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个月体脂率下降了4个点,继续坚持!”8月初,窦雨在朋友圈晒出了她健身的成果。
家住观沙岭街道阳光丽城小区的窦雨是一位企业白领,除了要应对繁忙的工作以外,家庭琐事同样繁重,以往面对朋友们的健身邀请,她总是会说:“我不是懒,是没有时间去健身。”但事实上,窦雨心里清楚:“这么说,或许也只是借口。”
一次偶然的机会,窦雨看到家门口新开了一家社区健身房,25元/月的价格让她怦然心动:“反正一天也不到一块钱,万一哪天想去锻炼了,直接下楼就去了,办一个!”
位于麓谷科技创新创业园的智慧健身中心深受白领们的欢迎。周达 摄
就是这样一次偶然的“相遇”,窦雨的生活发生了让她也未曾料想的改变……
今天(2024年8月8日)是我国第16个“全民健身日”,恰逢奥运如火如荼,我们聊点“出汗”的事儿!
01“7月,燃烧38713787大卡!”
下班,回家,吃饭。
在窦雨以往的生活轨迹中,她坦言难以再见缝插针地安排上健身的时间:“去一趟健身房,找车位、换衣服、健身、回家,一趟下来少说也要一个半小时,这对我来说是一件时间成本很大的事。”
事实上,知道“我需要健身”的人,不在少数,但付诸行动的却不多,此类人群可称之为“健身潜在存量人群”。
“我知道去健身很有必要,但条件不允许。”和窦雨一样抱有类似心态的市民不在少数。时间成本、经济成本、情绪价值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在一起,让许多市民总是对健身“身不能至,而心向往之”。
麓枫和苑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中市民挥汗如雨。周达 摄
当看到家门口的社区健身房时,窦雨那股埋在心底的健身热情被点燃了:“健身房都开在家门口啦,想去健身,下楼就到,再找不到借口不去锻炼了!”
25元/月的健身卡让窦雨毫不犹豫就办了,每天不到1元的价格带来的却是不输专业健身房的体验。
“起初我还以为这种价位的健身房里面没多少专业器材,去了才发现,跑步机、椭圆机、史密斯架以及各类智能健身器械应有尽有,力量区、有氧区、自由力量区、操房等多个功能区一应俱全。”窦雨直呼:“感觉去了一次就回本了!”
“刷脸”门禁、防尾随系统、中央监控报警系统、中央空调、新风系统……150平方米的健身房内,有着完备的硬件。如此科技感满满、软硬件齐全的健身环境和条件,如何做到低收费且可持续发展?
市民通过人脸识别进入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图片来源:长沙市体育局公众服务平台
为了一探究竟,记者来到了运营“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湖南嘿哈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嘿哈猫”)探访。来到嘿哈猫后,工作人员首先带记者来到一块巨大的电子显示屏前,屏幕上分格显示着散布于全省的各个“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实时情况。
智慧社区健身中心的后台。周达 摄
“如你所见,现在是下午3点,我们的‘智慧社区健身中心’中几乎没有闲置的,使用率很高。”在屏幕中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健身中心都有市民在挥汗如雨。
“目前我们已在长沙市93个街道,240个社区,建设有283家公益健身房,其中覆盖了新区19个街道,54个社区。”嘿哈猫企业负责人赵祖武介绍。“7月,我们健身房中一共消耗了38713787大卡!”
每个会员仅收25元/月,健身中心如何持续发展?这要得益于“政府出资、社区出地、企业运营”的三方共建创新模式。政府出资建设,确保了智慧健身项目的投入兜了底,也确保了智慧健身项目的公益性。正是基于政府出资的公益项目,社区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空前高涨,开展起来几乎到处是一路绿灯。企业运营,则是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员来做。
作为该项目的运营方,嘿哈猫通过将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应用到健身行业,对公益健身房进行产业互联网改造。既实现设施管理、健身科学指导、突发事件安全救护等核心技术的专业化,也在人力成本控制最小化、赢得模式多样化独辟蹊径。
整个健身中心分设多个功能板块,甚至可以预约跑步机等设施。图片来源:观潮的螃蟹
“从某种意义上说,锻炼健身是一件‘反人性’的事,它不能马上见效,初一接触,还会觉得很无聊,很累,很多人内心并不想参与进来,却也不愿意这么说,于是就以很忙、抽不出时间等理由来当做借口。”凭借多年从事体育行业的经验,赵祖武告诉记者,企业想要做的事,就是打破这些明面上的“借口”。
要破解“健身去哪儿”的难题,深入社区、便民亲民是最直达、高效的途径。“让全民健身从‘15分钟’健身圈缩短到‘5分钟’,这就是我们的升级。”
小区、社区、校区、园区……哪里离人群近,“智慧社区健身中心”就开在哪里。越来越多像窦雨一样“内心有颗健身的种子却未曾发芽”的市民没了“借口”,有了“土壤”。
02
为了让你有地方健身,他们拼了!
“能不能放一个月的假,让大家安安心心看奥运!”
虽是一句网络调侃,却也真实反映了目下的“奥运热”。“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是今年“全民健身日”的主题,看奥运,去健身正是当下最为时髦的生活方式。
这么热的天气,上哪健身?
