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突然服软,不再提高对华关税,发生了什么?
美东时间本周四,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表态,可谓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他直言:“他不会再加码,不会把‘对中国商品的对等关税(不包括因为芬太尼而加征的20%)’提高到125%以上,因为这样来到美国的商品,人们不会买(也买不起)。”甚至还强调“我甚至不愿意把对等关税提高到125%,可能我还要降低,以让美国人买得起” 。这番话无疑释放出了一个强烈的信号,特朗普似乎是真的怂了,而且这次,没有疑问了。

回想此前,美国在关税问题上对中国频频发难,不断挥舞着关税大棒,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在贸易博弈中占据上风,给中国施加压力。但事实却给了美国重重一击。

首先,中国的反击让对方难受不已。中国在面对美国的关税挑衅时,采取了坚决且有力的反制措施。美国一味地加征关税,本以为能限制中国,可没想到,美国人自己相当于制造了断供,比中国企业被美国市场准入禁止还难受。
就拿芯片来说,中国固然需要芯片,但是芯片绝大多数是在台湾生产的,不受美国关税影响。这就使得美国最能让中国关税反击犯难是芯片领域牌子失效了。而且,美国加征关税导致美国企业成本大幅增加,这些企业要么选择提高产品价格,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使得美国民众怨声载道;要么就只能压缩利润空间,导致企业经营困难,许多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的风险。美国玩具商的创始人艾萨克·拉里安就曾无奈地表示,他的公司因为关税问题,产品价格大幅上涨,他担心这会吓跑消费者,只能削减订单 。
其次,美国在国际上的敲诈也以失败告终。特朗普政府试图拉拢其他国家一起对中国进行贸易封锁,向日本、越南、英国等国施压,要求他们和中国断绝贸易并对中国进口产品加税。然而,这些国家并没有如美国所愿。日本、越南等国的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与中国的贸易往来,中国庞大的市场和完善的产业链是他们无法割舍的。英国在脱欧后,也希望能拓展全球贸易,与中国加强合作是其重要的贸易战略之一。所以,美国的这种霸权行径遭到了这些国家的拒绝,美国孤立中国的阴谋没有得逞。
日本英国属于美国忠心耿耿的跟班,都不听美国人的,其他国家就更难了。而越南属于对美国市场高依赖,也完全不同意美国人方案,所以美国实际上没有跟哪个国家达成协议。
再者,美国看似在贸易战中招数用尽,可中国的金融武器还尚未开始发力。中国持有近8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一旦中国选择抛售美债,将会对美国的金融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美国的金融体系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可能受到动摇。这就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美国头顶。美国也深知这一点,所以才会喊话中方“脱钩归脱钩”,但“没让你抛售美债” 。由此可见,美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已经是底气不足,而中国却依旧有着强大的后招和战略定力。
特朗普此次宣布不再提高对华关税,甚至考虑降低关税,正是美国在这场贸易战中逐渐处于劣势的体现。他终于认识到,一味地强硬和施压并不能达到目的,反而让美国自身陷入了困境。这也表明,在国际经济和贸易的大舞台上,任何试图通过霸权和霸凌手段来获取利益的行为,最终都难以得逞。特别是,经过交战,美国人突然发现中国人手里牌比他们更有用,所以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