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命天子:那些不忍细看的悲惨境遇

白驹说 2023-11-06 12:18:10

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十二月初五,紫禁城养心殿内哭声震天。

就在酉时,年仅19岁的同治皇帝载醇驾鹤西去,身后没留下半个子嗣。悲伤之余,爱新觉罗家族不得不面对一个大问题:该由谁来继承大统。

随后,两宫太后召集奕䜣、奕譞等宗室亲王以及帝师李鸿藻、翁同龢在内的两班重臣,共同议定帝国的接班人。

养心殿西暖阁内,气氛异常凝重,王公大臣皆缄默不语。

慈禧拭去眼角的泪水,重现往日凌厉的眼神,率先开口道:“以后还是继续垂帘听政吧,如何?”

有朝臣禀奏道:“当以宗庙社稷为重,挑选贤明之人立为皇帝,然后请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慈禧听后立刻脸色大变,疾言怒色道:“文宗(即咸丰)没有次子,现如今,如果挑选年长之君,实在不妥,必须找一名幼子才能好好教育。今天就此决定,不再更改,我和姐姐都是这个意思,你们听命从事!”

接着,慈禧看了眼醇亲王奕譞,说出了自己敲定的即位人选:年仅4岁的奕譞之子载湉,也就是慈禧的亲外甥。

奕䜣、奕譞等人早已事先知晓,此番商议不过是走个流程,并没有提出异议的资格。嗣皇帝的人选也就这么定下了。

当天夜里,还在睡梦中的载湉被扒拉起来抬进紫禁城,从此成为大清王朝的光绪皇帝。

然而,懵懂无知的小载湉还不知道,这砸到头上的天大馅饼,却也给他带来了一生的屈辱和悲哀。

△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01

光绪自幼是在慈禧的狼爸式教育下长大的。

慈禧对光绪极为严苛,用疾言厉色形容也毫不为过,宫中每日呵斥声不断。一旦做了让慈禧不顺心的事,光绪便时常遭到鞭笞、罚跪之类的体罚。

因此,在慈禧面前,光绪如同老鼠见了猫,战战兢兢,唯唯诺诺,生怕出现半点纰漏。

久而久之,畏缩不敢言的皇帝竟养成了口吃的毛病,遇到慈禧再三逼问时,情急之下光绪甚至吓得说不出话来。

再来看看光绪的饮食,很难想象,锦衣玉食的皇帝居然也会挨饿。

对,光绪经常饿肚子,不是因为没菜吃,而是菜凉了没法吃。

皇帝的御膳都是提前做好的,特别是冬天,等到光绪用餐时,往往饭菜早已凉透。

还是孩童的光绪自然不爱吃,但慈禧又不让再加热菜,于是,饿急眼的小皇帝便时常跑到太监房里找吃食,抓起就跑。

这可吓坏了一众太监,连忙追上光绪跪地哀求,而此时,光绪手上的热馒头已半个下肚。

△此为疑似光绪的唯一一张存世照片

02

好不容易长大成人,熬到了决定终身大事的年纪,然而,对于婚姻,光绪是做不了主的,一切得听凭慈禧决定。

慈禧不问光绪是否情愿,强行拉郎配,将自己的亲侄女叶赫那拉氏静芬(即后来的隆裕)钦点为皇后。

大婚之夜,面对光绪的难言之隐,隆裕皇后不禁埋怨:“这就是你们家的德行!”

光绪又羞又愧,加上对表姐本就不感兴趣,从此只爱珍妃一人,而这份独宠却恰恰成为珍妃的原罪。

最终,慈禧以卖官鬻爵、干涉朝政的罪名将珍妃打入冷宫,光绪束手无策。后来,他也被囚禁于瀛台。

八国联军进京那年,慈禧仓皇西逃前终究没放过珍妃,命太监将珍妃投井溺毙。

光绪被蒙在鼓里,是事后才得知珍妃死讯的。随后,他便把自己的性命看得比鸿毛还轻了。

然而,就算光绪在场,难道就能保住珍妃的性命吗?

结局恐怕也是一样。

△光绪的“一后两妃”

03

如果说变法失败前,光绪还算是大清朝的副董事长,那变法失败后,光绪就只剩名誉董事长这一个头衔了。要不是西方列强和地方督抚的一致反对,恐怕这名誉董事长的头衔都保不住。

之前,也就慈禧一个人欺负他,现在好了,没人再把这个事实上的废帝当盘菜,尤其是端郡王载漪父子。

慈禧有意废掉光绪,提前拥立载漪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视为储君,光绪自然成为载漪父子的眼中钉、肉中刺。父子二人无时无刻不在谋划除掉光绪。

当时,溥儁已搬进宫中。一日,光绪站在长廊下,溥儁偷偷摸到光绪身后,冷不丁就是一拳,光绪本就瘦弱不堪,猛击之下一时竟倒地不起,事后哭着向慈禧控诉。

最后,溥儁被杖责二十了事。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北京城的义和团已闹得沸沸扬扬。正月,载漪、溥儁带着义和团大师兄们闯入瀛台,欲图谋不轨,被慈禧制止。慈禧训斥载漪等人:“再敢闯瀛台禁地,立斩不赦。”

载漪父子哪肯死心,没多久,便趁光绪暂居宁寿宫时伙同载勋、载廉等死党再次带六十余名义和团大师兄硬闯宫门。

载漪等人大声呼喊,叫光绪出来。见这阵仗,光绪躲在屋内不敢出门,溥儁冲进去找到光绪,当面叫他“鬼子徒弟”,随后,众人齐呼杀鬼子徒弟。

还是慈禧出面呵斥,并斩了一名大师兄,载漪等人方才灰溜溜跑了。

△大阿哥溥儁:庚子国难后其父载漪失势,遭废黜。

04

伪造照会事件后,慈禧终于忍无可忍,批准载漪攻打外国使馆。

有过留洋经历的许景澄当场反对,但苦谏无果。光绪听后也是心急如焚,对朝局已毫无影响力的他拉着许景澄的手哭泣道:“朕一人死不足惜,如天下生灵何?”

