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劝降”了!美高管喊话中国:俄朝伊还是美国,必须二选一

小白来说财事 2024-12-21 15:57:47

“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你必须做出选择。”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的这番言论,最近在国际上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面对中美关系的长期竞争,他公开放话,要中国在俄罗斯、朝鲜、伊朗这些国家和美国之间“二选一”。

这听起来像是美式霸权的一贯套路,但更耐人寻味的是,沙利文还表示如果中国继续与俄朝伊“孤注一掷”,将付出无法承受的代价。然而,这种话,中国真会放在心上吗?放眼历史和当前局势,答案显而易见。

美国最近频频向中国发难,从经济到外交,手段多样。沙利文的这番话,是在澳大利亚智库的公开访谈中抛出的。他认为,中国与俄罗斯、朝鲜、伊朗的关系是“没前途的”,只有倒向美国才是“正道”。与此同时,美欧还在行动上不断加码。

比如,欧洲理事会宣布制裁了84个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实体,其中包括7个中国企业和个人。美国财长耶伦也威胁要制裁中国的银行,理由是它们在俄罗斯廉价石油交易中扮演了金融中介的角色。就连一向紧跟美国步伐的加拿大,也决定从2025年起,对从中国进口的关键矿产、半导体等商品征税,并且扬言未来会将征税范围扩大到更多领域。

面对这种步步紧逼,中国大陆的反应却非常淡定。没有激烈的表态,也没有过多的回应,仿佛这些威胁压根不存在。这样的沉默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

美国为何强迫中国“选边站”?

美国的逻辑并不复杂,归根结底是害怕中国的崛起。

在美国看来,中俄关系的紧密合作是其全球霸权的最大威胁。无论是俄乌冲突中的能源贸易,还是中国与伊朗、朝鲜的正常往来,都被美国视为不顺从其意志的“挑衅”。于是,美国试图通过“选边站”的方式逼迫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切割与俄朝伊的关系,从而让中国陷入孤立。

但问题在于,中国根本不需要靠“选边站”来生存。中国不仅与俄罗斯有深厚的地缘经济合作,还与150多个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而美国这种赤裸裸的威逼,反而让人看清它的真实意图:通过离间中俄关系,逐个击破。冷战时期的中苏分裂,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制裁背后的经济战意图

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国际秩序”,实质是为了打压中国的经济发展。

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矿产、新能源等战略领域的全球影响力持续扩大,美国对此早就如鲠在喉。于是,他们借助俄乌战争,给中国扣上一顶“援助俄罗斯”的帽子,试图通过制裁限制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制裁不仅对中国影响有限,反而会让美欧自身付出沉重代价。例如,中国对稀有金属和特殊矿产的出口管制,直接影响到美国的军工产业链。要知道,美国的武器装备制造离不开中国的稀土供应。一旦失去中国的支持,美国军工业的成本将大幅增加,甚至可能面临停滞。

中国为何不屑“倒向美国”?

沙利文可能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有着惨痛的历史教训。

冷战时期,美国利用中苏矛盾,成功分化了中苏关系,导致苏联解体。但苏联一倒,美国立刻将矛头转向中国,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至今未解除。类似的教训还有俄罗斯。

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一度希望融入西方,甚至试图加入北约,结果换来的却是北约的东扩和资源的掠夺。这些惨痛的经历告诉中国,与美国合作的代价,可能比“对抗”更高。

中国深知,一旦倒向美国,最终结果无非是成为美国的“附庸”。而作为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大国,中国显然不会接受这样的命运。

中俄关系为何“抱团取暖”?

面对美国的压力,中俄选择了“抱团取暖”,这既是现实需要,也是战略选择。

俄罗斯在能源、军事等领域的优势,与中国的科技和市场需求形成了完美互补。而美国的制裁和威胁,反而加速了中俄合作的深化。无论是能源贸易还是军事技术合作,中俄都在以实际行动回应美国的挑衅。

更重要的是,中俄的合作并不局限于双边关系,而是放眼全球。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格局的多极化。这种多极化趋势,恰恰是对美国霸权的最大挑战。

写在最后

有人说,美国的“选边站”游戏,玩得越来越急躁,却不见得越来越聪明。对中国来说,这种威逼利诱不过是美式霸权的老套路,无非是把冷战的剧本换了个壳再演一遍。

历史已经证明,与美国合作的代价,往往比对抗更高。而中国,早已不是那个需要在威胁面前低头的国家。

0 阅读:0

小白来说财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