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书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点画纤细而锐利,风格独特

禅书愿悟道 2024-07-10 22:03:08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有自己的特色,既有含蓄深沉的内涵,又有开阔疏朗的境界,极富艺术张力,如他的这一首《西塞山怀古》,也有这样的意境,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令人感慨。

诗是这样写的: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过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衰的诗篇。

此诗前四句,写西晋灭吴的历史故事,表现国家统一的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的兴亡,主要是决定于人的思想。再由眼前的景物,扩展开来,巧妙地把历史、景象、感情完美地揉合在一起,相互映衬,给人一种沉郁顿挫、苍凉旷远的意境。

毛主席熟读史书,亲身经历朝代的更迭,并身体力行建立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制度,对历史兴衰的洞察力更是超越群伦,对刘禹锡这首诗,也有深深的感触,并曾书写下来,我们看一看毛主席的手迹。

毛主席此书作,一大特点是点画纤细,但用笔又异常扎实锐利,给人一种入木三分的感觉。

整篇书作字形结构周正规矩,但又不觉呆板,有收有放,如“滨”字、“气”字、“黯”字、“头”字、“旧”字、“芦”字、“秋”字等,写得开阔大方,舒展宽松;而“州”字、“收”字、“底”字、“几”字、“枕”字等,笔画收缩,结体紧实,形成对比。

很多点画的落笔,有方折的形态,爽利而硬朗,显得很有力度,如“然”、“千”、“江”、“帆”、“依”、“流”等字。

书作中笔画的线质,细而不弱,即使是细节末节,也似铁丝般紧实,硬核且有弹性,又如浮雕木刻,富有立体感,呈现出玲珑浮凸的奇妙效果。

通篇书作,不用刻意安排,只用三言两语,即展现出笔下风姿的新颖特质,从中,也可窥见毛主席书法功底之深厚,非常人可比拟。

1 阅读:35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