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朝开始,1300余年的历史中,共有700余名进士!按规矩,只有皇上亲自任命,才能出状元。
那中国的首个状元究竟是谁?是谁任命的?原来,唐高祖李渊钦点的孙伏伽,乃是隋朝末年唐初的一名状元。
可惜,七百多张进士考卷,只有一张存于后世,其他的都不知所踪,不知所踪!虽然只有一个人能拿到第一名,但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这是一份研究历史、文化发展的好卷子,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所以,剩下的那张状元卷,就显得格外珍贵了!
25岁就考上了第一名,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吴敬梓所写的范进,五十四岁时,也不过是举人而已。更令赵秉忠骄傲的是,只有他的考卷才能做到这一步!
这张状元卷子,就像是一张长长的毛笔字,上面写着“状元”四个大字,下面还有“弥封关防”的大字。
文试的前三甲,分为三甲,一甲为魁首,俗称“头名状元”,二甲是次席,是次席;而三甲的第三名,则是第三名。
古代的科举,讲究的是“以书取仕”,这是怎么回事?那就是写得好!你的字写的再好,写的再好,也是白搭!
所以,古代的书生,为了考取功名,都会苦练书法,练得一手好字,这是他们的标准,也是他们的天性。
综观赵秉忠的第一卷,其书法造诣,毋庸置疑地超过了隋朝以降七百余名状元!首先,就是从上到下,全部都是楷书,洋洋洒洒近万字,每一笔都写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堪称奇迹!
细看之下,赵氏小楷的字体,竟有几分王羲之楷书《黄庭经》的味道!但见每一行字,都是苍劲有力。
先不说文章的内容,就是要在限定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上万字的楷书,实在是太难了,可赵秉忠却做到了,让人忍不住捂脸叹息!
七百余名状元考卷的书法水平,我们无从考究,但是,赵秉忠的这张卷子,却是可以胜过历代状元的,因为真相就在眼前,又有谁能胜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