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人杨邦杰博士书画近作欣赏——望月

文化纵横 2022-09-10 09:27: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从幼儿到老人都会吟诵李白的《静夜思》。我们习以为常的情感,其他国家的人未必明白。在国外,就有人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望月会想家?

《月是故乡明》

这样的问题并不容易回答。要从悠远的历史文化讲起。

数千年来,我们相信月亮上有人家。小时候,夏天乘凉的月夜,母亲告诉我月亮上有人住,只是回不来了。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嫦娥回不来,想家,我们在外望月也跟着她想家。

《花好月圆》

数千年来,月夜中有过多少悲怆的英雄故事。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想当年,月明星稀之夜,曹操站在船头,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豪情满怀。月夜,能不忆往昔岁月?

《梦最美》

数千年来,多少思恋,多少欢乐,多少离情别意,总与月夜联系在一起。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数千年来,多少诗,多少歌,传诵月夜的记忆。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这首《春江花月夜》有诗人的低吟,仿佛还有遥远的琵琶声、箫声、歌声。

数千年来,这些月夜的传说,这些诗篇,这些音乐,这些思恋已经融入我们的灵魂。要向其他国家的人讲明白?较困难。只能道:“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作者简介:

杨邦杰四川乐山人,博士。四川致公画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系统生态室副主任;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副院长、总工程师,农业部资源监测总站站长,《农业工程学报》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全国人大常委、华侨委副主任。原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发展杂志社社长、主编。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