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消息,马斯克于社交媒体发声,支持美国退出北约与联合国,此言论瞬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使本就复杂的美欧关系及北约局势更添变数。
长期以来,美国在北约中占据主导地位。北约最高军事指挥官一职长期由美国高级将领担任,美国军队可在北约盟国领土随意驻军。然而,当下美国在北约的角色正面临重大转变。
普京(资料图)
从美国国内政治视角分析,特朗普所代表的民粹主义势力兴起,孤立主义抬头。在“美国优先”政策导向下,要求北约盟友承担更多防务开支的呼声愈发强烈。以2022年北约军费数据为例,美国军费支出占北约军费总额的70%,而多数欧洲主要国家军费开支占其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不足2%。美国认为自身在北约承担了过多责任,而欧洲盟友未充分履行义务。
经济因素同样给美国带来沉重压力。美国国债规模已突破36万亿美元,财政负担极为沉重。维持全球军事存在每年耗费数千亿美元,其中欧洲防务开支占比显著。美国战略界人士主张,这些资源应更多投向国内基础设施建设与技术创新领域,以缓解国内经济困境。
与此同时,美国全球战略重心已向印太地区转移。拜登政府推行的“印太战略”将中国视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欧洲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因而相对下降。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始重新评估对北约的投入价值。
马克龙(资料图)
马斯克公开支持美国退出北约与联合国,犹如在国际局势的平静湖面投入巨石。英国媒体报道显示,特朗普也曾考虑放弃对北约的领导权,多次向欧洲盟友施压,要求增加国防开支,甚至警告美国不应独自承担北约财政负担。此前,多名共和党议员提交美国退出联合国的议案,理由是联合国不符合“美国优先”议程。
若美国退出北约,欧洲地区防务格局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尽管欧洲防务自主化进程已开展多年,如欧盟设立欧洲防务基金,2021 - 2027年预算达80亿欧元;法国主导的“欧洲干预倡议”已吸引13个成员国参与;德国推动的“欧洲天空之盾”计划也在稳步推进。但这些举措仍处于初期阶段,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北约的防务功能。
并且,欧洲内部在防务问题上存在明显分歧。东欧国家高度依赖美国安全保护,对欧洲自主防务持谨慎态度;法德等西欧大国虽支持防务自主,但在具体实施路径上存在较大分歧。这种内部分裂严重制约欧洲防务一体化进程。欧洲在军事能力建设投入不足,缺乏政治共识,外交政策难以协调统一,且军事指挥体系与情报共享机制不健全,在应对美国可能退出北约的问题上,欧洲显得准备不足。
马斯克(资料图)
美国退出北约将对全球地缘政治产生深远影响。全球力量格局将面临重塑,俄罗斯可能在东欧扩大影响力,中国在欧亚大陆的地缘政治空间也将随之改变,新兴大国可能填补美国退出后留下的权力真空,推动国际秩序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欧洲安全架构面临重构,北约可能解体或转型,新的地区安全机制将应运而生,欧洲与俄罗斯的对话可能加强,也可能寻求与其他大国开展安全合作,但这一重构过程充满不确定性与风险。
马斯克的表态释放出强烈信号,尽管美国是否真的会放弃北约主导权尚未确定,但这一事件已引发国际社会对美欧关系、欧洲防务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深度思考。未来,美国与北约将走向何方,欧洲又将如何应对潜在变局,值得持续关注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