近年来,湖南在促进全民健身蓬勃发展方面做出诸多努力。图片来源:观潮的螃蟹
“暑假以来,每周约一次5对5篮球赛,几乎成了我们小区的‘固定节目’。”家住东方红街道麓谷小镇的居民们组建了几支小区篮球队,每逢周末,他们便会相约前往麓谷二小展开一场激烈畅快的篮球赛。
“这么热的天,能在篮球馆打球,打的还是正规场地全场5对5比赛,感觉很幸福,更难能可贵的是,场馆还是免费的。”麓谷小镇居民黄越说道。
这样收获市民连连点赞的免费场地,得益于日前长沙市体育局发文公布的743所公办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学校对外开放期间,学生凭借学籍手册入校,社区居民提供身份证及复印件到学校或社区办理“出入证”入校,单位及社会团体向学校申请和预约,凭身份证明入校。
这样的便民措施并非长沙的第一次实行,近年来,每逢寒暑假,学校的运动场馆就成了社区居民们的“抢手货”。
就当前许多城市来看,公共体育设施不足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现实问题。社会上可供民众锻炼的免费体育场地十分有限,经常是人满为患,甚至屡屡引发抢位风波;而私人经营的收费场馆除了数量少之外,价格也偏高。
为了让市民健身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尽可能地降低,湘江新区拿出了多套“绝活”。
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洋湖生态体育公园,在今年6月开始做场地平整,将于今年底进入试运营。记者了解到,洋湖体育公园二期项目——洋湖生态体育公园服务半径覆盖人口达百万,有8片室内网球馆、3个室内篮球馆、16片羽毛球场,还有部分室外滑轮和休闲娱乐场地。公园内还打造了1条健身步道、1个健身广场和2片装配式游泳池。
洋湖生态体育公园融合生态体育,满足片区居民体育需求。洋湖生态体育公园 供图
“感觉这个暑假被体育‘包围’了!”从免费的公益体育课,到抬腿即到焕然一新的社区健身场地,在奥运热的驱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区市民在这个夏天“挥汗如雨”。
老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专业羽毛球馆,桥底路边的篮球场、乒乓球台建起来了,金角银边迸发出体育的能量。由专业机构执行,政府兜底的公益体育课程走进亲子家庭,体育的魅力在这个暑期愈发凸显。
莲花镇桐木村南洲湖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建成4片羽毛球场、1片(4张)乒乓球场。长沙体育局 供图
自2021年起,新区根据长沙市重点民生实事统一安排,开展了新改建室外运动场项目建设。高标准制定、统一了室外运动场改建的项目、内容、标准,通过地基处理、加装围网、篮球架、专用球场LED灯、监控设备和休息座椅,铺设颜色鲜艳的悬浮地板,老旧运动场完成华丽变身。目前,新区已完成新改建室外运动场项目50处。
03
体育,不只是一项运动
来到体育达人刘扬家中,健身的元素无处不在。
在阳台隔出一角的健身区器械齐全,哑铃、划船机、史密斯架、绳索等器械罗列齐全,仿佛一个微型健身房。另一旁,则是衣帽间,跑步鞋、篮球鞋、足球鞋、骑行服整齐摆放。
冰箱中,厨房里,餐食的选择更是与传统中式厨房截然不同,每日每餐的餐食搭配、克重都写在便条上。“由于要做运动餐,家里用得做多的厨具可能是榨汁机。”刘扬笑着说道:“我报名了今年10月20日的长沙马拉松,目前在减脂,并把体能练上去。”
刘扬坦言,自己生活各种消费支出占比最大的,就是体育。“买装备、做餐食、各项体育活动报名,我的确乐在其中。”
和刘扬一样,体育消费在当下年轻人群体中需求越发旺盛。从运动装备到餐食,从体育周边到联名产品,这些消费品已然成了当下年轻人消费中的主流门类。
更进一步的消费则渗透到了我们的生活之中。各类运动APP上的专业付费课程,线下活动流量井喷,主题赛事报名日趋火热,一条体育产业链上,科技、文旅等产业齐发力。
莲花镇体育旅游文化艺术节打造文旅体融合。周达 摄
湖南省中小学校“智慧操场”项目,将在全省122个县市区中小学校,投资8000多万元建设130余个“智慧操场”,透过摄像头,将学生的动作精准捕捉并加以分析;体测时,能智能识别违规、自动评判、快速排名;体育课上,还能为孩子演示动作,并基于群体测评数据反馈,帮助教师教学……
湘江新区莲花镇体育旅游文化艺术节将运动、农趣、音乐、美食、集市交织,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好去处;湘江马拉松、湖南湘江新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暨湘江新区第二届社区(乡村)运动会为市民注入体育的激情活力。
日前,2024长沙马拉松报名工作结束,据长马组委会介绍,今年有近15万人报名。越来越多的外省及国外选手选择到长沙来跑马。今年的长马,湖南省内外报名人数比例为3比7,日本、加拿大、英国、韩国、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等外籍人士皆参与其中,长马已然成为一项国际化赛事。
衡量一座城的活力,体育是一道“必答题”。
换言之,一座有品质的城市,体育必不离每一个人遥远。
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外地游人总能感受到这里浓厚的体育氛围,随处可见的足球场,骑行、慢跑融入到人们的生活,西甲、F1等赛事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
在河北省保定市,这里的体育氛围蔓延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在保定各类体育社会组织、俱乐部如雨后春笋般争相冒出头。如果你问当地人,夜晚的保定哪里最热闹,毫无疑问,答案必然是餐馆和体育公园。如果再问一句,家里有没有人练或练过体育,答案也大概率是肯定的。
潘展乐生日当天再破世界纪录。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巴黎奥运会上,男子4×100混接惊天逆转首次夺金;郑钦文网球女单决赛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该项的奥运首金……回顾这些运动员的成长之路,就可以发现奇迹背后,有着很现实的逻辑支撑,是一个社会经济基础和体育环境发展之下的自然传承。郑钦文、潘展乐等中国运动员闪耀巴黎的背后,是中国社会的厚积薄发,是有经济基础和运动规律支撑的。
郑钦文网球女单决赛夺得中国体育代表团该项的奥运首金。图片来源:人民日报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体育,不只是一项运动,它给予了我们更多的社会、经济、情绪、健康价值。现在,就去运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