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麒阁史观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我国很多地区,都会出现“干休所”,很多人看到这个标牌后,并不清楚里面是做什么的。

干休所
其实干休所和养老院很像,但它是专门服务退休军官的。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能够居住干休所?他们的军衔有多高?
什么是干休所?干休所又叫军队干部休养所,是专门管理离职干部休养所和军职以上的干部休养所,是名副其实的军队直属单位。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面服务的对象,基本上都是从军队中离职退休的老干部,或者是因为工作原因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和劳动能力的人、以及是退休老干部遗孀或者已故退休老干部的父母,都能在此居住。

图片来源网络
干休所不仅仅是一座养老院,同时也是国家对那些为国奉献的老兵们,提供了一个安享晚年的地方。
干休所的选址,一般都会选在风景宜人、交通便利的郊外地区,郊区不仅环境好,同时还能远离城市的喧嚣,对于老人而言,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来源网络
能够住在干休所的人,都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只要踏进了这个大门,便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了,因为这里的吃喝住几乎全是免费的。
不仅有独立的房子居住,到饭店了只需要到餐厅打饭,餐厅里的饭菜种类有很多,还能点菜吃,这些都是免费提供的,通常都是以自助餐的形式为老人提供。

图片来源网络
这里的厨师都是从地方星级酒店中专门聘请的,他们的厨艺很高,能够满足干休所内老人的需求。
除了伙食好外,干休所内还有医务人员,平时会经常检查老人们的身体,各种医疗服务也是非常的周到,老人们经常生的病,他们都有应急处理办法。

图片来源网络
每年干休所光是在伙食和医疗上,都会投入大量资金,只为让这里的老人住的安心。
除了这些外,干休所还会提供文娱活动,平均每隔几个月都会组织相应的活动,从而丰富老干部们的退休生活。

图片来源网络
比如在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上,南京的干休八所举办了妇女节主题活动,现场有50多名老阿姨与干休所的干部们一起过妇女节。

南京的干休八所举办了妇女节主题活动
在现场活动中,老人们与工作人员一起玩起了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个女同志都开心的手舞足蹈,这不仅能够让大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同时也能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虽然干休所的待遇很好,但并非所有人都能去干休所居住的。

图片来源网络
什么样的人才能住进干休所干休所分为军队干休所和干部退休所,军队干休所内居住的都是从军队中退休后的老干部,而非军队干休所内居住的则是非军人身份的老干部,两者其实很好区分。

军休所
干休所对于干部的级别有着明确的要求,如果只是普通士兵,他们在退伍后是没有资格进入干休所的,就算是在部队中当上了连长和营长,也没有资格进入干休所内。
这里通常居住的都是团级以上的军官,比如大校、副师傅等级别,他们退休后的军籍不变,待遇和之前的一模一样。

干休所
在干休所内军衔的级别越高,那么待遇也就越高,如果是师级干部以上的人,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住联排别墅内,如果是更高级别比如少将级别的,那么他们就有可能是独栋别墅。
并且干休所内的所有费用,都是由军费提供的,每年干休所的费用都占到军费中很大比例,不过相比较这些干部在位时为国家做出的重要贡献,他们的晚年生活应当过的舒适些。

图片来源网络
干休所内的服务人员如同管家一样,只要老干部们有需求,他们就会尽力满足,平常生活中为老干部们跑腿买东西、帮忙送餐点菜、定期检查房屋情况,都是服务人员的日常工作。
在干休所内经常能够听到老干部们聚在一起,谈论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事情,以及血浓于血的战友情的故事,每当老人们讲起这些事迹,眼中充满了泪光,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也就不可能有我们的今天。

图片来源网络
从1958年中央军委发布于的《关于安置老年体弱干部的暂行办法》中,首次将干休所建在里北京、南京等重要的抗战城市。
第一批在干休所内居住的人,都是上过战场的老红军,此后的时间里,我国的干休所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在鼎盛时期,全国上下有1350多处干休所,南京市如今还保留着8座正师级的干休所,里面还居住着多位百岁老红军。

图片来源网络
如今的干休所不仅仅是老干部们的养老基地,更是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时代使命潍坊市的干休所内居住着一位参加过两万五千里的老红军,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在这里经常听到老战士讲述以前的故事。

图片来源网络
有一个名叫万江的老人,他12岁就参加了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来回过了三遍草地,这其中有不少人牺牲了,在长征途中最困难的时期,红军战士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跟党走,一定能胜利”。
潍坊市的干休所将万江老人的事迹,以及其他为新中国成立做出贡献的老干部的故事,整理成资料,努力还原历史,将干休所内老旧的房屋建设成为“红色基因传承的教育基地”。

图片来源网络
当地政府还将小学生的“开学第一课”安排在这里,来到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如今能够有现在安逸的生活,离不开老一辈们的辛苦付出。
干休所不仅仅是老干部们退休居住场所,更是发掘红色基因的重要地,作为普通人的我们,不用羡慕干休所内的生活,因为这里的老人他们在年轻时候,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应当学习他们甘于奉献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带到工作和生活中。
参考信息杨子晚报2025-03-07《南京离休八所举办三八国际妇女节主题活动》

大众日报2021-07-02《潍坊市市级机关干休所发掘红色“宝藏”传承红色基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