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每天都是吃素,为何还是肥头大耳?看看他们的伙食就懂了

椰子族部落 2024-11-06 10:09:18

世人皆知和尚常年食素,却不知为何寺庙里的和尚往往都是肥头大耳。每当人们走进古刹,总能看到那些慈眉善目、面带笑容的胖和尚。许多人不禁纳闷:既然整日吃斋念佛,为何和尚们的体型却与常人大不相同?说起这其中的缘由,还得从南朝梁武帝时期说起。那时的皇帝萧衍一纸诏令,改变了中国和尚们千年的饮食习惯。然而,仅仅是素食就能让人发福吗?这背后究竟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秘密?

一、佛教与素食的历史渊源

佛教传入中土之初,僧人的饮食并无严格规制。东汉明帝时期,摄摩腾与竺法兰入华传法,他们所奉持的戒律中并未严格禁止食肉。《四分律》中记载,释迦牟尼在世时曾允许僧人食用"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疑为己杀的肉食。这一规定在佛教初传中国时期仍被遵循。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本土化进程加深,僧人的饮食习惯开始发生变化。北魏太武帝时期,虽然一度发生了严重的灭佛事件,但佛教在民间的影响力不减。当时的北方寺院,僧人们除诵经念佛外,还需要自己耕种,过着半农半修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使得寺院逐渐形成了以谷物、豆类为主的饮食结构。

转折点出现在南朝梁武帝时期。太清元年(547年),梁武帝萧衍颁布敕令,明确要求僧尼必须持素。这一决定的背后,既有政治考量,也有经济因素。当时南朝经济困难,大量民众为逃避赋税而出家,寺院人满为患。通过严格的饮食规定,一方面可以筛选真正发心修行之人,另一方面也能减轻寺院的经济负担。

这一规定颁布后,各大寺院开始研究如何在素食的基础上保证僧众营养。北齐时期的天台宗大师智顗在《摩诃止观》中详细记载了当时寺院的饮食方法。他们开始注重豆类的应用,发展出了豆腐、素鸡等植物性蛋白质食物。这些创新为后世寺院素食奠定了基础。

随着素食观念的确立,寺院厨房也发展出了独特的烹饪技艺。唐代时期,长安大慈恩寺的典座(厨师)善于用面筋制作素食,他们将面团反复揉洗,制成口感细腻的面筋,再用各种调料烹制,使素食也能做出肉味。这种技艺后来成为佛寺素食的重要传统。

到了宋代,佛教寺院的素食文化达到鼎盛。《禅苑清规》详细记载了寺院饮食规范,包括用餐时间、食物种类和烹饪方法。素食不仅成为修行的一部分,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饮食艺术。宋代的径山寺因其精美的素食而闻名,甚至吸引文人雅士专程前往品尝。

此时的寺院素食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从主食到点心,从烹饪技法到餐具礼仪,都有着严格的规范。这种饮食文化不仅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方向,也对整个中华饮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寺院饮食的特殊性

寺院厨房自古便有"五味调和"的说法,这源于唐代永徽年间慈恩寺典座道昭所创。据《续高僧传》记载,道昭在印度求法十七年,归国时不仅带回了经典,更将南亚地区的香料使用方法引入中土寺院。他创造性地将五味——酸、甜、苦、辣、咸相互调配,使素食也能做出层次丰富的口感。

寺院厨房的布局也极具特色。明代《清规》中详细记载了典座厨房的设置标准:厨房分为三进,前进为备料区,中进为烹饪区,后进为储藏区。每个区域都有专人负责,互不干扰。灶台一般设在中进,讲究"三灶并列"——素灶、斋灶、香积灶。素灶用于日常饮食,斋灶专供法会斋饭,香积灶则用于制作供佛斋食。

油料的使用是寺院饮食的一大特点。宋代以后,寺院逐渐形成了"三油并用"的传统——菜油、麻油、芝麻油。菜油用于大锅烹饪,麻油调味增香,芝麻油则专门用于斋期素食。据《金陵梵刹志》记载,南京大报恩寺每年要消耗菜油近千斤,这个数字在当时是相当惊人的。

调味品的选用也十分讲究。唐代开始,寺院就开始自制酱料。浙江天童寺以酱油闻名,他们采用本地黄豆,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的发酵,制成的酱油不仅味道醇厚,还具有独特的清香。这种工艺一直延续至今。除了酱油,寺院还善用各种天然调味料,如山野菜、野生菌菇等,既增添菜品风味,又符合佛门清净之道。