果不其然,清军战败,局势崩坏。

当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后,慈禧惊惧不已,仓皇间决定带着光绪出逃。

光绪则趁老太后六神无主之际,换上朝服,准备亲赴外国使馆和谈,借机逃出慈禧的魔爪。慈禧见状立即拦住,光绪恳求道:“咱们不用逃,八国联军是来讨伐义和团的,现在我亲自前去和谈,必定无事。”

老太后一琢磨,不对呀,你这是拿老娘当傻子吧,随后赶紧命人扒了光绪的朝服,将他硬塞进马车。

西逃途中,光绪倒是几次三番强硬罢工,执意要回京主持大局。对于光绪的固执,慈禧无言反驳,但就是不同意,拽着他继续往西逃蹿。

百般无奈之下,除了泪犹溢目,光绪什么都做不了。

△许景澄:中国第一代外交官,因庚子年反对与列强开战,被慈禧以“任意妄奏,且语多离间”议罪斩首。

05

随着离京越来越远,光绪知道自己拗不过,也只得被老太后裹挟着跑路。

一日,西逃的车驾来到洋河边,恰巧河道秋季涨水,因此被洋河所阻,不能前行。于是,在当地人的指引下,众人沿着浅滩抬着老太后顺利过河,唯独留下光绪不管不顾。

此时光绪身边只有肃亲王善耆陪同,一行人尬在河边,光绪更是气得大发雷霆。善耆只得劝说光绪:“臣知道,皇上平日里因为性子急没少吃亏,现在事已至此,臣劝皇上以后不要意气用事。”

善耆言下之意很清楚,皇上你还是忍忍吧,别跟自己较劲,较了劲最终吃亏的还是你。光绪听后无言反驳,也就没了脾气。

最后还是善耆找了当地人将光绪抬过河去,追上慈禧銮驾,期间大队人马竟无一人想到回头接应皇帝。

如果说这还只是对光绪的轻慢,那下面则是不折不扣的侮辱了。

西逃途中,每到一处落脚,慈禧都让大阿哥溥儁和隆裕皇后一个房间,以此来折辱光绪。光绪虽生性懦弱,但自尊心极强,慈禧有意借此逼死光绪。然而光绪似乎是看穿了慈禧的险恶用心,一反常态,始终熟视无睹、装聋作哑。

等到辛丑条约签订,北方局势平稳,慈禧遂放心下旨回銮。大队人马途经保定,住进了袁世凯特意为太后修建的豪华行宫。

是夜,慈禧入睡后,李莲英来到光绪寝宫,只看到光绪独自一人枯坐在昏暗的灯光下。李莲英不解,便问道:“皇上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光绪愤懑地回答:“你看看这屋子这床,让朕如何安睡。”

原来,这座行宫内,太后寝宫最为奢华,李莲英的屋子也是极为舒适,唯独皇帝的寝宫简陋不堪。时值寒冬,光绪的床上只有硬邦邦的垫被和靠枕,连床松软被子也没有。

这一刻,连李莲英也怜悯起光绪这个悲催皇帝,为他抱来了被褥。

06

回到北京后,光绪继续在瀛台发呆的日子。平日里,他酷爱把玩钟表,或许他明白,和慈禧相比,自己唯一的优势就是年轻。

他坚信,熬死慈禧之日,便是重掌大权之时。

然而,什么是当局者迷,光绪便是。

早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就有旁观者看穿了一切。

某日,关于慈禧死后大清的政局走向,日本公使内田康哉就曾询问过清廷外务部右侍郎伍廷芳,伍廷芳十分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忧虑,认为光绪必定会死在慈禧前头。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慈禧病重。

有宵小之徒不忘向慈禧打小报告:“皇上听说太后病了,面露喜色。”老太后哪听得了这话,大怒道:“我不能比他先死!”

十月初十是慈禧的寿辰,光绪自然是要前去磕头祝寿的。然而,慈禧拒绝了光绪的请安,并突然下了一道奇怪的懿旨:“皇上卧病在床,免率百官行礼,辍侍班。”

光绪闻言大惊,自己明明身体倍棒,吃嘛嘛香,怎么就卧病在床了。

十月二十日凌晨,北京寒风瑟瑟,年仅38岁的光绪帝载湉满怀悲愤与不甘,暴毙于瀛台。第二天,慈禧病逝。

慈禧金口玉言,光绪终究还是死在了她的前头。

整整一百年后,到了公元2008年,“清光绪帝死因”研究小组通过对光绪的毛发、衣物等物进行检测,发现其体内三氧化二砷含量已超过致死量。

△光绪毛发中砷含量检测对比表

世上哪有如此巧合,光绪帝系砒霜中毒而死!

无怪乎太监寇连材曾感叹:“中国四百兆人中境遇最苦者,莫如我皇上也!”

END

0 阅读: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