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海海》一场关于兄弟情的谣言,道出人性深处的善与恶:可悲

人间小Q 2023-04-23 22:23:32

爷爷讲父亲和上校的关系:天打不散,地拆不开。

父亲在村里没朋友,唯一同上校,关系一向好。

两个人同年同月生,打小一起玩,捉知了,掏鸟蛋,摸螺蛳。

十三岁时,两人同时拜东阳师傅王木匠为师,学木工,三四年里,他们吃一锅饭,一张床上睡觉,感情越发深厚,像亲兄弟。

关系好到一支烟都要掐断,分头吃。

《人生海海》当中,父亲和上校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好兄弟,如果不是后来上校被选中去部队,也许他们会一直在村里相互支持。

造化弄人,上校走出了山村,在外边的世界里过着和父亲不一样的生活,可是两个人之间的友谊,从来都没有变过。

文革期间,所有人都在说上校的坏话,只有父亲一直都站在上校这边。外边人他管不住,至少在家里他要管住我们,开玩笑都不准,严肃的很。

有一次表哥叫了上校的外号,被父亲扇了一大耳光,耳朵里像飞进一只蚊虫,嗡嗡嘤嘤好几夜,害他差点成了聋子。

正是这样的友谊,被有心之人利用,诬陷两个人之间有其他感情。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诬陷是致命且丢人的。爷爷是一个爱面子的人,因为村里人的风言风语一病不起。

谣言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爷爷内心深处,一直相信着这个谣言。

在这个谣言当中,每个人都心怀鬼胎,爷爷撑过了谣言,却没有撑过自己的良心,最终父子离心,村里人咒骂。

而作为旁观者的“我”,差点被人打死后,逃离了从小长大的山村。

从始至终,上校始终都在守护着自己的秘密。

正是这份不能公开的秘密,成了他被人冤枉的原因,让他有口难开,村里的小瞎子就是那个被害的人。

文革期间,他整天审判上校,偷看上校洗澡,看到了刻在他肚子上的字。为了守住秘密,上校对他痛下狠手。

小瞎子舌头被割了,讲不成话,成了一个哑巴,手筋也被挑断,两只手僵掉,伸不直。但是他却没有死,只是昏了过去。

看到这里,只觉得上校太心狠了,对小瞎子心生怜悯,毕竟他也是一个可怜人。

小瞎子的父亲是真正的瞎子,他的母亲是被骗婚骗过来的。在新婚当天,小瞎子的父亲代替自己的弟弟进了洞房。

第二天醒来,他告诉小瞎子的母亲,自己突然看不见了。

可小瞎子的母亲并不傻,她看透了这一切,却没有拆穿。而是在一个寻常的日子,在全家人的饭菜里下了安眠药,自己跑了。

后来,她生下了小瞎子,把他扔在家门口,再也没有了消息。

小瞎子的人生也是很可悲的,自幼没有母亲,跟着瞎子父亲长大,村里的人都叫他小瞎子。

长大以后的他,跟着别人作威作福,可老虎没事,他这个狐假虎威的跟班被毁掉了一辈子,而他的父亲,更是可怜。

可是再往下看,又觉得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上校落魄的时候,他总是带头欺负上校,甚至把他打得皮开肉绽。

当然,他也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可他心中的恨意,从来都没有被消磨过,甚至与日俱增。

