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谁能想到北京街头曾经有这样一位"不服老"的出租车司机?
2006年家住北京四十字路口的杨福喜,凭借着一手祖传的制弓手艺,成功入选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而在8年前他还只是个普通的的哥,每天在街头拉客为生。
这位68岁的老匠人,仿佛开启了人生第二春,让濒临消失的皇家御用手艺重现江湖。
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说起杨福喜的前半生,那真是换工作比喝水还频繁。
1958年出生的他,跟很多同龄人一样,年少时在农村种地讨生活。
那时候虽然辛苦,但小伙子浑身是劲,总想着干出一番事业。
后来参了军穿上军装的小伙子神气活现,以为这就是他人生的新起点。
谁知退伍后他又选择到北京一家化工厂当起了工人。
说真的那时候有个铁饭碗,在北京能找到工作,已经是很多人羡慕的事情了。
可到了1992年杨福喜觉得光拿工资太没意思,看着周围人都在下海经商,他也手痒了。
带着积蓄就去创业,结果现实给他当头一棒——经验不足、人脉太少,创业梦碎得比纸还快。
这一下可把他打蔫了,为了养家糊口只能硬着头皮转行开出租车。
说起开出租车这行当,那可真是又苦又累又烦心。
每天天不亮就得出车,晚上收工时腰酸背痛是常态。
乘客脾气各异有的一上车就开始指手画脚,恨不得当自己家司机使唤。
有时遇上堵车乘客急得直跺脚,他也只能陪着笑脸解释。
夏天汗如雨下冬天手冻得像冰棍,就这样一干就是五年。
虽然收入勉强够养家,但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每天机械地重复着同样的路线,就像一台永不停歇的机器。
这样的生活真的是他想要的吗?
四十岁的杨福喜常常在等红灯的时候发呆,觉得人生好像少了点什么,却又说不上来。
命运有时就是这么神奇,转机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就在杨福喜以为这辈子就要这么开着出租车混日子的时候,一份《北京晚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那天等客的间隙,他随手翻开报纸,一篇叫"血腥的游戏"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
这篇文章写的是射箭运动,文章里详细描述了现代人对射箭运动的热爱。
看着看着杨福喜突然愣住了——等等,这不就是自家祖传的老本行吗?
那一刻仿佛有什么东西在他心里炸开了。
多少年了家里那些老物件一直被他视而不见,却原来竟蕴藏着这么大的宝藏。
激动得连报纸都来不及放好,他就火急火燎地跑回家翻箱倒柜。
找出几把祖传的弓箭,拉着年迈的父亲就往西山射箭场赶。
到了射箭场眼前的场景让父子俩惊呆了。
场地上热闹非凡,不少人正在认真地练习射箭。
杨福喜拿出家传的弓箭,立刻引来了众人的围观。
"这弓可真是好东西啊!"一位中年人走了过来,饶有兴趣地端详着手中的弓箭。
这人就是中国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没想到这一聊就是好几个小时。
徐教练对杨家的弓箭赞不绝口,连说这手艺绝对不能丢。
看着父亲激动的眼神,想着祖辈们留下的技艺,杨福喜的心里突然涌起一股热流。
也许这就是他一直在寻找的人生方向。
有了想法是一回事,真正干起来又是另一回事。
1998年40岁的杨福喜下定决心重启"聚元号"。
这个开在北京四十字路口西南角的老字号,可不是一般的店铺。
创立于1720年的"聚元号",当年在清朝可是响当当的御用品牌。
那时候这一带有四十多家弓箭铺,都聚集在"弓箭大院"里。
而"聚元号"作为十七家御用弓箭铺之一,那可是实打实的皇家供应商。
但重启店铺后的日子,着实让杨福喜尝尽了苦头。
刚开始的几个月,店里门可罗雀连个问价的人都没有。
要不是徐开才教练帮忙介绍客户,这门店恐怕连房租都交不起。
有时候一整天下来,杨福喜就坐在店里发呆,看着墙上挂着的祖辈照片发愣。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店里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
原来是中科院的博士生仪德刚,正在研究古代弓箭文化。
这位年轻人二话不说,直接在店里一待就是八个月。
每天跟杨福喜讨论技艺,记录制作工序简直比杨福喜还要着迷。
最后写出的论文不仅获奖,还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这下可好"聚元号"的名气一下子传遍了京城。
专程来订购弓箭的人越来越多,杨福喜忙得连轴转。
有时候晚上睡觉,他都能在梦里念叨着制弓的工序。
订单从京城排到了全国各地,甚至还有国外的客人专程来访。
名气大了诱惑也就来了,可杨福喜却始终不为所动。
有人劝他简化工序,用现代工具来提高效率,都被他一口回绝。
在他看来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手艺,每一道工序都有其存在的道理。
光是选材这一关,就能把很多人给劝退。
制弓用的牛角必须是湖北产的,而且长度得超过60厘米,这可不是随便哪头牛都能达标的。
竹子更是挑剔非江西出产的不用,而且还得自然风干一年以上。
最让人崩溃的是处理水牛背部筋腱,那真是个体力活。
一个大老爷们儿累死累活一天,也就能加工4两这效率搁现在谁受得了?
但就是这样近乎苛刻的要求,成就了"聚元号"的金字招牌。
连《赤壁》的导演吴宇森都专程来取经,最后在电影里完美还原了传统弓箭的风采。
现在的杨福喜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教徒弟。
看着这些年轻人认认真真地学习每一道工序,他的眼里总是闪着光。
有时候他也会想,自己这一辈子真是绕了好大一个圈。
种过地、当过兵、进过厂、开过车,最后还是回到了老祖宗的手艺上。
现在他常跟徒弟们说:"咱们不能只顾着往前冲,有些东西慢一点才能做得更好。"
看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传统射箭,重拾中华射艺他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坚持都值了。
从一个迷茫的出租车司机,到享誉京城的手艺人,40岁后的人生反而活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这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人生啊永远都不会太晚。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