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首诗词,登高赋诗,捕捉山之神灵;原来是山有所托,撩人心弦

花间一壶酒诗词赋 2024-08-15 11:24:06

【01】

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抒发的是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心态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在纷扰尘世的洪流中,陶渊明以《饮酒·其五》为舟,悠然驶向了一片心灵的净土,那里没有官场的尔虞我诈,没有世俗的利欲熏心,只有他那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淡泊心态,如同山间清风,拂过心田,令人身心俱舒。

身处人间烟火的陶潜,心却早已超脱于世俗之外。这种超脱,并非物理空间上的远离,而是心灵深处对名利的彻底摒弃。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真正的宁静并非来自外界的隔绝,而是源自内心的淡泊与坚定。

在这南山这口,陶渊明不再是那个为五斗米折腰的官员,脱下那袭官袍,他是一位隐士,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田园生活的乐趣。

他采菊于东篱之下,那不仅仅是对菊花的喜爱,更是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与向往。当他抬头望见南山时,那一刻,仿佛所有的尘嚣都随风而去,只留下心灵的纯净与自然的和谐。

夕阳徐徐西下,山间雾气缭绕,飞鸟结伴归巢,看着眼前的一切,他的内心归属感满满当当。他深知,自己虽曾误入官场,但心中那份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从未改变。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归宿——那片宁静的田园,那片能够让他心灵得以栖息的净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在这首诗的最后,陶渊明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真意的深刻领悟。

或者有些感觉,只能会意,不可言传;又或许,正是因为它太过深刻、太过纯粹,以至于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无力。

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何为真正的自由与超脱——那是一种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干扰、只遵从内心真实感受的生活态度。

在这首诗中,我们感受到了他那不屈不挠的精神追求、对自然的无限热爱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

他用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在这个纷扰复杂的世界中,唯有保持一颗淡泊之心,方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自由。而这份淡泊与自由,正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最宝贵的财富。

【02】

李白:遂为青山客,抒发的是自己飘然欲仙的豪放心情。

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

月衔楼间峰,泉漱阶下石。

素心自此得,真趣非外惜。

鼯啼桂方秋,风灭籁归寂。

缅思洪崖术,欲往沧海隔。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

——唐·李白《日夕山中忽然有怀》

自从贺知章赞自己是谪仙人之后,李白总有飘飘欲仙的情怀。这首《日夕山中忽然有怀》,更是他豪放不羁、超然物外情感最好的表现,这是一曲飘然欲仙的心灵之歌,悠扬于青山绿水之间。

开篇“久卧青山云,遂为青山客”,李白以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勾勒出自己与青山相依为伴的生活状态。在这青山之中,他仿佛找到了灵魂的归宿,成为了超脱尘世的仙人,与天地同呼吸,共命运。

“山深云更好,赏弄终日夕。”随着诗句的深入,我们仿佛跟随李白一同漫步于云雾缭绕的山林之间,感受那份静谧与美好。

山深之处,云雾更加缭绕,仿佛仙境一般,让人沉醉其中,忘却尘世的烦恼与忧愁。诗人终日赏玩这份美景,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他在这份宁静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安宁。

月光如水,轻轻洒落在楼间峰顶,清泉潺潺,流淌在阶下石间。月夜山泉的幽静之美,更寄托了诗人对高洁、纯净品质的向往与追求。

在这份清幽与纯净中,诗人的心灵得到了升华,他飘然欲仙,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

在青山绿水的怀抱中,李白找到了那颗最本真的心,体会到了生命中最纯粹的乐趣。

随着秋意渐浓,鼯鼠在桂树间啼叫,风声渐息,万籁俱寂。一般人看来,这大概会有凄清寂寥之感,大概会痛苦沉思一番,李白并没有感到孤独与无助,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对生命、对自然的深刻思考。他已然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感受到了那份超脱于世俗之外的宁静与和谐。

李白不禁缅怀起古代仙人洪崖公的仙术来。他渴望能够像仙人一样超脱尘世、遨游四海,但现实与理想之间却隔着一片茫茫沧海。

“云车来何迟,抚几空叹息。”最后两句诗,李白以云车(仙人所乘之车)的迟迟不来表达了内心的遗憾与失落。

但这份失落并未让他沉沦或沮丧,反而更加坚定了他对超脱生活的追求与信念。他抚着茶几空自叹息,但那份飘然欲仙的豪情壮志却已深深烙印在他的心中,成为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

寄情山水,一直都是中国诗人抒发内心深处,无同发泄的愁苦或喜悦的方式,李白对自然之美的深情咏叹,也是他飘然欲仙、豪放不羁心情的真实写照。

【03】

杜甫:一览众山小,抒发的是自己报国为民的壮烈情怀。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唐·杜甫《望岳》

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青春岁月里,杜甫怀揣着满腔热血与不羁的梦想,踏上了北游的征途,行至泰山脚下,一曲《望岳》横空出世,以其雄浑的气势、深邃的意境,成为了咏叹泰山的不朽篇章。

开篇“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以设问起笔,瞬间将读者引入那浩瀚无垠的齐鲁大地,泰山以其巍峨之姿,跨越国界,青翠连绵,展现出非凡的壮阔与高远。泰山的地理辽阔,更蕴含了诗人初见泰山时的惊叹与仰慕,情感真挚而热烈。