于是,他造谣上校喜欢男人。书中写的更为直白,也很难听,这里不再用书中的用词。

对于这件事情,大多数人都抱着吃瓜群众的心态看待,只有爷爷非常较真,他甚至去和说不出话的小瞎子辩论。

爷爷向来口才好,一番争论之下,爷爷把喜欢男人的罪名扣在了小瞎子的头上。反过来诬陷小瞎子,那天晚上避开所有人审问上校,就是图谋不轨。

在爷爷的刻意传播下,村里人开始相信这个“事实”,可小瞎子只是残疾,并不是变成了傻子,他也会生气,也会辩驳。

那天,小瞎子带着他的父亲和叔叔,在祠堂门口吆喝,敲锣,吸引了村里所有的人,小瞎子用脚写出了一段话,证明上校的肚子上刻着他喜欢男人的真相。

上校不在村子里,这段话是否是真实的,没有人知道,也没有人能够印证。

所有人都以为这是小瞎子对上校最狠的报复,可后来我才知道,小瞎子一开始的针对对象就是爷爷。

原来小瞎子的话,戳到了爷爷的痛处,在爷爷心中一直就有这样的怀疑,他怀疑上校和父亲之间的友谊,不纯正。

小瞎子当着所有人的面写下那段话,就是把爷爷的怀疑落到实处,让爷爷的心病愈加严重,差点进了鬼门关。

爷爷几次对我讲,哪怕这天塌下来,也不要允许这罪名落到我家。

人言可畏,即使老保长的一席话,打消了爷爷的怀疑,可村子里人的风言风语,还是让爷爷难堪。

可谁也没有想到,一向善良的爷爷,竟然举报了上校。

害了小瞎子之后,上校就一直在逃离,只有父亲知道他在哪里。

爷爷和上校之间无冤无仇,可他不能让自己的儿子和家门落一个喜欢男人的罪名。

于是,他跟踪父亲,找到了上校的藏身之所。之后到县里举报,他帮别人抓住犯人,别人出证明帮他证明父亲的清白。

一切都如爷爷所料,上校被抓了,对方也出了证明,表示查明了上校肚皮上的字,和喜欢男人无关。

那一天,父亲说了最忤逆不孝的话,他说:“你不是人,从今以后,我不再叫你一声爹,不会同你坐一桌吃饭,不会管你是死是活,料你也活不长了,早死早收场。”

父子之间的决裂是惨痛的,一心为了自家清誉的爷爷,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站在父亲的角度考虑,他又做错了什么呢?

事实上,比起“喜欢男人”这件事情,大家更鄙视爷爷举报上校的行为。因为上校是一个多好的人,村里的人都很喜欢他。

当知道他喜欢男人的时候,村里人只是会用奇怪的眼光看我,但也不敢当面说些什么。可爷爷举报了上校,村里人却光明正大的瞧不起这一家人。

甚至会打击报复,向他家院子里扔老鼠,用石头砸他家的门,甚至主动上门谴责。

那些天,爷爷不敢出门,而我也只能选择逃离村子人,被送到很远的地方。

爷爷讲:所有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就像所有树都爱阳光一样。

是啊,爷爷是爱父亲的,所以才会为了他的名声去做坏人。可对于父亲来说,上校的安全比起别人的风言风语更重要。

可是当爷爷懂的时候,一切都太晚了。

人生就是这样,一念之间,便会让自己一生难安,带着愧疚离世的爷爷,会不会觉得难过?

毕竟,他也不想做一个坏人啊。

最后,上校亲自写了一份申明,希望村里人原谅爷爷。

上校写的情真意切,有理有据,大家看了都很感动,也很服气,最终原谅了爷爷。

看到这里,心里莫名的觉得难受。在这场闹剧当中,谁又是坏人呢?

上校是受害者,可他大概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去恨谁,爷爷举报了他,可他只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证明清白。

他确实做错了,可于爷爷而言,家门之风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他绝对不允许任何人在背后戳他家的脊梁骨。

即使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他大概也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散播谣言的小瞎子错了吗?可是他被上校毁了一生,他心中的恨,无法消除,在爷爷反过来诬陷他的时候,将心中的恨意,全部发泄在父亲身上。

难道那些散播谣言的人就没有错吗?

人言可畏。

最值得学习的是上校的以德报怨,最后他愿意为爷爷说清,是他和父亲的友谊,也是他最大的善良。

我想,这就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善与恶的边界并不是泾渭分明,人性深处的善与恶,都在一念之间,从无至善或至恶之人。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一念之间的关键时刻,选择善的那一面。

0 阅读:13

人间小Q

简介:爱读书,爱写作,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