能量的补充更是寺院饮食的重中之重。由于不食肉类,寺院发展出了独特的营养补充体系。元代高僧道源在《禅林备用清规》中提到,寺院饮食应当"四豆为先"——黄豆、绿豆、赤豆、黑豆轮换使用。豆类不仅富含蛋白质,还能制成多种食品。如南宋时期,杭州灵隐寺就以豆腐圆子、豆面团闻名。

寺院的主食制作也别具一格。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的斋饭中就有十多种面食。这些面食不仅造型精美,还讲究"软硬适中,清淡有味"。为了使面食更有营养,寺院还创造性地在面团中加入各种豆类粉末和野菜汁,既增加了营养,又丰富了口感。

到了明清时期,寺院饮食更加精进。扬州高旻寺创制的"佛跳墙"素食版,用山珍海味等植物原料烹制,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道菜也成为了寺院展示素食技艺的代表作。山西五台山的显通寺则以面筋烹饪闻名,他们将面筋制作成各种形态,用不同调料烹饪,使素食也能呈现出丰富的口感层次。

三、修行生活与体型变化

寺院的修行生活与世俗生活有着显著的区别。唐代《禅门规式》详细记载了僧人的日常作息。寺院生活以打坐为主,每日从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开始,到亥时(晚上九点至十一点)结束,其间穿插着诵经、过堂(用餐)、劳作等活动。这种生活方式对僧人的身体状况产生了独特影响。

根据宋代《丛林清规》记载,僧人每日需要完成四次以上的打坐。晨课后的第一次打坐最为重要,通常持续两个时辰。午斋后要进行小憩打坐,称为"午睡",这与现代医学所提倡的午休不谋而合。傍晚诵经后还要再次打坐,深夜则是最后一次打坐时间。频繁的打坐活动导致僧人的基础代谢率逐渐降低。

元代高僧道源在《禅门日诵》中提到,长期打坐会使人气血运行缓慢,新陈代谢放缓。这种现象在现代医学中被称为"静止代谢"。僧人们每日的能量消耗远低于普通劳作者,再加上规律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即使食用相同量的食物,身体也更容易储存脂肪。

寺院的劳动方式也很特别。明代《百丈清规》记载,寺院劳动分为"内务"和"外务"。内务包括打扫、诵经、抄经等较为静态的工作,外务则包括种菜、砍柴等体力活动。但这些劳动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不允许过度劳作。这种温和的运动方式,虽然有助于健康,却不足以消耗过多能量。

寺院的作息时间也很有特点。《五灯会元》记载,南宋时期的禅宗寺院实行"三时功课"制度。早课在寅时开始,午课在辰时至午时之间,晚课则在申时进行。这种作息制度使得僧人们能够充分休息,有助于身体机能的恢复,但同时也减少了能量消耗。

宋代以后,随着禅宗的兴盛,静坐成为寺院生活的重心。《禅林宝训》中记载,有些禅师甚至一坐就是数日。这种修行方式虽然有助于心性的修炼,但从生理角度来看,却导致身体活动量大大减少。加上寺院饮食中富含碳水化合物和植物油,很容易造成体重增加。

明清时期,寺院的生活更趋于安逸。《五台山志》记载,一些大寺院开始设立"静室",专门用于打坐修行。僧人们除了必要的劳动外,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中度过。这种生活方式加剧了新陈代谢的减缓。同时,由于寺院经济条件改善,饮食也更为精细丰富,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僧人体型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寺院之间的生活方式也存在差异。山林寺院由于地处偏僻,僧人们需要经常上山采药、砍柴,体力消耗较大。而城市寺院的僧人则较少进行体力劳动,主要从事诵经、接待等工作。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他们的体型上,山林寺院的僧人普遍较为精瘦,而城市寺院的僧人则容易显得丰腴。

四、寺院经济与饮食供应

寺院经济体系的形成可追溯至汉末。据《高僧传》记载,东汉末年佛图澄在邺城建寺时,就已经开始接受信徒供养,形成了最早的寺院经济模式。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皇室贵族大量捐赠土地,寺院逐渐发展出了"三收四入"的经济结构。

所谓"三收"指的是租税收入、香火收入和佛事收入。北魏时期的少林寺就拥有大量良田,据《魏书·释老志》记载,仅太和年间,少林寺的土地收入就达到数千石。"四入"则包括布施收入、法会收入、商业收入和手工业收入。唐代长安大慈恩寺不仅经营米铺、油坊,还开设钱庄,收入颇丰。

宋代时期,寺院经济达到鼎盛。《宋会要辑稿》记载,开封相国寺仅供养僧人就有上千人,每日消耗米粮数十石。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开支,寺院发展出了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除了传统的农业收入外,一些寺院还经营茶园、果园,开设客栈,甚至参与海外贸易。杭州灵隐寺就曾派僧人随商船出海,与日本、高丽等国进行贸易往来。

