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5年,咱得记住这一年。为啥呢?这一年汉武帝的奶奶窦老太太走了。她这一走,中国历史迎来个大转折。这下子,汉武帝能放开了大展拳脚,儒家思想也总算打破最后那道阻碍,变成了政治统治的核心思想。
窦老太太这辈子信黄老之术,不喜欢瞎折腾。她可是三朝元老,又是太皇太后,还是外戚势力的掌舵人,资历老、地位高、势力大。所以呢,窦老太太在世的时候,汉武帝和朝廷里的文武大臣都不敢胡来。那儒家思想啊,也基本上没机会出头。
不过呢,这会儿窦老太太没了,平常憋屈得只能靠找野兽打架来撒气的汉武帝,这下可要释放自己身体里那股强大的力量了。他头一个瞄准的就是北方的匈奴,这么一来,历史上有名的“马邑之谋”就顺势出现了。
【“马邑之谋”诞生的背景】
咱先来大概了解一下,西汉跟匈奴之间那些恩恩怨怨的事儿。
汉高祖刘邦经过八年努力,好不容易打败了大魔王项羽。就在这个时候,北方草原上有个叫冒顿单于的人,到处征战,把那片地方给统一了。他们弄出来的政权,在历史上可老有名了,叫匈奴。得注意哈,匈奴是个政权的名字,可不是一个民族的名字。
匈奴是一群游牧民族,他们的生存环境和资源有天然的限制,常常难以做到自己养活自己,过上安稳日子,像碰到“白灾”这种情况的时候就是这样。所以呢,他们就对更先进、更安稳的农耕文明动了坏心思。
可是呢,这种事儿,协商压根儿就没啥好下场,为啥呢?因为这后头牵扯的那可都是关乎生死的利益啊!所以呢,匈奴就拿出了他们那股子猛劲儿,啥都不说,直接蛮干,就是抢,就是夺!
好嘞,基调已经确定下来了,那接下来要面对的就是咋操作的事儿了。
在汉高祖的时候,匈奴人瞅准机会搞出了有名的“白登山之围”。结果呢,一辈子都有点流里流气的刘邦,被匈奴人狠狠坑了一把。最后没办法,只能靠着“和亲、纳贡、开展贸易”这些让人挺憋屈的条件,才把这事给平息了。
吕雉当政的时候,那冒顿单于又耍起流氓来了,竟然写信调戏吕雉,说啥你老公没了,守寡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你不如带着丰厚的家产嫁给我,我不嫌弃你。这事儿多让人恶心啊,一般人哪能受得了。可当时大汉的政局不太稳当,国家刚经历完战争,元气都还没恢复呢,吕雉只好又忍了下来。
在文帝和景帝的时候,匈奴老是特别嚣张地跑到大汉来要“保护费”和“封口费”。不过呢,文景两朝主要的政治任务是想办法加强中央集权,所以对匈奴的问题,也没采用太激烈的办法去解决。
汉武帝登上历史舞台后,那可真是掀起了一阵大风浪,一个地动山摇的时代就这么不可避免地来了。汉武帝这人啊,那是绝不惯着别人,甭管遇到啥敌人,他都是先干一架再说,这就是他最突出的性格特点。
就因为这样,汉武帝那可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热门人物!从某种角度来讲,他比他那个斩白蛇起兵、打下汉室江山的太爷爷刘邦还厉害呢,直接成了大汉王朝的头号代表人物。
您知道不?卤水能点豆腐,啥人都有能治住他的。每一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背后都有能管住他的家长。就像那孙悟空,多闹腾的猴子啊,不还是被如来佛用一张封印给压在五指山下,反思了整整 500 年嘛!那时候,能让汉武帝那颗不安分的心安静下来的人,就是他奶奶窦老太太。为啥呢?很简单,人家本事比你大,家伙什也比你多,你不服都不行!
那窦老太太一去世,对汉武帝来说,就好比“孙悟空”终于跳出了五指山,而且这“孙悟空”还没被戴上紧箍咒呢。
窦老太太去世的时候,汉武帝已经登基六年了,那时汉武帝22岁。他这个老妈做了个“梦阳入腹”的梦后才生下的人,真就跟太阳似的特别热辣,在他能施展的地方尽情释放着自己的能量,差不离把当时的东南亚都给烤干了。
这娃打小就机灵,性格阳光,特别热情还爱动,精力那是相当旺盛,脑子也活泛,因此特别讨人喜欢。后来呢,在好多因素的影响下,他特别幸运地以皇十子的身份坐上了皇位。这也意味着,他的一生肯定不同凡响。
哎呀,这就是命啊!汉朝初期那60年实行无为而治,攒下的福分和本钱,就这么出人意料地到了汉武帝那儿,还被他整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招数。
有人讲,会挣钱是一种本事,会花钱那是一门艺术,可关键是得兜里有钱才行啊。你看汉武帝在各地大搞各种事儿,那还不是因为他祖辈给他攒下了不少钱财?要不然就汉武帝那种使劲折腾的做法,西汉王朝到他手里能不能稳住,那可真不好说呢!
