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欧洲木材出口大国对中国的供应显著下滑,欧洲木材在中国市场的供应格局正经历明显变化。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多个传统欧洲木材出口大国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出现大幅下降。德国作为欧洲木材出口的重要力量,对中国的木材出口量减少了55%,达到151万立方米;法国和芬兰也分别减少了18%和22%的出口量,分别对应52万立方米和45.9万立方米的降幅。
然而,在这一背景下,一些非传统木材出口大国却逆势而上,实现了对中国木材出口的大幅增长。其中,波黑、克罗地亚、拉脱维亚以及塞尔维亚等非传统木材出口大国正努力填补传统出口大国留下的市场空缺。
海关数据显示,克罗地亚对中国的木材出口增长了116%,拉脱维亚增长了23%,塞尔维亚则增长了61%。这些增长数据不仅显示了非传统出口国的市场竞争力,也为中国木材市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供应选择。
深入分析这一变动的原因,主要原因在于:一方面,在全球性的经济衰退的影响下,欧洲国家通货膨胀高企,连带劳动成本攀升以及加工所需的电费、燃料等加工成本增长,因此导致传统木材出口大国的木材价格居高不下。
同时,并不排除运输、加工和人工成本的高企以及出口税率的调整,迫使一些木材企业转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进行生产和出口。
另一方面,在经济衰退的连带影响下,建筑许可证发放显著减少同时也拖累了欧洲木材产业,叠加生产成本增长,一些大型锯木厂被迫选择减少产量。不仅如此,西方国家禁止俄罗斯木材流入欧洲的政策也对欧洲木材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部分国家不得不优先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而减少出口。
然而,尽管如此,欧洲传统木材产国在中国市场仍占据重要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在欧洲内部自身市场供需调整,以及中国市场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即便是部分欧洲国家对中国木材出口明显增长,但截至目前,欧洲对中国的木材出口仍处于下滑态势,且预计在年底也难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