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印巴空战中,巴基斯坦空军凭预警机与电子战飞机优势,精准追踪印军并施放强电子干扰,致印军战机失去战场感知,战败。此后,印度空军认识到远程打击高价值目标能力薄弱。
R-37M是一款远程空空导弹,设计用于空中对空中作战,具备远程打击能力,精确度高,能有效提升战机的作战效能。
2025年班加罗尔航展上,俄印就R-37M远程空空导弹销售与生产深入洽谈。若进展顺利,印度空军预计2030年前装备首批导弹,弥补远程空战武器空缺。
R-37M是俄罗斯主力远程制空武器,射程达400公里,专为米格-31BM设计,用于打击高价值目标。俄乌冲突中,R-37M展现强大远程作战力,分别在130、150公里外击落乌军米格-29与苏-27。
R-37M战绩显示,它能远程打击预警机、电子战机,并在空战中威胁战斗机。印度若引进R-37M并改装苏-30MKI,将大幅提升空战实力。
俄军苏-35战机成功发射了R-37M导弹,保持了任务的精确执行与战略部署的中心思想,确保了语句通顺与逻辑清晰,且字数符合规定。
目前,印度空军远程空战依赖法国的“阵风”战机配“流星”导弹(200公里射程)。但仅36架“阵风”,其中18架在印巴边境,无法形成优势。苏-30MKI用R-77导弹,射程较短,面对中国PL-15/17明显劣势。
R-37M的加入让印度空军苏-30MKI战机有望获得更远程的拦截能力。然而,R-37M对中巴空军构成的实际威胁程度,尚待评估。
中国空军歼-20、歼-16战机配先进有源相控阵雷达及PL-15/17远程导弹,电子战、态势感知、隐身能力优于印度苏-30MKI,即便其装备R-37M,亦难构成有效对抗。
未来,巴基斯坦空军或装备歼-35E隐身战机,并考虑引进PL-17E远程空空导弹。若PL-17E射程超300公里,且配AESA雷达,其探测打击力将优于印度的苏-30MKI+R-37M。
歼-35的列装与生产进程将超乎预期地迅速。
R-37M增强了印度空军的远程打击力,但苏-30MKI的N-011M无源相控阵雷达是短板。相比之下,巴基斯坦的JF-17 Block 3和歼-10CE的有源相控阵雷达在探测和抗干扰上更胜一筹。
印度空军拟升级苏-30MKI至AESA雷达,挖掘R-37M潜力。AMCA计划2030年首飞,2038年后具完整战力。未来10年,印度隐身战机落后中巴,考虑购苏-57或F-35过渡,但均面临高价与延迟问题。
PL-17的性能显著优于R-37M,其在各项指标上均表现出更高的水平,确保了更强大的作战能力和更出色的表现。
最后,俄罗斯向印度售R-37M引发中俄关系讨论。地缘政治上,俄印军事合作长久,印度是俄武器大进口国,装备如苏-30MKI、T-90坦克均购自俄。此举更多基于俄自身经济利益。
随着中国空军快速发展,歼-20、歼-35及PL-17等装备列装,中俄空战技术差距扩大。即便印度获R-37M,其整体空战实力仍难与中国、巴基斯坦抗衡。
现在俄罗斯国库空虚,能卖的都拿出来卖,印度政府巴不极待,现在中国都自研自生产了不买,只有印大款买’买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