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型升级
航发中心生产的F-5E/F共6批,此时诺斯罗普也在不断升级F-5E/F,因此不同批次的F-5E/F外型、设备都有差别。台湾生产的F-5E/F有K、Ba、C、假C等四种构型:
2018年7月14日,低可视度彩绘虎斑涂装的F-5F在台东志航基地进行飞行表演



K构型(E1、E2):基本型,装备AN/APQ-153 I波段脉冲多普勒雷达、AN/ASG-29前置光学瞄准具、KB-26A照相枪、LN-33惯性导航系统、AN/ARN-18战术导航系统;有风挡雨刷,雷达罩呈黑色圆锥形,机翼前缘延伸面(LEX)较小。无雷达告警器,无热焰弹/干扰丝撒布器;这批战斗机在后续检修时也按照Ba构型安装雷达告警器和干扰丝撒布器。

Ba构型(E):K构型的改良量产型,安装了AN/ALR-46(V)3雷达告警器,AN/ALE-40(V)7热焰弹/干扰丝撒布器,具备使用AGM-65“小牛”空对地导弹的能力。
C构型(E、E1、E2、E3、F1、F2):2001年,台湾购买了40套AN/APQ-159(V)5 I/J波段平板缝隙雷达,用平板缝隙天线替代了AN/APQ-153的抛物面天线。它全部安装在C构型上,该雷达的搜索角度、距离较AN/APQ-153增加,探测距离37公里,是后者的2倍,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延长;还安装了AN/ASG-31前置光学瞄准具;无风挡雨刷,雷达罩呈灰色扁平的鲨鱼鼻形状,LEX面积加大,提高了高攻角性能。有30架C构型F-5F增装AN/AVQ-27激光目标指示器(LTDS,Laser Target Designator System),具备使用GBU-12“宝石路II”激光制导炸弹的能力;但C构型仍不能使用中距空空导弹,只能使用AIM-9P4“响尾蛇”近距空空导弹,后续改进“虎2000”才具备使用中距空空导弹的能力。
假C构型:机体使用C构型涂装,但是内装为K构型。
在F-16和IDF战斗机服役后,台空军在2001年为仍服役的40架的F-5E/F均升级了AN/APQ-159(V)5雷达,至今在役,主要作为攻击机使用。据美国评估,升级C构型的F-5E/F能服役到2015年,现已超龄。另外,还有5架RF-5E在役。

事件
1981年8月8日,黄植诚驾驶F-5F(美军序号77-0343/台湾序号5361)投诚,该机现陈列于北京昌平小汤山的中国航空博物馆内。
1989年2月11日,林贤顺驾驶F-5E(美军序号74-0977/台湾序号5120)投诚,因耗尽燃油跳伞,飞机坠毁于广东省丰顺县。

图片来自网络
纤细单薄一碰就碎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