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那么信任他,所有的财产都转到他名下,没想到我却落得这样的下场”。
一个事业有成的单亲妈妈,有房有存款,却选择嫁给月薪仅千元的保安。
她拿出全部积蓄为对方买房,还把房产和存款都过户给他,最后却被赶出家门,她为何会如此信任对方?
陈素姣是河南人,2008年离婚后只身带着5岁的儿子来到北京。在这个陌生的城市,她靠着勤奋一步步做到了销售主管的位置。
年薪十几万在当时的北京虽称不上顶尖,但已经让她成为了众人羡慕的对象。可这些成就背后,是她内心深处对家庭和情感的渴望。
在一段失败的婚姻之后,陈素姣没有对爱情失去信心。她总觉得,如果能找到一个真心待她好的人,她愿意放下物质上的标准。
命运让她通过网络认识了李军,一个比她大三岁的保安。
与她的高薪职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军每月收入不过一千多块,勉强够付房租和生活开支,但他的朴实和真诚让她觉得找到了安全感。
李军甚至当面告诉她:“我知道自己条件不够好,可只要你愿意,我会真心对你和孩子好,把他当成自己的儿子。”
陈素姣听了这些话,忍不住红了眼眶,她已经太久没有感受到这种温暖了。
身边的亲友对这段感情并不看好。他们提醒陈素姣:“两个人差距这么大,你真的想好了?他图你的钱怎么办?”
但陈素姣一笑而过:“钱能买来什么?我需要的不是一个会赚钱的人,是一个踏实过日子的伴侣。”
两年后,她决定与李军结婚。
李军听说她计划全款买房,语气中透着无奈:“买房是好事,可我拿不出一分钱,甚至连家电的钱都凑不齐。”
陈素姣拍了拍他的肩膀:“不用担心,这些我来。”
很快,她花了68万元在北京密云区买下一套二手房,房产证上只写了自己的名字。
李军对此毫无异议:“反正都是一家人,写谁的名字都一样。”那一刻,陈素姣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婚后生活一开始很美好,但好景不长。三个月后,李军开始变得沉默寡言。
一次晚饭后,他突然说道:“我知道你是真心对我好,可房子写你的名字,我心里总觉得自己是外人。”
陈素姣愣住了:“你是担心我不要你了?”李军低头不语。
她沉思片刻,最终做出了决定,把房子一半的产权转到了李军名下。她觉得,这样可以让他感到安心,毕竟感情比房产更重要。
一天,李军提出,孩子的教育问题必须尽早解决。
北京的公立学校只招收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如果一直没有户口,孩子只能回老家参加高考,竞争压力太大。
陈素姣开始陷入焦虑,户口问题成了压在她心头的一块石头。此时,李军的姐姐提出了一个“办法”:假离婚。
按照她的说法,只要与一名有北京户口的本地男子结婚,就可以迁户口,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
听到这个方案时,陈素姣犹豫了:“真的有用吗?离婚了我们还能回到以前吗?”
李军拍着胸脯保证:“我们是假离婚,等事情办成了就复婚,一切还是和以前一样。”
为了这个计划,她将房子的剩余产权全部过户给李军,还把自己的存款交给他保管:“万一假结婚的对象有别的想法,至少这些东西是安全的。”
李军的姐姐劝她:“钱放我这儿吧,我哥在做生意,可以帮你赚点利息。”在对方的劝说下,陈素姣把积蓄也转给了李军的哥哥。
假离婚后,她与一名北京农户办理了结婚登记,并支付了对方1万元“定金”。
可事情并没有按照计划发展,当她到相关部门查询后才发现,非农业户口并不能通过这种方式转为北京户口,她的努力全都成了空谈。
眼看着事与愿违,她第一时间联系李军商量复婚。
让她没想到的是,李军一改往日的温柔,不光是温情不再,甚至还对陈素姣的家里人颇有微词,不断地抱怨自己不受重视。
后来,李军的态度愈发冷漠,甚至经常对她大吵大闹。最严重的一次,他直接将她赶出家门,并用房产证声称“这是我的房子,你再也别想回来!”
陈素姣报了警,民警到场后也只能调解,因为房产证上的名字是李军,她无法证明自己的权益。
最终,她不得不选择走法律途径,一纸诉状将李军告上法庭,要求返还房产。
法院的判决结果并没有让双方满意,房子判给了陈素姣,但她需要支付李军46万元的折价款。
陈素姣觉得不公平:“房子是我全款买的,他一分钱没出,凭什么要给他46万?”
而李军则表示:“这段婚姻里我付出了很多,她说不要我就不要了,我才是最冤的那一个。”
两人从信任到决裂,从承诺到对簿公堂,所有的争执都建立在利益上。
信任是婚姻的基础,但过度的信任却可能会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趁机而入。
在婚姻中,爱与信任需要建立在对等的基础上,任何一方的不平衡都会带来裂痕。
人们常说“真爱无价”,但在涉及财产和利益时,理性与感性之间的平衡尤为重要。
可以爱一个人,但前提是,不能过于依赖别人,更要先爱自己。钱财多了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是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坏处是可能会引来小人觊觎。
不过,钱财终究是一面镜子,能够清楚的照出每个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