随后,“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诗人笔锋一转,从远观转至近赏,泰山在造化的偏爱下,汇聚了天地间所有的神奇与秀美,其高大巍峨,竟能分割山南山北的晨昏,展现出一种主宰乾坤的磅礴力量。

此二句,一字“钟”,赋予了泰山以生命与情感;一字“割”,则凸显了其不可一世的雄浑气势。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细望之下,层云荡胸,归鸟入目,诗人仿佛与泰山融为一体,那翻腾的云海,让他心胸激荡;

那归巢的飞鸟,让他目不转睛,直至眼眶欲裂。青春年少,目光所及都是祖国大好河山,想着未来可以大刀阔斧的对国有所建树,此时的内心是如此激动与雄心壮志,就像他登泰山一样登临极顶。

最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由望而生登意,誓言定要攀登泰山之巅,以豪情万丈的姿态,俯瞰群山的渺小。

诗人以泰山之高喻己之志,展现了其不畏艰难、勇于攀登、傲视群雄的壮志豪情。

整首诗,从远望到近赏,从细望到誓登,层层递进,情感逐渐升华,将泰山的自然之美与诗人的精神追求完美融合,形成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深远的壮丽画卷。

杜甫以《望岳》为题,却不仅仅是在望山,更是在望己,望人生,望那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无限可能。

【04】

苏轼:只缘身在此山中,抒发了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与感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宋·苏轼《题西林壁》

在宋神宗元丰七年的春日里,苏轼踏着轻快的步伐,自黄州启程,前往汝州途中,特地绕道筠州,与胞弟子由相聚,并沉醉于庐山的壮丽景致之中。这场旅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寻觅,更是心灵深处对哲理的一次深刻探索。苏轼笔下的《题西林壁》,便是这趟心灵之旅的璀璨结晶。

庐山,这座屹立于江西省北部的千古名山,以其连绵不绝的山岭、耸入云霄的峰峦,以及变幻莫测的云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驻足留连。

苏轼,这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亦未能免俗。他从不同角度审视庐山,发现其面貌各异,远近高低,各展风姿,正如人生百态,需多角度观察方能领悟真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勾勒出庐山变幻无穷的面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都呈现不同的样子。

他借此提醒世人,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唯有跳出固有的框架,以全面、客观的态度去审视,方能接近事物的本质。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两句,更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将哲理的火花点燃至极致。

人们之所以不能够完全认清楚庐山的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生在世,我们之所以难以认清庐山的真面目,皆因身陷其中,被眼前的景象所迷惑。

这一洞见,不仅适用于观山,更可引申至人生的方方面面。我们要跳出固有的模式,超脱自我,方能洞察世事,明辨是非。

苏轼的《题西林壁》,不仅是一首描绘庐山美景的佳作,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的诗歌。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完美融合,展现出苏轼深邃的思想境界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这首诗,以其深入浅出的语言,平易近人的风格,赢得了后世无数读者的喜爱与共鸣。

在庐山的云雾缭绕中,苏轼找到了心灵的归宿;在《题西林壁》的字里行间,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对自然、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首诗,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引领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以全面、客观的态度去审视一切,从而不断接近真理的彼岸。

【05】

辛弃疾: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抒发了自己对故国的深切怀念与忧国忧民的情怀。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其足迹遍布湖南、江西等地。行至造口,他驻足郁孤台下,俯瞰赣江之水潺潺东流,心中情感如江水般汹涌澎湃,遂挥毫写下这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成为千古绝唱。

历尽沧桑的郁孤台下,流淌着清澈的赣江之水,这水中不知蕴含着多少行人的眼泪。词人抬头遥望西北的长安,心中满是对故土的深切怀念与无奈,他只见连绵不绝的青山交叉错落横亘眼前。可是,青山虽然是遮住了双目,怎么能挡得住江水的东流呢,他孤独地伫立在江边看江水流逝,夕阳余晖映照出满怀的愁绪,此时,传来了深山里鹧鸪的鸣叫声,好悲哀。

全词以郁孤台为背景,借自然之景抒发深沉的家国情怀。开篇即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勾勒出一幅哀婉的画面,寓含了词人对国家命运多舛的沉痛追思。

随后,“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两句,笔锋一转,将视线投向远方,表达了词人对收复失地、重振国威的渴望与无奈。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句,以其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成为全词的点睛之笔。正如词人内心的爱国之情,虽遭压抑却永不熄灭。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以孤独的身影、夕阳的余晖和鹧鸪的悲鸣,渲染出一种凄清而深邃的意境,将词人的愁绪推向了高潮,一腔迫切盼望北定中原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身临隆祐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年国脉如缕之危,愤金兵之猖狂,羞国耻之未雪,于是将满怀悲愤化为如此悲凉之句。

辛弃疾的这首词,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后世的高度赞誉。它不仅是辛弃疾个人的情感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爱国志士共同心声的写照。

郁孤台因这首词而名扬天下,成为后人凭吊历史、抒发情怀的圣地。在这里,人们不仅能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秀丽,更能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的爱国情思。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联系我立即删除

1 阅读: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