从古到今,只要是像汉武帝那样爱折腾的,大多都把国家给弄没了。你看那秦朝,到二世就完了;还有隋朝,也是到二世就亡了,这不都是折腾得太过了嘛!
汉武帝那时候啊,是历史上特别典型的“大治大乱”阶段。他没垮掉,那是因为他运气特别好,把所有能保底的东西都凑齐了。啥东西呢?有充足的储备,老天爷还算温顺,老百姓能忍耐,政局挺稳定,自己寿命也够硬。要不然啊,这就跟一个木桶似的,只要有一块板子短了,那水都装不满,早晚会漏水的。
汉武帝那可是相当有优势,他的启动资金,老早他祖上就给他备妥了。说到天灾人祸呢,除了他晚年有点情况外,多数时候那都是顺顺当当的。老百姓们经过好几十年的调养休息,身体倍儿棒,特别能扛事儿。朝堂政治方面,经过他爷爷和他爹两代人的忙活,中央集权的样子已经有了。而且啊,汉武帝这人命挺长,活了70岁,当皇帝当了54年呢!
实际上,汉武帝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就试着不安分了一下,不过窦老太太马上把他“收拾”了一顿,他就赶忙老实了。
汉武帝登基后的第二年,那是公元前139年,赵绾他们给汉武帝上书讲,政事不能再去跟太皇太后禀报啦,您都自己亲政了,要是啥事儿都还去烦扰窦老太太,不管从情分上还是道理上讲,那都不合适啊。
结果窦老太太可不高兴了,心想这小子刚当上皇帝就犯糊涂?得好好教训一下!
这么一试探,汉武帝明白了,自己斗不过奶奶,姜还是老的辣呀!他赶忙把事儿给解决了。那挑头的御史大夫赵绾、郎中令王臧被关进了大牢,后来这俩人自杀了。当年推荐赵绾的丞相窦婴、太尉田蚡也被撤了职,推行的那些个新政全都给废了。
后来啊,汉武帝心里憋闷得慌,就把这股子气全撒到狗熊和野猪身上了,一有空就去找猛兽打架。他心想,跟奶奶斗不了,还不能跟野兽斗?虽说跟天斗、跟地斗、跟人斗都挺有意思的,可关键是自己这会儿没法放开手脚啊,那没办法,就只能跟野兽斗了,倒也挺乐呵。
咱能瞧出来,汉武帝这人啊,孩子气可重了。这种人那是绝对憋不住事儿的,他要是发起脾气来,那动静绝对跟山崩地裂似的,老吓人了。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了。这下子,汉武帝总算能把自己那旺盛的精力用到别的地方去了。在这种情形下,几十年来让汉人觉得特别讨厌的匈奴人,自然就成了汉武帝首先要对付的目标。
【“马邑之谋”的过程和内容】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刚去世的这一年,匈奴又派使者到汉朝来讨债啦!他们说:“你们欠俺们的漂亮姑娘和贡品啥时候给呀?”
要是搁往年,汉朝政府一般就是从宗室里找个公主,要不就随便挑个宫女,给嫁过去,然后再带上些在匈奴那边特别稀罕的茶叶、瓷器啥的当嫁妆,这事儿就算对付过去了。
这一年啊,空气里都透着股不一般的劲儿呢!为啥?憋屈了好些年的汉武帝,他不想再忍了,打算放开了手脚大干一场呢!还问咱要姑娘?要贡品?哼,谁会由着你们那些臭毛病!
汉武帝挺巧妙地把施行好几十年的对匈奴的政策摆到朝堂上,让大臣们来好好说道说道。那些大臣可精着呢,能听不出来这里面的门道?要是领导没啥新念头,这种延续了几十年的老规矩,有啥可讨论的呢?
这时候,官任大行令(管外交的,那可是九卿之一呢)的王恢主动出声了。他跟汉武帝讲:“皇上,臣老家在燕国,以前还在边疆当过兵,所以对匈奴那帮家伙,臣还算挺了解的。他们就是一群不知足的狼,今年把他们喂饱了,明年又来闹腾。咱这么纵容着他们,那可不行,倒不如直接给他们点颜色瞧瞧,让他们好好反省反省,长长记性。”
汉武帝听了那是相当高兴,心想这小子挺会办事儿!不过呢,汉武帝多精明啊,才不会轻易把高兴表现出来,接着就示意其他人也都说说自己的想法。要知道,这种讨论会那可是领导考察下属的好机会,汉武帝咋能放过呢!
