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和王丽结婚十年了,一直住在租来的房子里。那年,他们好不容易攒够了首付,准备买套属于自己的小窝。李明满心欢喜地和母亲商量,希望她能搭把手,出点钱。可李母却板着脸说:“我得留着钱养老,你们年轻人自己想办法。”王丽一听,心里就憋屈,觉得婆婆太小气,连这点忙都不肯帮。房子还是咬牙买了,夫妻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心里的那股劲儿却一直没松。
多年后,王丽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王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和李明商量,想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照顾,李明虽然知道家里条件一般,但看到妻子坚定的眼神,还是点头答应了。王丽的母亲搬来后,家里热闹了不少,虽然空间有些拥挤,但一家人其乐融融,王丽也觉得心里踏实了许多。
这事儿不知怎么传到了李母耳朵里,她突然就来了电话,语气里带着几分试探:“明儿,你媳妇把俺家那老太婆接过去了?那俺也能去吧?”王丽一听就火了,直接怼了回去:“妈,咱家就这么点儿大,再添一个人可住不下。再说了,当初买房您一分钱没出,现在倒好,养老您倒是积极。”李明在旁边听着,大气不敢出,心里却像被猫爪子挠着一样难受。
李母被王丽抢白了一通,心里委屈得不行,挂了电话就开始在老家念叨,逢人就说儿子儿媳不孝,把自己这个亲妈不当回事。李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他找王丽商量,想让母亲也来住,可王丽坚决不同意,还撂下狠话:“当初买房的事你忘啦?这事儿没得商量。”李明没办法,只能给母亲打电话,好说歹说,可李母就是不依不饶。
这事儿越闹越大,李明的儿子小李也知道了。他本来就不爱掺和大人之间的事,但这回看着父母为了奶奶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实在坐不住了。他把李明和王丽叫到一起,说:“爸,妈,你们这样闹下去也不是办法。奶奶年纪大了,肯定想来和咱们一起住,咱也不能太不近人情。但咱家这条件,确实再添个人不行。要不这样,给奶奶在附近租个房子,咱们多去看看她,这样行不?”李明和王丽听了,都有些意动,可还没等他们开口,李母又来了电话,一番哭诉,让李明头都大了。
这天,李母突然不请自来,直接出现在李明家门口。王丽一看见她,脸就拉了下来,冷冷地说:“妈,您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家地方小,住不下您。”李母一听,眼泪瞬间就下来了,大声嚷嚷:“我养大的儿子,我来住还不行?当初买房那事儿,我就不该心软,早知道你们这么不孝,我早就把钱攥手里了。”王丽一听这话,火气“噌”就上来了,怒吼道:“当初您那钱是用来养老的,现在您倒好,养老院不去,偏要来这儿添乱。您那钱没准都偷偷攒下了,就想等我们求您呢。”李母被这话气得浑身发抖,指着王丽说不出话来。
李明站在中间,心如刀绞,他想劝劝双方,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这时,小李也忍不住了,冲着李母喊道:“奶奶,您这么来我家,也不和爸妈商量,太不尊重人了。当初买房的事,是爸妈的事,和您没关系。现在您想来养老,也不能这么蛮不讲理。您要是真想来,也得看爸妈同不同意。”这话一出,屋里的气氛瞬间凝固,大家都瞪大了眼睛看着小李,谁也没想到他会有这么一出。
那场争吵后,家里安静了好几天。李明看着妻子和母亲的脸,心里五味杂陈。他鼓起勇气,分别和王丽、李母谈心。王丽慢慢冷静下来,意识到自己说话太伤人,李母也反思自己太冲动。李明提议,给李母在附近租个小房子,大家经常过去看望。王丽点头同意,还主动提出帮着置办家具。李母虽然还有些不情愿,但看着儿子儿媳的态度,也只好应允。一家人重新坐在一起吃饭,虽然不再像以前那样热闹,但彼此的心却更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