寺院的饮食供应体系也十分复杂。根据明代《清规》记载,大型寺院设有专门的"供应库",负责粮油采购和储存。供应库下设谷仓、油库、菜库等,每个库房都有专人管理。为了保证食材新鲜,寺院通常会在城郊设立农场,种植蔬菜瓜果。浙江天童寺就在寺周围开辟了数百亩菜园,专门供应寺院素食所需。

食材的储存也很讲究。《禅门规式》中详细记载了寺院储存食材的方法。粮食要经过曝晒后才能入仓,蔬菜则采用腌制、晒干等方式保存。一些寺院还发明了独特的储存技术,如福建开元寺创造的"竹笼藏菜法",能使青菜保存数月不腐。

寺院还建立了严格的配给制度。据《百丈清规》记载,寺院根据僧人的身份地位和劳动强度,实行分等配给。住持、首座等高僧每日可得上等斋饭,普通僧人则是中等,学人(未剃度的学僧)为下等。这种制度一直延续到近代。

为了确保供应充足,寺院还设立了"常住库"制度。《律宗辨疑》中提到,常住库负责管理寺院固定资产,包括田产、林地等,其收入专门用于僧众日常生活所需。宋代以后,一些大寺院的常住库甚至开始经营粮食贸易,在歉收年份时还向地方提供粮食救济。

寺院的饮食供应不仅要满足常住僧人的需求,还要供应往来云游僧人和前来礼佛的香客。《五灯会元》记载,南宋临济宗黄龙派的寺院每逢法会,都会准备大量斋饭,供养数百乃至上千人。这就要求寺院必须建立起高效的物资调配系统。

到了明清时期,一些大寺院甚至形成了跨地区的物资供应网络。例如五台山的显通寺就在太原、大同等地设立粮站,负责收购粮食并运送至寺院。这种网络不仅保证了寺院的正常运转,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五、民间对僧人体型的认知演变

唐代以前,民间对僧人的形象认知较为朴素。《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北魏洛阳寺院僧人形象多为"骨清形峻"、"容止端严"。这一时期的壁画、石窟造像中的僧人形象也大多体态清瘦,显示出修行者的庄严肃穆。

到了唐代,随着佛教的兴盛,僧人的形象开始发生变化。《唐会要》记载,长安城内的大寺院每日供养数百上千僧人,斋饭丰盛。这一时期出现了"十大宗师"的称号,其中不乏体态丰腴者。著名的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前,在扬州大明寺居住时,就因为饮食丰足而显得较为富态。

宋代是僧人形象认知的重要转折期。《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开封相国寺的僧人"衣着华贵,举止从容"。这一时期的文人画作中,开始出现体态丰满的僧人形象。苏东坡的《墨戏》中就画过一幅"大肚弥勒",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僧人体型的新认识。

元代寺院规模虽有所衰减,但蒙元统治者崇信藏传佛教,使得僧人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元史》记载,大都(今北京)的寺院僧人享受免税特权,生活优渥。这一时期的戏曲、说话等民间文艺作品中,开始出现将僧人体态与福德相联系的描写。

明代民间对僧人体型的认知更趋世俗化。《金瓶梅》等通俗小说中常见"大和尚"、"胖头陀"等形象。这种描写与当时寺院经济的繁荣有关。据《武林旧事》记载,杭州灵隐寺的僧人不仅享用精美素斋,还定期接受信众供养,生活优裕。

清代的地方志中多有记载寺院僧人的体态特征。《扬州画舫录》描述了扬州法海寺的住持"体态丰硕,举止雍容"。这一时期,"大肚能容"的弥勒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并逐渐成为福德的象征。乾隆年间,各地寺院的布施簿中常见信众专门供养"斋粥"的记录。

寺院建筑的变迁也反映了这种认知变化。宋代以后,寺院开始大量修建"涡堂"(餐厅),规模逐渐扩大。明清时期的一些大寺院,涡堂可同时容纳数百人用餐。扬州高旻寺的涡堂建筑就分为内外两进,显示出寺院饮食的规模和重要性。

僧人的服饰也随之改变。唐代《道服图》中的僧衣都是修身剪裁,到了明清时期,僧衣普遍改为宽大款式。这种变化既适应了僧人体型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对僧人形象认知的演变。《清稗类钞》中就记载,北京法源寺的僧人多穿宽大海青,显得端庄富态。

寺院饮食文化对民间的影响也在扩大。《帝京岁时记》记载,北京的素菜馆多由寺院僧人经营或指导。这些僧人不仅传播素食技艺,其体态也成为福德和烹饪技艺的象征。一些寺院甚至专门编纂素食谱,如《觉园素食谱》等,在民间广为流传。

0 阅读: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