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苹果两个来中国建厂的美帝公司正儿八经教教封建地儿什么叫资本主义。不管是给苹果代工的富士康,还是正儿八经的特斯拉工厂,工人待遇都不算低,结果好了,这两个东西利润都比国内一堆996的企业高。正儿八经的工业品都是越简单越好,特斯拉小破车这么多年了,都没咋更新迭代,一个model3 和Y卖了这么多,早就把研发开模七七八八的成本摊薄了,每辆车对于特斯拉来说,成本真的就是材料费+一丢丢人工和税费。
特斯拉在生产技术上也有很多创新。比如,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减少了很多焊接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车身一体化压铸技术把原本270多个零件的后车身变成了3个零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还有,特斯拉优化了线束设计,把每辆车3000米的电线减少到了不到100米,这省钱的功夫也是一绝。
首先要弄清楚一点,“单车利润”,是怎么算出来的。目前业内最常用的计算方式,就是用一定时期内的净利润除以销量,得出的数值就是单车净利润。这种计算方式简单粗暴,并不一定能反映一个汽车品牌的真实经营状况。比如特斯拉的总收入中,不但包含卖车收入,还包括储能业务收入、FSD软件收入、补贴收入等等,此外各国的关税也并不相同,这些都是“场外”因素。不过,单车利润这个指标,依然有比较重要的参考价值。利润高的厂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看作“赚钱能力强”。
成本包含营销成本、研发成本、制造行业和物料成本等,把每一环成本做下去,自然整车的总成本就降下去了。特斯拉公司通过把特斯拉汽车的科技感拉满,把智能化水平提高,提高产品的美誉度,来打动终端用户,几乎不用花钱的硬广告,偶尔也把特斯拉汽车放在SPACE X上吸引眼球。因此在营销这方面,特斯拉的成本极低的。
另一个成绩非常突出的企业是宝马,吞噬了华晨25%股份之后,迅速国产了宝马X5,价格降低性能提升,拉动整个高端SUV市场向前奔跑,带来的核心价值非常突出,为宝马在全球市场提供了核心动力。所以我们说,国产化率足够高的企业,是想要在中国市场立足脚步,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进而带动国内产业链发展,是我们在外资企业建设国产化率的过程中,拿到的被动收益。
但更让人意外的市,隔壁特斯拉model Y的成本和小米SU7竟然是差不多的。特斯拉model Y,三电系统6.74万,车身、内饰和底盘大概11万,制造成本2万,一辆model Y成本还不到20万,竟然比小米su 7还低。为什么同样是造车,差距那么大呢?供应链更成熟,销量上的规模优势,让售价十万的秦plus利润不输25万的小米su7。也是因为供应链和规模优势,让同样造价的model Y利润是小米SU 7 三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