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飚探望徐向前,徐向前:听说你把杨得志和罗瑞卿都弄到沟里了?

花花去聊娱乐 2024-12-03 18:10:32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这是发生在1962年的一个有趣对话。

徐向前老将军眼带笑意地问:"听说你把杨得志和罗瑞卿都弄到沟里了?"

这个看似调侃的问题,背后藏着一段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革命将领耿飚,一个从13岁就独自扛起家庭重担的少年,一路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军事指挥官。

谁能想到,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居然还是个"老司机",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用他独特的方式为战友们带来欢笑。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耿飚展现出的不仅是军事才能,更有一颗赤诚的战友之心。

1937年的陕北高原,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正在上演。

当时的徐向前正处在最危险的境地,西路军遭受重创后,他不得不带着残部在荒野中艰难突围。

作为红军的重要将领,他的安危牵动着无数同志的心,一时间杳无音信的他让大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找到他,一定要找到他!"耿飚接到命令的那一刻,立马带着一支精锐小队冒着危险展开地毯式搜索。

他们在广袤的黄土高原上奔波,每一处可疑的山沟都不放过,每一个偏僻的村落都仔细排查。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子里,耿飚那双经验丰富的眼睛捕捉到了一个可疑的"商贩"。

这个"商贩"走路的姿势,那种军人特有的警惕,让耿飚的直觉告诉他:就是他!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伪装成商贩的人,可不就是失联已久的徐向前同志吗?

一声"徐总指挥"喊出,两个久经战场的硬汉相视而立,那一刻,连周围的黄土都仿佛有了温度。

"你可算找到我了!"徐向前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耿飚二话不说,立马安排部队护送徐向前转移,一路上盯梢放哨,愣是把这位大将军平安护送到了延安。

这次生死相托的经历,就像黄土高原的沟壑一样,在两人心中刻下了深深的印记。

从此,每当战友相聚,总能听到他们说起这段惊险的营救经历。

而这份革命友情也在后来的平津战役中开花结果,耿飚率领的部队为徐向前的整体战略部署立下了汗马功劳。

谁能想到,这位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年少时也曾是一个为生计发愁的穷苦少年。

1909年,在湘赣交界的一个小山村,耿飚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家。

父母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就为了供这个独子上学堂,希望他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

可是13岁的耿飚哪能看得下去父母被生活压弯的腰?

"我得做点什么!"少年攥紧了拳头,暗暗下定决心。

那时村里在传,村口的铅锌矿场在招工,工钱虽然不多,但也能帮补家用。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趁父母不注意,他溜出家门,直奔矿场而去。

可现实给了这个热血少年当头一棒,矿场里的日子比他想象的还要苦上百倍。

机器的轰鸣声震得耳朵发麻,刺鼻的矿尘呛得喘不过气,工头的呵斥声更是不绝于耳。

"慢了!你这小子还想不想干了?"工头的大嗓门成了他每天必听的"闹钟"。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耿飚硬是咬牙扛了下来,直到那个雷雨交加的夜晚。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伙伴,趁着电闪雷鸣逃出了这个"人间地狱"。

命运总是青睐勇敢的人,在一个集市上,他听到了改变人生的声音。

一位戴着毡帽的革命者正在慷慨激昂地演讲:"同胞们,只有抗争,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

那一刻,少年耿飚的心被点燃了,他第一次看到了除了挣钱之外的另一条路。

就这样,他加入了革命队伍,开始了新的人生征程。

在简陋的学堂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文化知识,也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

这个曾经只想着帮家里挣钱的少年,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改变穷人的命运,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1936年,机会来了,他在陕北保安城获得了重要任务,被派往红四方面军工作。

面对四方面军内部的混乱局面,这位年轻的指挥员展现出了超乎寻常的能力。

他整天在军营里奔波,和战士们同吃同住,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在他的努力下,部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为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整顿部队有成效后,耿飚还展现出了另一面——他是个超级"车迷"。

说起来,这爱好还得从长征时期说起,那时他就对开车有着别样的热情。

随着时间推移,这位将军的驾驶技术是越来越溜,简直堪称军中的"老司机"。

然而,这位"车神"也有翻车的时候,而且还是载着两位大佬翻的车。

那天,杨得志司令员和罗瑞卿政委要去前线视察,他们的专职司机却临时有事。

"要不,让我这个'飙车高手'带你们去?"耿飚拍着胸脯自荐。

两位首长相视一笑,也许是被他这股自信劲儿打动,爽快地答应了。

谁知道半路遇到一个急转弯,泥土又松软,车轮一打滑,好嘛,直接滑进了路边的浅沟。

车厢里的三个人被晃得东倒西歪,这下可把耿飚给急坏了。

但出人意料的是,两位首长非但没生气,反而笑得前仰后合。

罗瑞卿政委还打趣道:"耿参谋长,您这车技可以啊,真把我们带到沟里了!"

耿飚挠挠头,灵机一动来了句:"首长,这不是进沟,这是在体验战壕战术!"

这话一出,又惹得车里一阵大笑。

自此以后,"飙车入沟"的故事就成了部队里的笑谈。

没想到,这位"老司机"的瘾还没过够,在太原战役中看到缴获的坦克,眼睛都亮了。

二话不说,立马组建了一个坦克营,美其名曰:"咱不开车改开坦克,这下可稳了!"

还真别说,这个临时组建的坦克营在太原战役中立下了大功,成功摧毁了敌人的多处防御工事。

瞧瞧,这哪是开坦克,简直就是玩越野赛车嘛!

这样一来,耿飚不仅是军事指挥员,还成了战友们眼中独特的"飙车达人"。

回到1962年那个温暖的午后,当耿飚听到徐向前调侃他的"飙车"趣事时,不禁莞尔一笑。

谁说革命者就一定是板着脸的铁血硬汉?

瞧瞧这位从小矿工到军中将领的老革命,不仅能在危急时刻拯救战友,还能在紧张的军旅生活中带来欢声笑语。

从陕北高原的惊险营救,到后来的"飙车入沟",再到组建坦克营的神操作,每一个故事都像珍贵的老照片,定格了战火年代里最真实的情谊。

这哪里是什么上下级关系,简直就是一群"老铁"在并肩作战啊!

即便到了晚年,腿脚不便的耿飚依然保持着对驾驶的热爱。

为了继续他的"飙车"生涯,他特意买了一辆电动轮椅,还把家里的门槛都锯掉,这操作简直是"老年代步第一人"。

他总是笑称自己是"老年飙车族",这份豁达和幽默,不正是革命精神最动人的写照吗?

耿飚的故事告诉我们,革命情谊不仅存在于战火纷飞的战场上,更深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中。

这样的革命者,既有"钢铁战士"的一面,也有"可爱大叔"的温情,让革命历史有了更多温度。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99

花花去聊娱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