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年度男性气质焦虑大戏

娱乐硬糖 2023-07-25 19:07:16

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月初我们对《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展望时曾说:“是网大还是《魔戒》,就看暑期档这一哆嗦了。”

现在看来,《封神第一部》和《封神传奇》最大的不同是:后者明显是糊弄是瞎搞,前者则确实能感受到用心和诚意。尤其当片尾密密麻麻的工作人员名单出来有打框时,更让人恍然电影经过疫情压了几年,有些人已经离开。一部电影创造了多少工作机会,就冲这个也值得鼓励。

电影绝对不是粗制滥造的网大,但也没达到对标《魔戒》影史留名的程度。所以正式上映第二天,它一哆嗦,直接送给主投主控出品方北京文化一个跌停。

幸而和刚开了头的《封神》故事一样,《封神》票房也仍留有悬念。《封神》上映第二天单日5855万的票房远低于预期(首日是18点上映,故第二天才是完整一天票房),但豆瓣7.8的评分又远高于预期。昨天(7月24日)是周一,其单日票房仍达到7800万。若能像《长安三万里》那样中后期发力,也不是没希望逆袭。猫眼的票房预测就已然从12亿跳到15亿直至21亿。

但《封神》的前半场肯定是输得彻底,以至于对片子爱之深、主要是怕没了后续两部的影迷们,对胡搞瞎搞的宣发更加责之切。说真的,硬糖君现在也没摸清《封神》的宣发重点到底是啥,倒是不止一次在短视频上看到基佬博主尖叫:质子之舞有多少精壮肉体,陈牧驰的胸肌如何诱人,他被捆绑的绳结手法是多么专业……网友锐评:“票房五亿,成都贡献四亿。”

可就算全国的彩虹都去电影院“勤王”,又能有多少票房。出师未捷,首罪宣发。视效精彩,剧情拉胯。作为中式奇幻大片的忠实爱好者,硬糖君一时也不知该如何评价《封神》——没那么好,但真怕就这么没了。

大制作,小电影

片尾彩蛋“闻太师还朝”出来时,硬糖君对片方的自信颇为引恨。我们平时写文章,好东西都尽量往前堆,生怕群众没耐心看下去。你们要是把太师还朝放进正片,不也比俩石狮子当boss要好看三个数量级?作为奇幻特效大片,第一部显然要拿出足够的大场面钓住观众。

插一个硬糖君发现的小彩蛋:《封神》电影里饰演帝乙的许还山老师,在范冰冰版《封神榜之凤鸣岐山》里饰演的是闻太师,瞧这宇宙联动!

既然说到老版封神,就要先夸一下《封神》对原著大刀阔斧的改编。按片头的说法,这部电影的故事不仅参考了明版《封神演义》,还把宋元时期的话本《武王伐纣平话》纳入考量。原著中的天命既定、女子误国、纣王昏聩,直接被乌尔善砍掉了。

先去糟粕,是《封神》值得称赞的勇气。过去多个版本都说妲己被狐狸精附体,然后迷惑纣王令其失去常性变成暴君,显然是“红颜祸水”的落后性别意识。在《封神》电影的全新设定中,妲己只是唤醒了纣王内心的恶念。纣王本身有压抑的个性,对权力有扭曲的渴望,他才会选择与妲己合作,上演王兄弑父后他继位的“苦情戏”。

先前宣发中被群众痛斥的“九奶狐”,由于在正片里奔跑速度过快,倒没让人产生强烈的不适感。两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妲己拢共出场时间也就20分钟,这种比例在以往是难以想象的。

其次,我们必须看到《封神》的改编有得也有失。“得”在新意,四侯谋逆以及姬发与纣王的“类父子”关系,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剧情,这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原著按部就班的疲惫感。

而其“失”也在新意。如果仅仅把主题放在“精神弑父”与“回家”上,实际是压缩了原有的格局,变成了制作很大、立意偏小的电影。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按照原著的多元主题来拍摄,可以有三教斗争、人间权斗、天命不可违、个体阵营选择等诸多可以发挥的地方。但《封神》选择“好爹VS坏爹”,就直接回归了《李尔王》那样的西式戏剧体系。虽然后者很容易把故事讲清楚,但也丢失了宏大浑厚的气韵。

