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又不得不接受,说真的东西,有用的东西,又没人关注点赞。所以,有一部分人就像我一样,夹缝中求生存,痛恨但需要,不然就跟不上时代了。
但好在我调整了策略,短视频尽量讲情绪话题做引流,公众号讲真话,虽然看的人很少,但这对我的内心是一种补足。
就像汤宾在江宁赈灾贪污案一样,自己无能为力,只能偷偷在家吃与灾民一样的霉。
好了今天聊一个话题:战略到底是什么。
先说答案,战略不是做什么,而是不做什么,战略是取舍,是未来。
很多人觉得战略这个词太大了,自己还用不上,其实不然。每个人内心都有个战略,因为今天的取舍就代表十年后的你。
前几天我跟合伙人聊天,说到一名知识博主。如果他跟我们卖液体膏药,一年内能赚两千万,但事实上他没有考虑大健康类项目。
我想他一定是知道这东西有多赚钱,但更知道十年后他想要什么,这就是战略。并不是当下什么赚钱就做什么。
还有一部分人,也有个认知误区。“这个世界不是你能做什么,而是你该做什么。”举个例子,我能种地,但是种地赚钱太少啊。
李嘉诚早年也分享过他的多元化经营之道,强调在拥有一到两个稳定盈利的项目之后,才开始探索新的机会。
其实这就是成功的真谛——不是做得多,而是做对的事。
所以要专注于“做对的事”而非“做得多”,答案其实很简单,资源有限。无论是时间、金钱还是精力,每个人的资源都是有限的。
在无尽的机会面前,分散注意力去追逐每一个看似闪闪发光的机会,最终只会让你精疲力尽,一无所获。
而专注于那些真正重要,能够为你带来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则能最大化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看着好像这些大公司都在做很多事,但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重点,那就是早期都是专注做一件事。
马云最早做黄页,后来又做淘宝,再后来支付宝、阿里云,直到基本盘足够大才有了更多人去操作更多项目。
生活中我遇到过很多人,他们的想法是,我同时操作五个项目,根据能力和资源划分,但我看到这种操作的人基本没有赚到钱的。
答案很简单,做不精。人的精力能力专注度都是有限的,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足以。
李嘉诚的多元化经营策略并非一开始就贪多嚼不烂,而是在自己的旗舰项目——“长江实业”稳定盈利后,才开始慢慢拓展新的业务领域。
这种稳扎稳打的策略,让他能够在每个领域都能投入足够的资源去确保成功,而不是表面上的多元化,实则无一成功。
无论是个体创业还是经营公司,都要先找到自己的旗舰项目,集中资源去培养它,直到它能够稳定地为你带来收益,这才是成功的关键。
而在此基础上,再逐步探索新的机会,扩大自己的事业版图。
赚钱需要的不是漫无目的的忙碌,而是专注过后的智慧选择。所有能成功的人,不仅仅是因为他们做了很多事,更重要的是,他们做了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