烈士墓群前,第一排的中间一块墓碑上刻着“烈士蔡正国同志之墓”,蔡小东难掩悲痛,哽咽地对父亲说:“爸爸,我来看你了!”

0 阅读:2

晓雪思考

简介:专注思考育儿问题,分享育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