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前出台《山西省卓越工程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试行)》,对深化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加强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培养作出安排。省教育厅、省国资委、省工信厅等有关部门将采取多项措施,全力做好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培养工作。
夯实“工程教育”基础,以“新工科”理念为指引,深化工程教育改革,提高理工科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省教育厅将依托高等教育“百亿工程”,聚焦我省传统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升级改造一批传统专业,布局新建一批新兴急需学科专业,推出一批卓越人才培养改革试点专业,组建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力争使高校新兴、应用型本科专业占比达到67%以上,实现对我省重大战略、重要产业、重点领域的全覆盖。
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需要在工程实践中培养,必须调动好高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积极性。高校方面,要建设一批“卓越工程师学院”,打破工程人才培养“学科化、院系制”的传统组织模式,积极探索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教育培养实体化平台的新形式、新范式。企业方面,要配合高校建设一批重在提升工程硕博士工程实践能力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聚焦产业一线真问题,凝练实践创新真项目,汇聚一批高素质专业技术导师,让工程硕博士在真实场景中开展系统的科研训练。
要探索形成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的有效机制。
一是建立联合培养协同育人机制。卓越工程师后备力量的培养需要前移企业培养环节,高校要同企业一起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过程,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有针对性地解决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生产实践脱节的突出问题。
二是建立联合培养服务保障机制。企业要为在企实践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生活、学习、科研和实践条件,并为学生安全提供保障。相关高校和企业要建立“山西省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保障全省工程硕博士培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是建立转段接续培育衔接机制。在企工作的工程硕博士毕业生是卓越工程师的重点培育对象,有关部门将加大其入企工作后的传帮带接续培养力度,优先支持其牵头或参与承担各级各类科技研发计划和企业攻关项目,在实战中锻造本领、走向卓越。(尹 哲)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