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子围本想借接亲之机攻打郑国,子产派出子羽成功与楚国交涉

史海撷英 2025-02-28 22:24:19

包藏祸心,意思是说心里暗藏着害人的主意。成语出自《左传・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从春秋中期开始,晋楚争霸便成为了天下的主旋律,而夹在晋国和楚国中间的郑国,则因国势衰微,只能夹缝中求生存,时而依附于晋国,时而依附于楚国。

周灵王八年(前564年),晋国讨伐郑国,郑国被迫与晋国结盟,晋军撤离之后,郑国又于同年冬与楚国结盟。

周灵王十年(前562年),晋国因郑国与楚国结盟,再度出兵伐郑,郑国便又与晋国结盟。楚共王出兵救援郑国,击败了晋军,得知郑简公与晋国讲和,楚国一怒扣押了晋国的使者。彼时的郑国,在外交上便是如此的卑微。

周景王二年(前543年),郑穆公之孙子产(姬姓,公孙氏,名侨)开始执掌郑国国政。子产掌权之后,虽然确立了“从晋和楚”的外交方针,但却并非一味地趋炎附势,反而在与两国的交往中也能做到不卑不亢,竭力维护本国利益和尊严。

例如在陪同郑简公出使晋国时,子产因晋国在礼仪方面太过怠慢,便直接命人拆掉了晋国宾馆的围墙,晋国大夫士文伯得知后,对子产予以责备,子产则从容应对,指出晋国对郑国使团不够尊重,错在晋国一方,最终赢得了晋国方面的道歉与隆重接待。“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敝邑以政刑之不修,寇盗充斥,无若诸侯之属辱在寡君者何?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高其闬闳,厚其墙垣,以无忧客使。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菑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踰越。盗贼公行,而天疠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叔向曰:‘辞之不可以已也如是夫!子产有辞,诸侯赖之,若之何其释辞也?《诗》曰:“辞之辑矣,民之协矣。辞之绎矣,民之莫矣。”其知之矣。’郑子皮使印段如楚,以适晋告,礼也。”

春秋形势图

在与晋国结盟的同时,郑国也在积极与楚国搞好关系,为此郑国决定,将郑穆公之孙公孙段的女儿嫁给楚国公子围。

公子围是楚康王的弟弟,楚康王即位之后,对公子围十分宠爱。楚康王薨逝后,其子楚郏敖即位,公子围被任命为令尹,执掌楚国兵事,乃是当之无愧的楚国重臣。

周景王四年(前541年),公子围带了大量兵马来到郑国接亲,子产见公子围带的兵马太多,担心他不怀好意,对此十分忧虑。为了化解危机,子产派善于处理外交事务的行人子羽前去与楚人交涉。

子羽认为,楚国兵马众多,绝对不能让其轻易进入都城,但同时也不能得罪楚国,否则与其交好的目的便无法达成了。于是,子羽见到楚国官员后,便对其说道:“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听罢属下的汇报,公子围十分不满,遂派太宰伯州犁与子羽交涉。伯州犁对子羽说:“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豐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之,是委君贶于草莽也!是寡大夫不得列于诸卿也!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将不得为寡君老,其蔑以复矣。唯大夫图之!”

子羽

子羽叹了口气,回答道:“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己,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小国失恃而惩诸侯,使莫不憾者,距违君命,而有所壅塞不行是惧!不然,敝邑,馆人之属也,其敢爱豐氏之祧?”

公子围此行,原本确实没有安什么好心,而是打算借机攻打郑国。不过,在听了子羽的话后,却让公子围意识到,郑国对自己已经有了防备,于是只好放下了其他心思,答应不带兵甲进城迎亲,子产这才同意他们入城。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