这时候御史大夫韩安国说话了,就是那位让梁王刘武主动向汉景帝认错的人。他说啊,这事儿的关键不在于要不要教育匈奴人,而是匈奴人住得远,跑得还快,跟他们打仗到底值不值当的问题。
要是你,你会觉得谁的说法更在理儿呢?不过啊,那时候朝廷里的文武大臣大都觉得韩安国的看法更靠谱!于是呢,汉武帝心里暗自嘀咕了一句:我明白了!反对的声浪还是挺强的,这事儿先缓缓吧。接着,又照老规矩办了,挑了几个美女去和亲啦。
不过呢,韩安国等一帮人压根就没太搞清楚他们的这位老大,这位主那可是随心所欲的,但凡有啥事,只要是他想做的,啥成本啊、代价啊,那都不重要,先干了图个痛快才是要紧的。
汉武帝心里琢磨着,这又没吃你们家粮食,也没用你们家人去打匈奴人,你们在这儿说这一堆干啥?我也明白跟那些蛮夷较劲儿不太值当,可我就是想收拾他们,咋滴吧!别问啥原因,他们欺负咱这么多年了,我一瞅见他们就火大!
再过了两年,到了公元前133年,那可是又有事儿了,起了风云呢。
雁门郡马邑有个土豪叫聂壹,他通过王恢给汉武帝上书讲道:匈奴刚和咱和亲,心里肯定没啥防备。这时候咱拿好处当诱饵,给他们挖坑,把他们引到咱国内,然后包围起来消灭掉,这样不就能彻底解决问题,没后顾之忧了嘛!
大家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一个没编制的人咋就能、咋还敢直接给国家元首写信呢?没给你安个“妄议国事”的大罪名就算不错了,这事儿背后肯定有操纵的人。
汉武帝拿到这份建议书后,想起上次的事儿,决定这次还是公开讨论,不过得先把方向定好,免得有些人拎不清。汉武帝讲:“朝廷觉着匈奴那帮家伙太烦人了,正巧这会儿有人提议用武力收拾他们,大家来讨论讨论行不行?”
汉武帝的想法其实挺清楚的了,然而呢,主战派跟主和派争得那叫一个凶啊!主战派这边呢,是王恢带头,主和派那边呢,则是韩安国挑头,两边又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口水仗。
韩安国就那几句话,匈奴人全是骑兵,行动快得很,没个固定住处,咱根本找不着他们,可他们想骚扰咱就骚扰咱。他们根本不搞生产,活着就是专门来捣乱的,现在咱大老远地全国出动去打他们,根本没啥必要。
王恢讲道:“咱大汉如今国力强盛,领导也英明得很,灭匈奴那是轻轻松松的事儿。这次是引他们上钩然后歼灭,又不用到处兴师动众,这事儿肯定能成,能有啥风险呀?”
两边的人互不相让,吵得那叫一个厉害!汉武帝瞅着这些不懂事的大臣,实在受不了了,一拍桌子喊道:“吵啥吵,给我打!往狠了打!朕非要把这些让人烦的家伙彻底消灭掉!”
咱得多说一嘴,从这事儿上能看出来,王恢在政治方面确实比不上韩安国老练沉稳,这也是他后来被杀的主要缘由。要知道,“打仗这事儿,那可是国家的大事”,这可不是能随便就动手的,每天耗费大量钱财的大举动,咋能随口就说干就干呢?虽说你是想给领导挣回面子,维护国家尊严,但是,不怕意外就怕万一啊,要是你的计划搞砸了咋办?领导的钱不就白扔了?领导的火气朝谁发?这责任该谁来担?汉武帝铁了心要打匈奴,不就是因为匈奴让他觉得特没面子,而且还老是这样没个完。要是你失败了,那不也让汉武帝没面子了吗?在汉武帝眼里,你不就跟匈奴人没啥两样了吗?
