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别哭!一组老照片带你穿越南宁的时代变迁

翰泰谈房产 2024-05-17 11:20:53

如果穿越回到1949年,你会发现,南宁只是一座中心城区仅有4.5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城,绘制到比例尺为1:10万的地图上,就只有一个小点。

这个小点,如同一个奇点,经历大爆炸之后,迅速膨胀。到今天,75年内它已经膨胀了接近100倍,成为一座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超过44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

这种乘数级的变化,从上帝视角来看,会更为直观。

这是一组南宁的卫星影像图:

▲1985年,南宁中心城区建成面积刚超过50平方公里。最东边那一撇明媚的绿色是建成于1973年的南湖。可以明显地看到,南湖的长度和邕江北岸城区的南北最宽面差不多等长。

从图上来看,那时候,南湖的东边还属于荒服之地。

▲到了1995年,城区面积扩大至十年前的1.5倍左右。图中邕江U型河道底部的那块较大的黄色区域,是成立于1987年的大沙田经济开发区。民族大道东段(当时未建成)、仙葫大道(当时未建成)都在卫星影像中留下了一条黄线。

▲2005年,城区面积达到了约180平方公里,埌东、东盟商务区、凤岭北、仙葫的轮廓已经很清晰。这一年,也是五象新区的起点。

▲2015年,城区面积超过280平方公里,五象新区的版图急剧扩大,大量黄土飞扬的工地上,一个新南宁呼之欲出。

▲2020年,城区面积达到了411平方公里。从影像中可以看到新老城区的明显的色差——老城区是灰黑的暗色,新区是黄白的亮色。五象新区的颜色也从2015年耀眼的黄变得略暗了一点,大工地正在慢慢变成居住区。

城市版图爆炸式的扩张,像一部宏大叙事的电影,让人震撼。但是,最让人动容的,不是宏大叙事本身,而是构成它的无数个小的片段。

以下,让我们把视角从天上回到地球表面,通过一组老照片,看看几十年的时间里,南宁有哪些具体的变化,看看岁月的车轮究竟怎样碾过你我的童年和青春。

▲70年里,南宁站共经历了四级跳:1951年开站时,整体建筑面积只有4500平米,站房面积仅有275平米,堪称迷你;1978年,站房扩建升级,并在1983年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金质设计奖和优质工程奖;1999年,升为特等站,以更高规格的形象跨世纪;2015年,新一轮站改完成,站房面积达到7000平米,是开站时的25倍。

上图是80年代完成站房扩建后的南宁站。那时候,蒸汽机已被内燃机取代,煤炭过气,石油成为新的动力燃料,火车开启了二倍速。但直到90年代,从南宁坐火车到柳州,依然要接近5小时。

也许正是因为每一次乘坐火车的时间都如此漫长,旧火车车厢里,才会留下那么多故事和回忆。

▲这是大约2001年左右的民歌湖一带,不远处是2000年底完工的中国农业银行大楼和仍在施工的中国电信大厦,它们出现在低矮破败的居民区的背景里,像天外来物。

这片20多万平米的土地,在后来的20多年里命运几经沉浮,先是在2003年化身民歌广场,后又在2011年摇身一变成了民歌湖,如今,它再易其名,成为了民歌湖国际音乐小镇。祝它好运。

▲1986年2月,南宁交易场正式开业。三十几年来,这里一直是南宁最有烟火气的地方之一。前几年,有消息传来,南宁交易场将拆掉重建,虽然还没有具体的动工时间表,但我们都知道,倒计时的秒针开始滴答滴答地响了。

▲90年代的广西大学校门,这是西大校门的2.0版本。最初,西大在南宁建校时,用的是4根科林斯建筑风格的柱子作为大门。图中的金属材质拱形大门,建造于改革开放之后。

▲2004年,拱形大门和一块石碑大门交接班。石碑大门也是很多人心目中西大最经典的大门,说它是门,其实根本没有门——那时候的西大,给人的感觉是和外面没有边界的,是完全开放的。

▲2018年,4.0版本的新大门落成,前所未有的气派。巧合的是,新大门落成一年后,随着疫情的肆虐,和多数学校一样,西大对外关闭了大门。新大门仿佛是一层结界,分隔开了校内和校外两个世界。

▲1978年,天桃小学的学生在南湖公园参加爱科学活动。这些曾经的祖国的花朵,现在都变成一株株大树,开枝散叶,树上已经长出新的花朵了吧?

▲1999年的金洲路,周围是在建的房屋和赤裸的黄泥地。大概是过年期间,刮奖活动正在进行中,路上蚂蚁搬家一样挤满了排队刮奖的人。奖品一般有家电、摩托车、自行车甚至拖拉机等。这是那个年代的双色球和大乐透。

▲1994年的民族大道南湖桥路段,桥的另一端黄土飞扬。南宁国际大酒店正在建设中,吊塔高悬在半空。路灯俨然,一杆六灯,那时候能行到此处的车马稀少,也不知道路灯照亮了谁的前程。建行竟然在指路牌上面打广告。

▲1998年的七一广场上,人头攒动,有警察在维护秩序,空中浮着空飘,人们似乎在参加某场观礼活动。最有时代标志的一点,是几乎每一个人身下,都骑着一辆摩托车。

后来,七一广场改名民族广场,摩托车也在多年后的禁摩令中逐渐变少,并从街头隐没。

▲从前的南湖,年份不详。大片大片的树木环绕着湖,稀疏的低矮的白房子星星点点掩映在树林中。那座拱桥跟现在的别无二致。

▲南宁发展几十年,人事半消磨,唯有南湖里的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埌东腾飞的前夜,周遭的村民在机器翻起的土块里寻找着什么,并装进尼龙袋扛走。水塘、荒地还是地面的主要内容,因此视野开阔,能看到远处铅笔头一样的高楼,以及更远处的房屋的轮廓。现在,在埌东一带,想要望得远,唯有身在最高层。

▲曾经的2路公交车,第一班发车于60年代,最后一班终止于2017年。90年代改线后,从安吉到市中心这条近乎笔直的路线,2路风里雨里穿行了30年,服务过一代又一代人。安吉的居民会怀念它,苏卢的村民会怀念它,友爱一带的人也会怀念它。

▲南宁的某个村里,年代不详。一台老式胶片电影放映机摆在一张郑重其事地盖了一层充满仪式感的红布的木桌上,一位穿着白衬衫、留着“陆军头”的中年大叔执掌着放映机,在村里广场临时拉起的白色幕布上投影一部革命题材的电影。全村空巷,无论男女老少所有人都搬着小凳子聚集在一起,又笑有泪地看到最后一串字幕升起为止。

这场景,想必你也熟悉吧?

……

毫无疑问,南宁的城市版图还在膨胀。

2021年,《南宁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公示草案出台,并于2023年2月正式报送国务院审批。

▲规划草案截图

根据“规划”,以2035年为目标,展望至2050年,南宁中心城区范围将达到4300平方公里。人口方面,2035年南宁市域常驻人口或将达到1190万人,城镇人口1000万,中心城区的城镇人口约805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一切,也将在不知不觉间被时间的魔术师之手偷偷篡改,然后给我们留下一堆回不去的记忆。

这是不可阻挡的,我们能做的,只有认认真真享受每一天。

最后,打个小广告。我们建了一个群,想跟你聊聊南宁、广西的各种话题,在聊的过程中也许会碰撞出一些好玩的想法,或者得出一些有意思的结论。欢迎你添加我们小助理的微信,她会拉你进群。小助理微信号:lshej2020。你也可以扫描文末的二维码进行添加。我在群里等你。

0 阅读:1

翰泰谈房产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