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新中国正式成立。这一时刻,标志着近百年的中国近代屈辱史终于结束,也标志着满目疮痍的华夏大地上终于停止残暴的杀戮,广大中国人民迎来了相对和平而安稳的生活,重新燃起新生的希望。
正所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这一胜利,是好几代中国人付出生命、前仆后继才得到的成果,得来实属不易,因此更需后世子孙付出成倍的智慧和力量,珍惜、守护这一胜利果实。可现实是,此刻积贫积弱的中国仍旧是境外各方势力眼中的一块肥肉,他们磨刀霍霍、虎视眈眈,寻找一切机会添乱挑事,妄想再次卷土重来。
在中华大地上掀起腥风血雨,以满足他们的贪婪和野心。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新一任领导班子并没有太多喘息的时间,他们不得不加快脚步、争分夺秒,在大力发展民生的同时兼顾军事上的规范和发展,力求做到真正的独立自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虽然我们已经有意识地赶上进度,但面对二战后空前强大的美国,仍有短时间内难以填补的巨大差距。
1950年,美国以“联合国军”的名义入侵朝鲜,企图在攻下朝鲜后进一步向东行进,侵扰我国国土。时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一眼看穿美方的诡计,当机立断下令抗美援朝。
可空中作战却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大问题——当时,空军是我国军事领域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这该如何解决呢?
要命的是,美军对我们的弱点一清二楚。彼时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一职的著名美国军官麦克阿瑟毫不掩饰地叫嚣,说这场战争对中国志愿军而言是毫无意义地送死,而他会成全这一点。
他能够这样肆无忌惮,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明白,无论物资还是军备,美军都拥有太多、太多的优势,尤其是空军领域,中国志愿军与其甚至不可同日而语。拥有这样优势的美军绝不可能、也绝不允许战败。
可美军的如意算盘最终还是落了空。由于朝鲜山区作战多,美军大部分重型装甲车都无法发挥作用,有时甚至成了累赘,被志愿军围追堵截,损失惨重。
而他们最有信心的空军,自始至终无法飞过鸭绿江,只要他们稍稍靠近,便会被我国的空军部队毫不留情地拦截,打得落花流水。
而且,这支训练有素的空军队伍还常常为志愿军们带来空投补给,对志愿军总体战力的提升有十分重大的帮助,也直接致使美军的优势一减再减。
他们怎么也想不通,中国空军是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进步神速至此程度。无论是作战经验,还是战机装备,几乎与美军不相上下,这完全是与他们所掌握的信息相悖的。
难道中国人真的在这方面天赋异禀、有如神助?如果说,陆军上吃的亏他们可以理解,空军上的失利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搞不清楚的谜团。
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美国人都不知道这其中的奥秘。这个问题的答案,在41年后才浮出水面。据相关人士透露,当年美军在鸭绿江上空遇见的并非中国志愿军自己的空军,而是中国强大盟友苏联的一支精锐空军。
为了不暴露身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他们始终盘旋在鸭绿江上空,不越雷池半步,但若有人入侵,则会毫不留情地打击。对此毫无防备的美军自然没有任何得胜的可能。这份进退有路的谋略,为我军增加了胜利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