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ca2ab2c476890874b05eb856490cea7f.jpg)
很多人觉得如果当初宋江不选择接受朝廷的招安,自己另起山头,或许跟着它的弟兄们会有更好的下场。
的确,水浒108员大将,死的死,伤的伤,没有几个人能善始善终的。但如果真的如同一些人说的那样,宋江最终选择不接受朝廷招安,做一方诸侯或者绿林好汉就是最好的出路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那么这108人连同梁山上的老老少少都不会有好下场,结局只会比接受招安更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8725fe2bb37391d7d9a3bb0aaf652611.jpg)
宋江这伙人所处的时代首先是大一统的时代,虽然不是一个很强盛的时代,但也不至于像他们口中说的那样不堪。那些所谓被逼上梁山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是个人恩怨,无论是和官还是和民,都不能因为个人的遭遇就否定整个社会。
别说是封建社会了,即便是现在这个法治社会,很多事情依然是不公平的,但总不能因为不公平就去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吧!所以他们这伙人普遍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很容易冲动,做事全凭脑子一热。
或许小说对于他们的身份是“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但无论在那个年代,他们的身份都不可能和英雄挂上勾,他们就是打家劫舍的强盗。在身份这一点上,很多人都不明白,但作为头领的宋江早就明白了他们身份的特殊性。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才会顶住压力选择和朝廷谈判的,争取能让身份转变过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557a66ef75d789850f2e4940d98d8057.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833b206bc31e141a521269f71a2c7d60.jpg)
是不是大家都有一种错觉,那就是梁山上每个人似乎都很能打,个个都能以一当十。其实这完全是小说的对他们的美化,其实他们的真实战斗力根本不行,尤其是带军打仗的能力更是不值一提。
宋江虽然长得又黑又丑,但他这个人比大多数人都要聪明,他清楚的知道他们这伙人如果真的和朝廷撕破了脸会是什么下场。朝廷如果不给他们机会,他们恐怕真的死无葬身之地。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85701b612dcd99899c58a60971a2a051.jpg)
在和方腊的对决中,那些曾经能征善战的好汉都露了馅,真正上战场的时候,才发现他们根本不会打仗,以前那些光辉事迹也就和街头斗殴差不多,根本上不了大台面。
宋江毕竟是在政府部门做过事的人,还是对自己的人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才会一门心思为自己的兄弟谋出路,让他们的死变得有价值。别到时候死了,还要背一个背叛朝廷、杀人放火的强盗的罪名。在和方腊的战争中死去,他们是英雄,如果是在和宋军的对决中死去,他们就是谋反不成的失败者。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3ede2922857c10563cb39a61b5a9136.jpg)
中国一直是一个人情社会,也是一个道德社会。很多法律无法调解的矛盾,在中国都可以用道德去解决。
宋江或许不是真心想上梁山和这一群粗人在一起的,他明白走上这一步意味着什么。其实不止宋江,每个最终不得不上梁山的人,其实都是不情愿的,但已经到了那一步,只能先保命了。
上梁山是他们和朝廷缓和矛盾很关键的一步,首先他们不至于被朝廷各个击破,每个人聚在一起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再者,朝廷不能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他们这些小疾之上,毕竟当时最大的麻烦是北方的少数民族。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d39bcab9e03d41e6d4808537cd17210e.jp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2/a118e522e746bf582b255af7ca672d90.jpg)
选择梁山是不得已,但也是一个很折中的办法。进可以和朝廷谈判争取更多的权力,退打不了鱼死网破背水一战了。所以梁山这一步很关键,如果不是八百里的水泊梁山,朝廷恐怕不会让他们起势的。
宋江利用自己还有的一点价值和朝廷谈判,为的就是能和朝廷站在一边,虽然宋朝历来羸弱,但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现在想想,如果宋江坚持不接受招安,表面上是挺硬气的,但结局会怎样呢?我们谁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