简言之,《封神》把一个复杂的传统故事体系,简化成了规规矩矩的英雄成长故事。姬发小儿,从吴卓羲那样的冲动青年,经历了种种挑战后变成心智成熟的族群英雄。这样的改编其实洗刷掉了很多“封神味儿”,变得有些西化、有些个人主义。再加上以费翔老师为代表的不甚熟练的普通话,电影时常给人一种全员ABC朗诵《哈姆雷特》的古怪感受。

最后,硬糖君还有些地方看得糊涂。东南西北四大诸侯是怎么忽然在路上碰到商量谋逆的?东伯侯姜桓楚是姜后的兄弟,纣王就算搞事也该区别对待、各个击破,怎么一顿饭都捅了,这是个什么权谋;纣王到底怎么给质子们洗脑的?身为质子且一开局就看到同类被逼死,怎么就对纣王死心塌地,说句“你爹不要你了”就能让人认贼作父?也可以平等地恨每一个爹嘛,真一个个胸大无脑啊。

这是古装大片常见的问题,倾向于采用一种西化的也是简化的戏剧逻辑。人物似乎都被植入了单一的运行程序,有人代表欲望、有人代表忠诚、有人代表报恩或复仇,其思考、行事不似常人。可他们是古人,又不是傻子,真就这么一根筋?

好爸爸,坏爸爸

提到“弑父情结”比较西化,多半有群众不同意:咱们中国文学和电影也有弑父主题呀,怎么就是西方戏剧专属了?也对,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张艺谋也拍过“弑父”。但说实话,那也很西化。

二王子元杰,戍边磨炼多年,是王眼里对王位最有威胁的。皇帝周润发与他比武,有了那句著名台词:“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在得知母亲常年被父亲灌服毒药后,元杰企图推翻父亲的统治,正是潜意识里俄狄浦斯情结的显露。

弗洛伊德认为,弑父是人类的,同时也是个人的原始罪恶倾向。男孩和父亲的关系,往往陷入一种“又爱又恨”的矛盾中。男孩想要坐到父亲的位置上,因为他钦佩父亲并把他当成人生模板。而一旦父亲发现男孩有这样的企图,就会对他使用“阉割”来进行惩罚。

在《封神》里,“弑父”是贯穿整部电影的主题。商王殷寿弑父,因为他不满自己次子的身份以及父亲帝乙对自己的轻视。殷寿又怀疑自己的儿子殷郊想弑父,以为刺向妲己的那一剑是刺向自己的。

纣王又教唆质子们弑父,允诺“杀了你们的父亲,你们就坐上他们原来的位置”;纣王专门哄骗姬发弑父,让他杀了姬昌后做自己的儿子。乌尔善对“弑父”的痴迷达到了癫狂的程度,电影的每一分钟姬发都在怀疑——纣王和姬昌,谁是好爸爸谁是坏爸爸?

姑且不讨论,让弑父的诸侯质子继承诸侯之位,会不会引发地方政权的动荡。也不在意,纣王让姬发当太子的说法,符不符合商朝的继承制度和法统。光是姬发的精神困斗就挺让人疲惫的,这种英雄的好爹坏爹,确实是欧美电影最迷恋也最擅长的把戏。但当代中国青年的一百种精神内耗里,也难找到这一种。

硬糖君倒不是说“弑父”多不好,就是觉得它有些陈旧,像本世纪初中式大片的主题。“精神弑父”是张艺谋、李安他们那代导演早期作品特别爱呈现的,亦或世纪之交深受日本动漫影响的郭敬明,也爱搞点这类伦常大戏,显得特宿命。但放到当下,弗洛伊德他老人家别说在学界、在我们民间都过气多少年了,年轻观众很难与这样的主题产生切实共鸣,只能当个大戏看。

