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太阳”,艾米莉·狄金森的这句诗,那可真是后樱町天皇这辈子的真实情况。

别管那些历史滤镜,瞧瞧她到底是怎么在皇权的这场游戏里变成“一次性用品”的。
从团宠到棋子的11年
1740年9月,智子内亲王在大家的期待中出生啦。她可是樱町天皇唯一的存活的女儿,她有个姐姐盛子。可惜早早夭折,11岁就被宣下成为内亲王。

那时候她可受宠了,母亲女御二条舍子,也就是历史上的青绮门院,亲自教她和歌。本来她应该在20岁前风风光光出嫁,可母亲的“特殊教育计划”把她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她母亲出身于摄关家,把女儿培养成精通汉学、和歌、茶道的“完美之人”。结果呢,婚事还没定下来,她爸爸樱町天皇就去世了。

连续三任天皇暴毙之谜
1762 年,39 岁的樱町天皇因为脚气病去世了,听说好像是脚气病哟。
继承皇位的桃园天皇就更惨了,推行“天保改革”把幕府给得罪了,21 岁就莫名其妙地死了,留下 5 岁的儿子英仁亲王,让皇室陷入了“主少国疑”的艰难处境,据说也是死于脚气病。

日本皇室这难道是被脚气病给诅咒了吗?
就在这个时候,22 岁的智子被推上了天皇的宝座,成为了后樱町天皇。还好有幕府支持,她的登基典礼举办得特别风光。
女帝的双重枷锁
“公主的和服带子,系的全是政治联姻的绳索”。
可这时候,智子的带子却变成了皇权的枷锁。

幕府规定,女天皇为了保证血统纯正,不能结婚嫁人。这个原本应该穿上漂亮嫁衣的年轻女子,就这样成了“活着的神器”。
因为女天皇要是有了孩子,孩子身上流着“外人”的血,皇室的血统就不纯正了。而且,智子只是暂时代替天皇过渡一下,就遭到了好多公卿的强烈反对,想想都能知道她当时的压力有多大。
除非她嫁给另一个天皇,这可能性接近于0。

早年父亲早逝,智子和母亲舍子相依为命,感情极深。
她登基后,她特意修了条从御所到母亲住处的路,只为母女能常见面,这算是难得的温情时刻。
1771 年,智子把皇位传给了 14 岁的侄儿后桃园天皇。
说实话,这 8 年时间,对后樱町天皇来讲,那是相当无聊,根本没啥政事可管,一切都被幕府掌控着,她就只是等着侄子长大,能到可以继位的年纪罢了。她纯粹就是个工具人。

她本以为这下能轻松了,哪想到 8 年后又被推到辅政的位置上
因为,侄子后桃园天皇也驾崩了,而且,他就只生了一个女儿叫欣子内亲王。
这下子皇室又乱成一锅粥了,只好赶快把才 8 岁的兼仁亲王接进宫里,让他成了光格天皇,这个光格天皇就是明治天皇的曾祖父。

新登基的光格天皇想给自己的生父上个尊号,幕府坚决反对。
39 岁的“女太上皇”没招了,明面上安抚那些勤皇派,背地里跟幕府求情妥协。最后用 1000 石俸禄换来妥协。

欣子内亲王长大以后,就成了光格天皇的中宫。
可惜欣子生的两个儿子都不幸夭折了,中御门天皇这一脉的皇统眼看着就要断啦。欣子压力大得都要崩溃了,智子也特别烦躁。
日本最后一位女天皇落幕
智子50岁那年,母亲也离她而去,此后的孤独岁月里,她常常举办歌会打发时间。
智子才情出众,诗词字里行间都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命运的不甘。也许正是这份豁达,让她相当长寿,活到了74岁。要知道,她的父亲和祖父都只活了30多岁,看来她是遗传了母亲的长寿基因。

1813 年,73 岁的智子在泉涌寺去世,埋在了月轮陵,这名字是从《源氏物语》里那凄惨美丽的章节里来的。
后樱町天皇的悲剧,说到底就是封建制度对女人的坑害。她被当成“皇室灭火器”,一次又一次地被利用,连追求爱情的权利都没有。

那些说她“贤德”的史书,不过是男人权力用来遮丑的。在京都御所看到她的和歌碑时,这不是赞美诗,而是一个女人用一辈子的血泪写下来的控诉书。
所以啊,爱子公主不当女天皇也是好事,能更好地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