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人院的狂想曲:当个疯子好过当台机器

陈小北 2019-04-07 09:45:42

3.22日,《波西米亚狂想曲》在中国上映,这部致敬皇后乐队传奇主唱弗雷迪·莫库里以及他们音乐盛宴的传记电影,在过去一年斩获无数重量级提名与奖项。这支英国老牌摇滚乐队,因着这番激情缅怀再次走近观众视野。

片名《波西米亚狂想曲》也是皇后乐队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这部史诗级的摇滚歌剧,唱着弗雷迪抹不去的困惑:这算是真实人生,还是幻梦一场?

先从这首歌说起。这首由弗雷迪·莫库里创作的歌曲分为6个部分:序曲、谣曲、吉他独奏、歌剧部分、摇滚部分,尾声。

“我”被拉到了审判台前,在自怜中面对现实,随后同母亲、也同世界告别:“生活还得继续,我却要离开。要面对真正的审判”。

到了审判之时,纵然有众人为“我”央求,然而善神恶神都袖手旁观。

“我”开始愤怒的控诉,审判即刻幻灭,在自我安微声中,歌曲终结:“一切无关紧要,一切与我无关紧要,无论世事变迁。”

歌名里波西米亚有两种可能所指。

一指那些有意无意地在生活上和艺术里脱离世俗常规,放逐自我的艺术家或知识份子。

二来其是袄教对神的称呼。这也正是弗雷迪全家的宗教信仰。然而戏谑的是,不论这番狂想源于何处,“我”都面临强大的挣扎苦楚。这位皇后乐队的传奇主唱,伴着数不清的绯闻和争议,年仅45岁时因艾滋病引发的支气管肺炎去世。

然而纵观电影,多数篇幅都用来再现弗雷迪及皇后乐队的辉煌,一以贯之的理想主义虚化了许多艰难和争议,也因此使这段极富戏剧性的传奇仅仅流于表面。或许出于爱戴色彩,导演还“篡改”了部分事实,让弗雷迪在演唱会前知晓自己身患艾滋,于是在一场光荣的万人狂欢中,用不言败宣告光荣中的自我拯救。

英雄常是博弈的产物,历史如是说。如果弗雷迪在电影中被塑造的自我突破相较其真实人生虚弱许多,还另观众稍觉遗憾,那么《飞越疯人院》里的麦克墨菲,这个被Ken Kesey创作的人物倒是可以算作一个完整的叛逆英雄的典型。这个为了逃避劳改而躲进疯人院的痞子没有什么光彩的过去,即使待在疯人院里也将里也没有一刻消停,还将两个女人带进了戒备森严的医院。可就是这样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唤醒了一群麻痹的、胆小的“病友”学会抗争,追求自由。然而某种“悲剧性”仍然被毫无保留的展示:麦克墨菲最终被切除大脑额页,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废人;“酋长”无法接受这一残忍事实,用枕头将其捂死,逃离了疯人院。

将于6月二轮上演的由导演佟欣雨翻译并执导的《飞越疯人院》相中了人物命运的强烈戏剧性,将用激烈和全情激愤的场面,乐队的现场表演,营造重节拍,与剧中压抑的氛围进行对比,从音乐、音响等视觉听觉方面营造自由的浪漫气息,为观众带来宛如重金属摇滚演唱会的视听盛宴。

摇滚巨星弗雷迪·莫库里和痞子英雄麦克墨菲有些惊人的相似,看似败给了命运,却也热热烈烈地激动人心。或许至死,二者都无法回答这是真实人生,还是幻梦一场,然而幻象、孤独,连同自我飞越,到底谱写出诗句来。理想主义总梦想自由伴着光荣,自由也的确如是;可是还要坦然与之相随的荆棘与荒凉。即使英雄暴露出来了软弱,那份真实不也同样见证荣耀吗?

2019年6月13日-15日 19:30-21:30

6月15日-16日14:30-16:30

海淀剧院《飞越疯人院》

与你一起见证成为英雄的真实色彩

1 阅读:287
评论列表

陈小北

简介:所有的鱼都是冲着我的面子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