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媒体,做博主的人几乎都有这样的困惑,怎么做出爆款且精准涨粉呢?我也有这样的需求。
很多人说专业是流量的敌人,供给是流量的朋友,但是具体怎么做,并且把这句话落实到爆款上。其实一直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事情。
我的朋友阿青就做到了,且在短短11天内,在小红书从0粉起步,打造出三个爆款且精准涨粉,太厉害了所以2月20号的时候,邀请她直播分享怎么起号的,怎么做到这么惊人的成绩,聊了3个多小时,下面是部分直播干货。
【爆款是怎么设计出来】
花匠:
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吧
阿青:
我经历⽐较丰富,做过教培⾏业,做过就是剧场,也创过业,现在有⼀个⼩剧场。⼩红书的这个爆款,感觉是这些年在职场上摸爬滚打的工作经验凝结在一起,聚力打穿的一个过程。
花匠:
你知道吗?我这次参加了⼀堂的⼤航海,⽬标是希望在3个⽉做到1万粉,有⼀个100万播放的视频,可你11天就做到了啊。
阿青:
我其实给⾃⼰定的⽬标是今年5000个粉,没想到11天就实现了,是有⼀些偶然的因素的。
⾸先是过年,⼤家都在家玩⼿机,⼀旦这个数据好已被推送,就会像加上杠杆⼀样⻜速的跑。加上春节期间,我⼀直在研究微博热搜以及春节爆款,还有平台的玩法。
结果发现我精心制作的爆款没有爆,但是关于我自己本人经历的那条爆了,这个也让我很惊讶。
花匠:
你能不能展开说⼀下
阿青:
我是⼀个特别认真、特别爱学习的⼈,所以呢,我要做这个事情,就⾮常⾮常的认真。我先是给⾃⼰找了⼀个IP⽼师,然后去评估⼀下我适不适合做这件事情。⽼师说,你简直太适合了,你就去⼲吧。然后,我就开始去做⼀些功课。
花匠:
你的爆款是怎么找的,你实际怎么做的?
阿青:
首先是要了解平台的玩法,我有一段时间的理解是想要做⼀个爆款,需要天时地利⼈和。
不光自己能力强,还要跟当下的情况和你现在在哪儿有关。其实我是一路闯红灯过来的。
做的过程中,如果数据起来的话,一定要想明白,自己到底希望在这里得到什么?有了一个目标以后,就更能坚持。而且我不断的在找到我做对什么和做错什么的⼀个过程,去复盘迭代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哪⼀条数据是最好的。⼀定要养成去看平台规则以及看数据的习惯,这样才会越涨越快。我的起粉速度刚开始是很慢的,只有亲朋友好友加,到后面涨很快,每天打开都是99+的赞,不到20天,就马上要破千了,不过也不太稳定。
花匠:
别看你现在说的云淡风轻的,我知道你个春节的时候恨不得都住电影院了,你是真住了吗?
阿青:
第一个小爆款以后,我就想着用这个打法去打更多的爆款。我就真的住在电影院了,哈哈。
你也知道,我是学编导出身,觉得一定要把自己的专业长板做长,更何况已经做过一条爆款了。为了春节档,我把一个评价很差的电影硬是看了两遍,剪素材从晚上剪到凌晨5点,就只是为了去做爆款,去适应。
因为之前有一条爆的,涨粉太快,没形成手感,只能靠勤奋,拼命去做内容,让内容自己去跑流量。
花匠:
你去电影院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觉得去电影院能帮你做爆款,怎么结合你的背景优势发挥出来?
阿青: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押注电影院是因为,我专业相关嘛,现在又是心理咨询师,觉得做擅长是事情更容易找到发力点。电影也是讲故事,大家看完了也会讨论,推广或者吐槽等,我认为如果我有观点输出的话,容易被人看到。
我就觉得这是个天降良缘,我喜欢看电影,结合专业可以通过电影讲解,进行人物心理分析,矛盾冲突讲解,不仅凸显专业,还能让大家收获一点情绪价值和知识。
花匠:
结果呢?反响怎么样?
阿青:
不愧是是花匠,哈哈哈......我刚开始不是说找了老师嘛,他看完内容直接说一句,你换平台吧,你的内容根本不适合这个赛道。我当时百思不得其解,但后来想明白了,因为没人会在乎我的观点是多么的巧妙。
结果就是数据非常的差,差到什么程度呢?封神我一共做了4条,观看1000左右,评论两三条,十几个赞,而且都是亲友点的。刚刚说剪辑到凌晨5点的那个,当时也才200多人观看。不太明白为什么我的专业打不出长板,我的复盘是这个内容太沉了,平台捞不起来。不知道你是怎么看这个事情,我还挺想听听你的看法的。
花匠:
这是我身边大部分人做账号的现象。我的理解就是,做账号其实有两种方向:一种是做自媒体,一种是服务于企业的业务的。
不过我们今天讨论的更像是做自媒体,你想专业去做内容,把内容做得特别好,又关注爆款是非常有意义的,这是你的本分。企业的话,就是另一套逻辑,企业的播放量不好很正常,因为那不是专业做内容的。
阿青:
我身边也有小部分人就是想做好内容,因为有一句话叫做过度专业,吸引同行。
花匠:
对,是这样的。你如果过度专业大概率会吸引一些电影学院的和一些想上课的同学,就没有大众的共鸣。
我自己入门做短视频的时候,也上过老师的课,对我启发特别大,是那种底层逻辑式的启发。而且我有个不出镜的视频做到了100多万播放,我还复刻了几条,一条五六十万,几条大几十万的。为什么能够复刻呢?逻辑很简单,不出镜的视频就完全是蹭热点,再加一些刻意的要素去加大这种矛盾。
例如 我讲雷军和董宇辉,就把两个名字打上,再加一点点精心设计,视频就不会特别差。但是服务于自己的生意的话,这是不行的。
阿青:
是,你说的这个,做过的人就会明白。
我后来失败之后才看到的一句话叫 “专业是流量的敌人”,专业只会吸引同行。如果我要做自媒体生意,做博主,我就必须从创作者转换到老板的视角。
花匠:
嗯,首先要知道我的用户是谁?画像是什么?