汉武帝这猛人决定要把匈奴的军臣单于给灭了,这时候王恢呢,因为之前的表现挺对汉武帝胃口的,那汉武帝就理所当然地让他当这次消灭匈奴行动的总指挥啦。
王恢打算先设下埋伏,接着诱敌,最后把敌人围歼。具体安排是这样的:之前上书的聂壹负责去引诱敌人,护军将军韩安国、轻车将军公孙贺领着20多万精锐部队,埋伏在马邑周边的山谷里。将屯将军王恢、骁骑将军李广以及材官将军李息带着3万多人从代郡出发,从侧面攻击匈奴的物资装备,截断他们的退路,要把自个儿送上门来的匈奴主力给全部消灭掉。
聂壹打着出塞经商的幌子,费了番劲儿见到了匈奴的军臣单于。他特殷勤地表示,自己和汉朝政府闹掰了,手底下有好几百个兄弟,打算把马邑县令给杀了,带着城投降匈奴。他还盼着匈奴能派大部队过来接应一下,这样一来能赶紧把财产转移走,二来也能防着被汉兵追杀。
军臣单于觉得这幸福来得有点儿太意外了,不过马邑的财物实在是太有吸引力啦,他稍微迟疑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头同意了。
不过呢,军臣单于这人挺谨慎的,他做了两手打算。一方面,自己亲自领着10万大军进到武州塞(就是现在山西省左云县那地儿),随时准备开打;另一方面,派个使者跟着聂壹先去马邑,探探到底啥情况。
聂壹和匈奴使者一块儿回到了马邑。在马邑这儿,那戏可是演得相当到位。他们先把马邑县令给藏起来了,接着弄来一个囚犯,把这人的脑袋砍下来挂到城门上头,假装这是马邑县令的脑袋。
好嘞,这下子匈奴使者赶忙去告知军臣单于,说聂壹讲的那可都是实事儿,马邑当下真就是没个政府管着,赶紧过来把财产弄到手吧。
军臣单于听说这事儿后,就带着军队朝着马邑那边去了。
眼瞅着“马邑之谋”就要成功啦,可军臣单于在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的地方,瞧见沿途有好多牲畜,却没人放着,心里觉着不大对劲儿,就叫部队别往前走了,派了人到处去查看,还打下了一个长城烽燧,抓住了武州尉史。
您说巧不巧,这个尉史居然知道“马邑之谋”的整个计划。那人为了能保住自己的小命,就把这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听后,那可是吓出了一身冷汗,赶忙就下令撤兵了。
这时候,王恢和李息带着三万大军从代郡出发了,打算去攻打匈奴后方的辎重队伍,然后再转头和汉军主力一起把匈奴包围起来。可谁知道匈奴正在快速撤退,这么一来,自己不就成了阻挡匈奴主力的了吗?自己这边就这么些人,哪能打得过呀?所以,他们赶忙撤回了代郡。
韩安国带着主力部队一直在山谷里等着,左等右等也没啥动静。后来,他们决定主动出击,可这时候已经晚了,匈奴大军早就跑没影了。
那啥,在“马邑之谋”里,30 万汉军转了一大圈,啥也没干成,纯属白忙活。汉武帝哪能接受这个啊,他第一次对匈奴下这么大功夫,结果你们连个匈奴毛都没带回来,你们咋还有脸回来见我呢?那这第一次的事儿得有人负责吧?当初主战的王恢,那肯定得出来担这个责任。
汉武帝心里那个气啊!当初叫得最响要打要杀的是王恢,结果这王恢带着三万大军,本来是能跟匈奴干一仗的,可倒好,一枪一炮没放,就蔫儿了吧唧地缩回来了。这大汉的面子可往哪儿放哟!
王恢讲,自己这边兵少,打不过匈奴,他撤回来是想给大汉保住些有战斗力的人。话是这么说,可问题是他那皇上根本就不爱听这套理儿,皇上要的是面子和名声。
那啥,虽说王恢给当时当丞相的、汉武帝的舅舅田蚡送了钱,可汉武帝觉得自己脸都被打肿了,最后愣是把王恢逼得自杀了。
历史上有名的“马邑之谋”就这样结束啦!
【“马邑之谋”的分析与总结】
“马邑之谋”啊,整个过程虽说显得有些平淡无奇,可它在中国历史上的起头、承接、转折、合拢这些方面,那可是相当关键和重要的呢。
咱先说啊,这西汉的治国思想有了个大变化,以前是道家那套无为而治,现在变成儒家的积极进取啦。而且呢,这也是汉武帝牛气人生的头一回小试身手,感觉要有大事发生。重要的是,这场阴谋啊,代表着大汉帝国跟匈奴帝国彻底闹掰了,大汉和匈奴针尖对麦芒的战争也就这么开始啦!
