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图书馆,曾汇聚所有民国大佬,是最强音《抗战宣言》发声地

周杨背包客 2025-01-23 04:15:00

庐山作为著名的避暑胜地,100多年前,西方传教士在庐山上建造了众多西式别墅。民国时期,庐山更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蒋委员长甚至曾1年有1/3的时间都在庐山上居住。

正因为国民政府首脑和其幕僚将庐山作为避暑和工作之地,所以庐山上才建了那三大建筑,分别是庐山大礼堂、图书馆、传习学舍。今天与大家走进的是庐山图书馆。

庐山图书馆,也称为牯岭图书馆,现更名为庐山抗战纪念馆。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古朴庄重,其中梁拱斗檐十分精美。现今,纪念馆仅一楼被设为展厅对外开放,主要展示了国共第二次合作与庐山抗战那段历史。

1937年7月,随着“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七七卢沟桥”事变的突然爆发,在国内形势和兵意民意的推动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逐渐意识到战争不可避免。

7月中旬,国民党邀请全国各党派、各民主团体、各界知名人士等200余人前来庐山召开“谈话会”,共商抗战大事。在图书馆西侧的会场,还原了庐山谈话会的场景,一个个席卡都对应着一个个民国风云人物,其中除了国民党政要外,还有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傅斯年等学者、名流。

7月17日,蒋介石在第一期庐山谈话会第二次共同谈话中,报告了政府对卢沟桥事变所采取的方针及其个人对事变发展的观察,其中发表了著名的《庐山抗战宣言》,“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此后,国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实现,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所以说庐山它不仅是一座风景秀丽的自然名山,更是一座承载历史的文化名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