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清明莫上坟,上坟祸事找上门”,今年清明不让上坟吗?

民间老李爱白话 2023-03-29 10:06:37

清明节,又称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作为传统的祭祖大节,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清明节前后,人们一般要上坟扫墓祭祖,缅怀先人。上坟祭祖不仅代表着后人对先人的敬畏,传承孝道文化,唤醒家族凝聚力,还有利于人们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达到天、地、人三者的和谐统一。

清明节上坟是自古以来的传统,人们都比较重视传统习俗,可是,民间却有这么一句关于清明节上坟的说法,叫做:“闰月清明莫上坟,上坟祸事找上门”,闰月为什么不能上坟呢?

闰月

闰月,是历法置闰方式的一种。中国传统的历法拥有着阳历和阴历两套历法。阳历依据地球公转周期制定,地球公转一周为一年,有365天(闰年366天),而阴历依据月相的变化制定,一年有354天。这就造成了阴阳历法的差距,为了平衡两个历法之间的差距,老祖宗想出了置闰的方法,于是闰月就产生了。现行置闰方法为“十九年七闰”。

2023年的清明节在4月5日,正好对应闰二月,所以说今年的清明节就赶上了闰月。

为什么民间会有闰月清明不上坟一说呢?老祖宗的话有道理吗?

清明节气

清明不仅是传统节日,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清明作为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时节。清明节气不仅体现物候的变化,更是指导农事,让百姓及时春耕的节气。关于清明前后及时耕作的谚语有很多,如:“雨打清明前,洼地好种田”;“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等等,所以闰二月是最适合耕作的时节。

农事比习俗更为重要

虽然古代比较重视祭祀习俗,但是相对于古代农耕经济来说,吃饱饭才是硬道理,所以祭祀习俗就应该给农事让路了,毕竟祭祀习俗可以拖延时间,而农事错过了时间,就没办法去补种了,这样会影响一年的收成。所以民间才有了“闰月清明莫上坟,上坟祸事找上门”的说法。

这句迷信的俗语,只不过是让人们及时耕作,切勿错过了耕作时节,而影响一年的收成。

清明节上坟的讲究

第一:上坟要肃穆,不能乱说话,更不能讲脏话。

第二:老人年过七十不上坟。

第三:幼儿不上坟。

第四:不吃祭品。

第五:女婿不上丈家坟。

结语

清明上坟本就是一件传统习俗,上坟是对先人的缅怀,寄托后人的哀思,也是对孝道传承和家族凝聚力的表现。一些把传统习俗迷信化的思想,应该被后人摒弃掉,对待俗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优良传统传承下去。

0 阅读: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