“马邑之谋”过后,匈奴对汉朝不再信任,他们不和汉朝和亲了,还常在边境搞突然袭击,到处派兵去劫掠汉朝的边郡。
那大汉王朝啊,已经没地方可退了,就算是用高射炮打小苍蝇,那也得咬牙干,非得跟匈奴拼个你死我活不可。
这一场阴谋可把两个国家给逼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非得有一方被彻底整垮,这事才算完。
与此同时,这场没啥收获的阴谋使得汉武帝以及大汉王朝得琢磨琢磨和匈奴打仗的办法了。难道打仗非得按照传统的步兵打法来吗?是不是有啥新打法能确保打匈奴又有效又高效呢?
反正啊,“马邑之谋”这事儿可不简单,它是一次影响特别大的试探与转变,那意义可老大了!
不过呢,就“马邑之谋”这件事来说,这阴谋着实不咋地。汉武帝和王恢啊,在军事战争方面就是新手,碰上战争这种世界上最残酷、最容不得犯错的复杂事儿,他们的思考逻辑还不严密呢。
就说汉武帝前后搞的那两次朝堂论战吧,其实挺情绪化的。汉武帝就想着借讨论会这个形式,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给倒出来。可要是真想打国战,那得实实在在地讨论具体咋打仗、后勤咋供应这些事儿,这样才能尽量确保不出岔子。
大伙得记住了哈,要是咱是管理者,碰上重大问题的时候,可别遮遮掩掩的,得直截了当地把自己真实的想法还有面临的问题说出来,让手下人一块想办法、讨论咋解决。
再比如说,“马邑之谋”竟然是一个没国家编制的平民上书提议的,这能靠谱吗?连最基本的政治严肃性都没了,这事儿能成吗?上梁不正下梁歪,大家不都成了为迎合领导而夸夸其谈的人了吗?从古到今,平民议论政事和参与政事大多都不太好,不是说平民肯定没政治水平和能力,而是平民的战略眼光和格局本身就有局限性,一旦开了这个头,权力的严肃性就会受到难以挽回的损害。
今天老百姓讲该打匈奴,明天老百姓说该打南越,后天老百姓又嚷着该去东边海上揍海盗,那执政的人咋整呢?该自己拿主意的事儿,当领导的就得态度坚决地做决定,别整那么多复杂的事儿,你要是不敢拍板,那要你当领导干啥呢?你这权威咋树立起来呀?
再比如说,“马邑之谋”选的设伏地点不太对。像设伏使诈这类事儿,得挑那种人口密度特低的地儿,可不能选马邑这种城镇中心。为啥呢?因为设伏使诈这事儿吧,不能让太多人知道,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是选在城镇中心,那保密工作可就太难做了。而且啊,敌人从各个方面都很容易察觉到不对劲。
三十万大军围着马邑展开行动,这是想打会战呢。可要是想把敌人引到马邑来个瓮中捉鳖,那除非对方跟猪一样笨,要不然啊,这事儿一般没啥可能成功。
那大家最后都瞧见了吧,军臣单于就那么一疑心,随便抓个小兵一问,这整件事的前因后果就都明明白白了。
大伙仔细琢磨琢磨,这么高度机密的国家战略计划,一个只是负责放哨的小兵居然啥都知道,这阴谋得多扯啊!
另外,要是真搞阴谋,咋可能还留着几个大头兵让别人活捉了去问话呢?难道没人去接应、掩护他们?也没个应急的办法?这么一看,“马邑之谋”虽说好像有点样子,实际上太不严谨啦!
其实“马邑之谋”这事儿呢,也就那样。关键得明白,这表明汉武帝那不安分的心开始躁动了,压不住了。打这以后,汉武帝那不安分的劲儿,就会像大火燎原一样,蔓延到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各个方面。
要是非得从“马邑之谋”里找出点儿有关人性方面的智慧,那大家可以从王恢这个悲催的人身上琢磨琢磨、总结总结。这人在政治上太单纯啦,就知道一门心思地去讨好领导,根本就没考虑周全。
首先,你那领导是不是只管下命令不管后续的主儿?要是他就一时脑热,实际压根儿不想担啥责任,那你咋办呢?
其次呢,领导提出一个想法和问题,要是你想讨好领导,那你是不是得先琢磨琢磨自己有没有帮领导解决问题的本事啊?你可不能跟领导似的,光会惹麻烦,却不会解决麻烦吧!
最后啊,要是你真心想让领导开心,那你就得完全弄明白,到底咋做才能真的让领导高兴呢。就说王恢吧,他带着那三万部队,要是在情况有变化的时候,能硬气点儿跟匈奴干一仗,就算打输了,汉武帝最后也不会把他逼死的。
总的来说,历史的模样那是多种多样,可历史的规律却是相当统一的,这就叫啥都变了但本质不变。盼望大伙能从历史里头,找出跟自己生活合拍的逻辑和智慧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