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五马街,追寻老温州的味道

游遍天涯 2021-12-21 21:39:47

今天是冬至,北方人冬至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据说,今天也迎来了浙江省的第一场雪,在温州的我们,冷冷的,断崖式的降温,再加上雨蒙蒙。

透过车窗看来来往往的路人,没带伞的、带伞的;小跑而行的、悠然前行的;厚厚的羽绒服的、薄薄外衫的……世间没有相同的两个人,在同一片天,我们选择着不同的路。

每到雨天,撑伞的我都会想起那偶尔几次不带伞的场景。

若是遇到熟悉的人可蹭下伞;若是一路行来,没熟脸的,也只能边走边躲,或者瞄着小店,是否可以买上一把。

那天雨下得很大,背着一个小包包,一路小奔的我,一把伞挪了过来,回头一看,乐了,那时,可感动了。

有很多包包,大多数是可以装把伞的,晴天里遮阳总能找着,雨天避雨总是看不到。淋了雨的伞通常被搁置在角落,等过了许久才再装入袋中。

每到冬季,我穿得总比别人多了些,这应该归咎于一入秋,还不怎么冷时,我就开始加衣,说是买了许久的新衣得一一穿上,于是越积越多。

每到冬季,我喜欢逛逛老街,去寻找那时的暖。

在纱帽河的一米街,逛了有些时候了,因为来得早,又下着雨,路上行人不多。每每到这来,会去寻那五匹马,去看看老香山,还记得那次,你带我去看的大众电影院,最喜欢的事是捧着爆米花,看一部剧,再带上一大包纸巾,感动之余,不停擦拭眼眶……

大学时,读的是师范学校,母校就是在蒋家桥附近的温师院,如今这里大变样,从这走出的我们,总是时不时地会过来走一走,看一看,回温下那时的我们。

四年的大学生涯,入学时,觉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毕业后,成为一名老师时,初入职时,也是一段适应过程,回头看时才知道在父母庇护下的,在校园里的生活是难得可贵的。从此是一个肩负责任的大人了。我总说从校园到校园,从学生到教师,这个角色切换太快还希望能够重回校园时代。

总是在矛盾中成长,那年从教育行业走进旅游行业时,想象着外边的世界美好而有趣。

在岁月的打磨下,原本爱笑、蹦跶的我也变化不小。

记得开学第一天,报到后,跟同学一起去逛五马街,那时的这里,热闹非凡。

我们是从师院后门出发,那时数学系是左边的第二栋楼,我们的教室在二楼,班主任张老师、教高等代数的朱老师、教解析几何的闻老师、教数学分析的赵老师、教计算机的王老师……细想起来,很多老师的印象还很深刻。有一次在五马街行走时,见到了赵老师,他说现在在文成比较多,听同学说他的儿子很优秀。

我们这一班子,毕业后大多数从事教育工作,苍南、乐清的同学居多,有几位同学,在教育岗位上还做出了些成绩。在校园的生活,一些碎片化的记忆中,熄灯后,搬条小板凳,在走廊过道上复习迎考的场景还清晰记得。

学校后门的那个砂锅,养肥了我;那天他晒的食堂伙食,又把我拉回学生时代;还有那亲历的、目睹的、听说的一段段故事……

校园的那两棵榕树,已经长得很高很大,它们的枝叶伸长,把门口的那块大平地都覆盖了,那回我们仨在这里,还感叹着时间过得真快,回顾了下当初入学时它们的样子。

五马街,于温州人而言不陌生,如今的这里变得越来越美了。很多那时光的回忆又再现,许久未到这的你也可带上亲朋好友走走。

老街,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关乎那些年、那些事,说也说不完。

那时的味道,也成了我们所追忆的,青春向上的我们,做着不着边际的梦。我们大多数人是平凡普通的,在各自岗位上重复做着同样的事,有人说生活原本就是简简单单,对于我们而言,平安是福。有人说,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摇摆着摇摆着,大多数人在现实面前认怂了。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现场直播,短短的人生,怎么过,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不妨走走有那时回忆的老街,重温年轻时的自己,在温的你,不妨再走走五马街。

五马街东起解放路,西接蝉街,全长400多米,两边有14条小巷子。

五马街因王羲之“庭列五马”而得名,有着1600多年的沧桑历史,几多变迁。

五马街的繁荣、辉煌让一代又一代温州人魂牵梦绕。

沿街的这些名店、老店撑起了五马街商业繁华、商业文明的一片天。

五味和、金三益、“老香山”药房……五马街还有许多温州人家喻户晓的名店:温州第一百货公司、亨德利表店、华大利餐馆、春光理发店、国光服装店……都说五马街是温州的浓缩。古老的名街,还有诸多名人轶事与她相辅相成。

行走在五马街,年轻人享受其时尚,老年人感受其怀旧,外来人惊奇其独特的瓯越风情。

你若来,不妨慢下脚步,静静聆听温州的故事。

0 阅读: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