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酷暑适合干啥呢?室外高温预警,太热不想出门?好吧~打开房间的空调,打开电脑主机点开Windows 桌面的Steam,对着三五知己疯狂打CALL上线。心中有剑,而手中无剑?那怎么能行呢?趁着夏日和暑期,爱搞机的我亲自动手搭建了一套3A平台,现在让我们进入这次的主题吧。
先来看下这次搭建平台的配置:
这次的主力3A平台:锐龙2700X、X470-F主板、RX580显卡。
大家戏称去年2017年是处理器“核战”爆发年,今年是“核战”持续年。锐龙系列是当之无愧的新一代王者,以彪悍卓越性能又赢得了众多玩家的青睐。
锐龙2700X 8核16线程,3.7GHz的主频,4.3GHz睿频频率,无论你是用作何种用途装机都能轻松应付。
全黑化的ASUS新一代电竞主板X470-F不单延续了华硕的ROG主板的经典,融入更为丰富的电竞元素设计整个板面焕然一新。
AURA电竞氛围灯效,涂鸦化设计的散热马甲,一体I/O背板,M.2散热金属马甲等的新特色。
“3A平台”目前也只有其能做到CPU/GPU双芯统一。综合使用需求,我选择了ROG STRIX RX580 GAMING显卡。
厚实的金属背板,8PIN显卡供电。
采用三星b-die颗粒威刚XPG龙耀DDR4 3200 RGB灯条。
既然是“光污染”爱好者,RGB流光幻彩的灯条内存必然不可或缺,并支持AURA同步。
整个平台的搭建怎么能少得了,高速读取的NVME协议的M.2固态呢?随着价格的回落,大容量的M.2固态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了。威刚S11读取3000MB/S、写入1800MB/S相对于SATA接口固态成几倍的提升,这也得益于其采用的64层3D堆叠技术。
随着价格回稳的固态市场,240G~256G的大容量固态俨然成为装机的主流标配了。
整套3A平台装机风格偏灯效元素主机较多,所以这次使用的机箱是先马今夏首推的璃光系列的首款--璃光1号。455(长)*218(宽)*503(高)mm大尺寸的ATX II全侧透钢化箱体架构。
箱体前置和上置面板采用建筑式栏栅网透气孔设计,并且在中间部分嵌入了LED RGB幻彩流光灯条,也是这款机箱的卖点之一。
璃光1号箱体一体成形的栏栅网状设计,不单使前置面板看起来更加简约和美观,而且在提高整机的前置空气流通性起到重要的作用,使箱体的散热更加流畅。
箱体兼容性上,这次采用的是ATX主板,也能轻松安装。CPU散热器限高179mm,显卡限长370mm,支持背线宽度28mm。可以从下图完全呈现。箱体空间还是很充足的。
箱体的散热风道是前进风,上和后置出风的对流风道铺排。前置可以安装3*12CM冷排/散热风扇。上置可以安装2*12CM/2*140CM冷排/散热风扇。
装机风扇铺排和安装。
简单介绍完部件和装机后,接下来就是点亮平台。
外观颜值还是非常符合这次RGB主机核心思想的。
光与暗的点亮之后的对比效果图。
仰视整机效果图。
箱体内部3A平台硬件的光效展示。
有了外观颜值,怎么能少得了性能上的测试呢?先上手一套鲁大师跑分,这个最简单直接了。
CINEBENCH R15 CPU和GPU的综合测试,可以看到在多核心运算上锐龙2700X还是很强悍达到1738cb,单核就稍弱点168cb(i7 8700K 单核可以达到193cb)。
默频下国际象棋基准测试:
经过2代的发展,锐龙2代相比于一代对内存超频上支持得更多,下图可以看到威刚XPG龙耀内存在OC情况下的各项数据。3200频率稳定运行。
最常用的两款固态测速软件AS SSD和CrystalDiskMark速度上和官宣的速度值相差不大
AIDA64的GPGPU综合测试。
3D MARK对游戏性能综合性能测分:
通过装机和软件测试的完美收官,也表示这次3A平台的打造正式落幕。因为这次装机时间比较紧促,所以还没来得及做个实际的游戏测试,是个小小的遗憾,以后有机会再给大家补上。最后来小结下这次装机感受吧:从选搭配件和装机过程中,DIY选取性价比高又偏重于实用性的璃光1号,外观和箱体架构上不弱于同等价位的中塔机箱,再搭配一套性能3A平台组建成这次颜值与性能都兼备的高性能DIY主机。
这套都他喵8000以上了
快上万了用不起
一个机箱300[得瑟]消费不起
同款机箱 不过你的配置差点[得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