然后是做一条内容的成本是多少,跑数据的代价是多少?要不要再投这么⼤的成本和精⼒去做?如果你想当博主,关键是突出自己,电影讲得好的人很多,你必须知道别人什么可以跟你看电影?就像蹭哪吒讲家庭教育的那种,很容易出爆款,但是留不住人。
也就说:“你蹭流量,不是流量蹭你”。不过你这次出爆款是涨粉了,也很精准。那么如果你想要这种用户,究竟背后你是怎么设计的呢?
阿青:
你真的太厉害了,要把我的秘籍挖空吗?你对你粉丝太好了~
我比较擅长一个打法,首先,我是心理咨询师,又是来访者,且一周两次的频率接受心理咨询已经近五年了,我对自己的拆解是很清楚的,所以就想,结合我的优势,短板和痛点,能用的又专业契合的就只有我自己了,而且还能留存。
两个身份的结合下,我可以同时放出两匹马,看大家对什么更关注。结果,最爆的那一条就是恰好把我的这些点都结合在一起了。
不过为了做这条,也废了5条。一开始是先用明星带入,打一下抑郁的热点,结果没错好,除了TA粉丝来点赞外,没有留存,没有达到预期,就很羞愧,觉得做的太差了,立刻关掉了这条。
毕竟这是我的专业,不能不好,就开始发奋图强,筛选各种各样的内容,哪些内容符合这个平台调性的,哪些内容符合我的专业身份的,哪些内容能突出病症特征的...我觉得这⼀点⾮常⾮常重要。
如果说专业是流量的敌⼈,那什么是流量的朋友呢?就叫做共情。大家现在都在想情绪价值,其实情绪价值也没有价值,这个博主能懂Ta才有价值。
做对了内容后,评论区一下子就起来了,Ta们那些不愿意跟别人讲,亲朋好友都不知道的秘密,我知道,因为Ta觉得我懂Ta,Ta就会在评论区留下最真实的问题,而这个真实是最打动人的,一个真实就会撬动另一个真实。就这样,评论区开始像过年一样热闹,我从来没见过这么美妙的画面,点赞量,评论量,收藏量,就像大年三十的鞭炮,一秒几十几十的涨,甚至连我想录屏都要刷好几遍才能录到。
花匠:
太好了,我真是好羡慕啊!
我们再把这里面的东西稍微展开说一下吧,其实我理解的是你有在测试的,就是那个110万观看的那⼀条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呢?废了5条才找到一条,是测试的不同维度吗?
例如说,我去蹭明星⾏不⾏?我去蹭这个地域⾏不⾏?或者还测试了别的东西,最后一步一步锁定到自己的经历这个就起来了。还是说,你就是先有⼀个⼩爆款,然后再有⼀个⼤爆款,想知道,你在测试的时候,是怎么找这些维度的?
阿青:
就是我刚刚说的,我的⼀个打法就是从⾃⼰⾝上去找各种各样的点。
我自己是测了⼀个励志项,像贾玲的热辣滚烫那类的,觉得大家可能会想看这种鸡血文,就测了一条讲自己身患抑郁,然后怎么样不停的努力好转,奋斗。
虽然我完全舍弃了电影,但是我并没有舍弃爆款逻辑,没有舍弃商品本⾝的那个最厉害的价值点。毕竟像我这样的小老板,是没资本做大测试的,如果资本能成功,你就跟着资本走就行。
所以我第一个测的就是热辣滚烫的点。然后我自己燃起来了,这个这是我测的第⼀个线。
第二个线就是“亲历者讲述”。
我就开始写我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不过这条⼀般。然后,我就切到了我的专业视⻆:“什么叫症状”。
我们学心理咨询都会有一本书,叫做DSM5。DSM5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你⽣了病,你会有哪些症状。这个时候就要显⽰我的专业性了,我其实是把我过往的所有的⾃拍,按照DSM5上⾯的内容⼀条⼀条标出来的,我在想,这⼀条就算不爆,也算是把我学的专业知识又学了⼀遍,没想到,就是这个点爆了。
有一个词叫“医学生综合征”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过,就是你一旦看到一个概念,你就怀疑自己有没有这个病。我当时就是知道,现在网上大家经常怀疑自己抑郁和焦虑,如果我主动Q出来,大家就会来对号入座,因为这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我们人是非常容易接受暗示的。我就是按书的内容去分阶段分症状的做,就有人在评论说,图四就是我,图五就是我...我变成了大家的一个发声器,变成一个众生相,大家都想到这里来看一看自己受到了什么样的对待,曾经承受过什么,这个博主懂我,这就是那个爆的点。虽然我是按照老师教我的科学打法,加上亲身经历结合在一起,但核心是你一定要真。你的真才能撬动大家的真。
我的真是我有图有真相,而且是非常真实的照片,比如抑郁的人真的会随地大小哭,为了当博主,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知识点,知道这个疾病,多丑的照片都敢拿出来,这就是真,也是我这些年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