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 摄)
“南水”千里长渠,不但连着京津冀城市群,还串起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家级城市群,并有力支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成为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
2023年,京津冀豫四地经济总量达16.35万亿元,占中国经济总量的12.97%。其中,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达10.4万亿元。
2021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
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14年至2023年,全国万元GDP(国内生产总值)平均用水量为67.31立方米。以此估算,中线10年北调“南水”总量,有效支撑了受水区超10万亿元GDP的增量。
南水北调之前,我国北方地区普遍依靠超采地下水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线通水以来,随着北方城乡生产生活用水从地下水大幅置换为“南水”,一口口机井封存沉睡,一个个“漏斗”止跌回升,华北平原的“地下盆地”得以休养生息。
随着地下水位回升,石家庄市中心450平方公里的地下“水漏斗”悄然消失。滹沱河畔正定县周家庄村、河南新乡辉县等地,因缺水而断耕20多年的水稻,又在北方大地再度复耕,稻花飘香。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T2航站楼外景。 (郑州航空港供图)
一杯“南水”,穿越黄河,郑州“南水几字弯”里崛起国家级航空港。11年来,郑州航空港区GDP年均增长14%以上。
一杯“南水”,为石家庄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提供了生态支撑。正定县塔元庄村集体收入,由2013年的530万元增至去年的320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5万元。
以水定产,以水定城,以水定人。南水北调不是一条简单的调水线,更是一条践行“节水优先”、诠释“生态文明”的发展线。
只有践行“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才不会陷入大调水、大浪费、再调水、再浪费的恶性循环。
为了节水,北京2023年再生水年利用量达12.77亿立方米,占全市用水总量近三成,创历史新高。其中,11亿立方米再生水用于为河湖生态补水。
为了节水,天津共建成了1963家节水型企业和单位,节水型居民小区达1806个,全市16个区全部完成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
为了节水,河南驻马店上蔡水厂“南水”处理无限循环;河北邯郸永洋特钢的职工宿舍,为水龙头装上了“读卡器”,“南水”在生产中的重复利用率超98.9%。
金秋的团城湖,碧波如镜。这里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的终点,首都北京。
十一月十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明渠纪念广场。(新华社发)
“南水”北送的十年,湖北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全年186天达到Ⅰ类标准。4000多公里库区岸线,步步是“高压红线”。1050平方公里库区水域,滴滴都严防死守。
“南水”北送的十年,京津冀豫26座大中受水城市的“南水”水质,全部稳定在Ⅱ类以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年奔涌,这杯“南水”清澈如初。
“南水”的到来,让“缺水之城”变为“北方水城”。八月七日,许昌市千年护城河与古城相得益彰。 (河南日报通讯员 吕超峰 高文胜 摄)
典型案例
平顶山得救了
平顶山,这个因煤而兴的城市,曾被称为“中原煤仓”。
2014年7月,平顶山遭遇60年一遇的大旱。全市143座水库,98座干涸;49条河流,44条断流。
为守住100多万城区群众吃水的“生命线”,5130万立方米“南水”,整整送了45天!
应急调水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尚未通水。
“南水北调黄河以南段,当时正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进行充水试验。反复权衡后,从丹江口水库调水是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案。”平顶山市南水北调工程运行保障中心副主任陈险峰说。
对尚未通水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而言,应急调水是个难度系数极高的“大动作”,其不仅涉及国家多部门和湖北省,就连河南省内一些渠段,都还未完成南水北调干渠充水试验。
无数的力量在这段220公里的输水线路上汇聚,助推一泓碧水快速奔向“鹰城”平顶山。
2014年8月6日,当刁河渡槽节制闸缓缓升起,18台水泵喷出18条水龙,汇成浩浩清流,直奔平顶山;8月17日18时,澎河渡槽闸门开启,“南水”顺利抵达“鹰城”;8月19日上午,长途跋涉的清甜“南水”,源源不断注入白龟山水库。
输送水45天后,5130万立方米的“南水”让白龟山水库“死而复生”。
断耕水稻再飘香
“南水”千里流淌,滋润着我国北方的广袤沃野。
河南省辉县市,曾是贡米产地。当地种植水稻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战国中期,从北宋开始成为贡品。
然而,自1998年之后,因湖水断流、泉水干涸,当地人引以为傲的水稻消失了。
“南水”让当地村民“祖祖辈辈种水稻”的梦想再次成真。
2022年,辉县市永顺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里尝试种下50亩水稻,秋天大获丰收。今年,合作社把水稻的种植面积扩大到250亩。
据介绍,“南水”有效提升了沿线北方省市的耕地面积和质量。其中,河南省启动的渠首及沿线土地整治工作,涉及南阳、新乡等地,项目新增耕地21万亩,每年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0亿斤。
“南水”捎来新订单
今年5月,在河南上蔡县卧龙水厂厂址上,该县建起首家瓶装水公司——思源饮品。
“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是上蔡县第一家瓶装水生产公司。”上蔡县思源饮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前介绍,公司名字意为饮水思源——丹江口水库不仅送来了好水,还捎来了新订单。公司生产的瓶装水颇受欢迎。目前,3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每天可生产1万件。
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只见生产流水线徐徐运转着,灌装、封盖、打码、包装等一气呵成,一件件瓶装水整齐堆好,等待装运。拿起一瓶水,外包装上醒目标注“天然饮用水,源自南水北调丹江口优质水源”。
“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标准,我们通过管网把水接过来,略加处理,就是好水。”吕前说,最近,公司又陆续接到本地及河北、山东等地的新订单,正在抓紧生产。
更多报道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