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书伊人

近日,澳大利亚媒体公布的一则讣告,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国一名老人于2月中旬在悉尼一家养老院去世,享年88岁。这位老人就是詹姆斯·哈里森。他是澳大利亚的知名公益人士,曾因捐献的血液挽救了240万婴儿,被称为“金臂人”。据澳大利亚新闻报道,詹姆斯·哈里森于2月17日在睡梦中悄然离世,没有受到病痛折磨。他的一生,之所以得到澳大利亚红十字会的盛赞和人们的尊重,是因为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无偿献血。哈里森一生献血达1173次,为后世留下一笔“了不起的遗产”。据说,他的临终遗愿,是希望有后继者“打破这一纪录”。

为何哈里森能够坚持几十年如一日地献血,他的血液跟常人有何不同呢?这,还要从他14岁说起。詹姆斯·哈里森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本人也是一名普通的铁路工人。14岁那年,哈里森得了一场大病,做了一个大手术,还切除了肺叶。或许是运气好,就在他命悬一线的时刻,12个陌生人的血液救了他。从此,他暗暗发誓,一定要用爱心回报社会,回报那些素未谋面的救命恩人。如何回报呢?献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自达到法定献血年龄18岁起,哈里森就开启了长达几十年的“献血生涯”。据了解,一般人两次献血时间,必须要隔半年以上。而哈里森却是每两周一次,雷打不动,这一献就是64年!

哈里森捐献的血液不仅救了那些病人和患者。更神奇的是,医生发现,哈里森的血液里有一种抗体——Anti-D抗体。这个罕见的抗体可是宝贝,能预防新生儿溶血症。据统计,这种病在澳大利亚,每年会夺走250个婴儿的生命。自从有了哈里森的“黄金血液”,这些小生命都有了生的希望。医生推测,哈里森血液中的罕见抗体,可能就来源于他14岁时接受的输血。当年12个人的血液救了他,几十年后,他用自己的血液,又救了240万个婴儿,让他们的家庭重获温暖。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哈里森用实际行动兑现了当初的诺言——竭尽所能用爱心回报社会。那些年,哈里森的血液被制成300多万支救命针剂,不仅救助了无数人,还包括自己的家人。有报道披露,哈里森的女儿和孙媳妇在怀孕及分娩时,都曾用过他捐献的抗体。他的外孙曾对媒体说:“外公不仅庇佑了我的妈妈,还保护了我的孩子们。”
哈里森无偿献血、无私奉献的精神,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被大家公认为“民族英雄”,并被授予了各项荣誉和奖项,包括该国的最高荣誉“澳大利亚勋章”。

然而,这样一个“金臂人”,一个被澳洲红十字会誉为“献血英雄”的人,居然很怕打针。这一点跟功夫片巨星成龙一样。别看成龙在影视剧里是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硬汉,但他非常害怕打针。他是个拼命三郎,拍片时免不了跌打损伤,不得不多次去医院。每次看到护士拿着针头过来,他就紧张得身体发抖、双腿发软,为此还发生过不少小故事。有一次,成龙在台湾拍戏流血受伤,送到医院后,医生说要打破伤风针。成龙很害怕,当他小心翼翼地问医生能否不打针时,遭到了医生的拒绝。于是,成龙只好脱下裤子,趴在一个带滚轮的床边。当医生给针筒装药水时,成龙吓得不行,裤子也来不及提好,趴在滚轮床上就跑了。护士见状急得大叫——这个画面比电视剧还有趣呐。当然,哈里森不会像成龙一样“临阵脱逃”。但每次抽血,都得有人陪他聊天,以便转移和分散他的注意力。当有记者问他,每次献血都看哪里,他风趣地回答:“我看护士,看窗外,就是不看针头。”

一个献血英雄,却是一个害怕针头的人。这种反差萌,令人忍俊不禁。澳大利亚的法律规定,献血者的年龄最高为81岁。2018年5月11日,哈里森完成了人生的第1173次献血,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次献血。哈里森表示,他身体没问题,如果没有这个规定,他愿意“一直献下去”。他创造的这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一直保持到2022年,才被一名美国男子打破。哈里森的女儿梅洛希普曾在采访中说,她的父亲“非常自豪能够毫无代价、毫无痛苦地拯救这么多生命”。她为父亲的善良和无私,而感到骄傲。每个国家都有英雄,有的在战场上保家卫国,有的在生活中用爱心默默守护他人,他们都值得尊敬,值得被人铭记。

当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宣告哈里森去世的消息时,社交平台上涌现出了数万条致谢之语。许多中国网友也表达了对哈里森的喜爱和敬佩:“伟大的人格,人性的光辉!”“英雄不朽!詹姆斯·哈里森,你的血液流淌着爱与希望!”“了不起的人!致敬英雄!一路走好。”
这位普通的铁路工人,用60多年的不懈坚持,让许多家庭重获温暖,让许多人重拾生活的希望。他那平凡而又传奇的一生,再次证明:伟大的英雄主义,不过是平凡之人日复一日的温柔坚守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他的血液,不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和家庭,他的故事,还激励着我们去思考:如何在短暂的一生中,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世界和社会做出贡献。并且,不留遗憾,无愧于心。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书VIP会员
现已全面焕新升级
敬请登录有书APP,探索更多详情
10000本电子书免费看
加入有书VIP会员
率先一步成为终身成长者
开启人生向好的齿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