陈凯歌和老谋子那样的50后,成长环境加上时代浪潮,确实可能对父亲产生取代的想法。在《少年凯歌》里,陈凯歌说他14岁那年在别人的教唆下上台推了父亲肩膀一把。“我尝到了暴力的快感,它使我暂时地摆脱了恐惧和耻辱。久渴的虚荣和原来并不觉察的对权力的幻想一下子满足了,就像水倒进一只浅浅的盘子。”

“弑父”虽然是文学经典母题,可它缺乏当下性。八九十年代,“弑父”与“寻根”相连,源于现代精神与传统父权的冲撞。但如今问题早变了,是爹没钱何必生我,或爹催我结婚生子,何来精神弑父的需求。这一代人在精神上从未信仰爹,在物质上还很依赖爹,弑父弑个毛线啊。

女神死,男人立

不知道是不是硬糖君听错了,在《封神》的设定里,女娲好像死了。黄渤饰演的姜子牙说:“女娲娘娘离世前留下‘封神榜’。”乌尔善让女神死亡的目的,恐怕不仅是节约篇幅,而是为了他的“男人戏”铺路。

整部电影,表面上是对肌肉与力量的尽情展示,本质上则是对男性气质的重度焦虑。纣王想向帝乙证明,he don't wanna be a pussy。姬发想向姬昌证明,he don't wanna be a pussy。从某种意义上讲,《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是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斯巴达三百勇士》。

电影中的北伯侯之子崇应彪,正是一位受到虚假男性气质迫害的青少年。一方面,他通过嘲笑姬发和他父亲是农夫,来彰显自己擅游猎的勇武。另一方面,他弑杀自己的父亲取而代之,完全败给了内心的怯懦。

当然,影片除了“弑父”,还有比较隐蔽的“尊父情结”。为了救父而变成肉饼的伯邑考,其实是纣王心中的完美儿子。在狱中,纣王非常嫉妒姬昌:“你的儿子愿意为你而死,而我的儿子却想杀了我。”

影片流露出的这种潜意识倒也没错。过去几十年,强硬的男性气质已经失去了基底。《男性妥协:中国的城乡迁移、家庭和性别》一书中指出,迟至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已经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转型。市场经济到来,大量工人被迫失去了本地的稳定工作,开始随着资本的流向而流动。这使得既有的宗族关系以及建基其上的男性气质开始剧烈地动摇。

电影的另一个主题“回家”,似乎是反“弑父”的。我们注意到,当姬发历经千辛万苦回到西岐家中,李雪健饰演的姬昌给了他一个“爱的抱抱”。父亲的慈爱以及家庭的温馨,彻底将姬发从“弑父”的怀疑里解脱出来。

几乎所有欧美恐怖片的白人女性,在结局都会选择“回家”。“Where you wanna go,Miss?”“Home!”而伯邑考调教的白马也有一个启动密码“回家”,最终白马拖着身心俱疲的姬发回到了暌违8年的故土。这似乎是英雄的“寻根”暗示,在摆脱纣王“做个男人”的PUA之后,姬发意识到家才是港湾,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之源。

总体来说,《封神第一部》完成了它作为第一部的任务,硬糖君衷心希望它票房回升,赚到后面两部的特效钱。它有自己的美学创造,甚至有意识形态的新论述,尽管缺乏一点灵光。

有些片段流露的恶趣味其实没啥值得细品的深意,就是挺刺激,非要归类还是男性的性焦虑吧。比如到现在硬糖君都没想明白纣王击鼓伯邑考吹笛时,妲己在外面淋雨尖叫打鸣是怎么一回事。为了表现她的动物性?伯邑考是他们两口子PLAY的一环?还是像更见多识广的影迷悟出来的:他仨共赴云雨了?

合格大片,但合格得有点太刻意规矩。虽然拍出了点邪气,但终究保守了些。如果下一部能上,请乌尔善的步子再大些。这是拿着半本弗洛伊德拍出来的《封神》,希望主创后面能翻翻半本《翦商》。

0 阅读:113

娱乐硬糖

简介:有温度的泛娱乐产业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