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前我们还在聊是否牛市,牛市特征,先上车避免焦虑的问题。
转眼长假结束,经过假期的发酵,排队开户,交易系统扩容模拟压力测试,还有竞价9:25-9:30分钟连续撮合等交易规则的修改等等,
还有央妈支持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通过资产质押,并且创设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从而获取流动性。
证监关于支持重组、加快投资端改革、推动投建“长线长投”的制度环境、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等措施。
这些无不为节前的火爆行情,做了进一步的推动,而假期未休市的港股恒生指数大涨,更是直观的反馈。
所以节后已经无需去纠结是否牛市的问题了,就是上车,节前上车的,先躺赢,节后补票的,找机会。
节前第一波上涨只是前奏,节后还会有一大批踏空资金、新手资金、还有理财赎回资金等纷至沓来,这些增量资金都将为市场提供流动性,而流动性就是机会的源泉。
除了第一阶段的券商金融、消费权重、医药白马等核心资产,还将会有产业赛道方向的大科技、新能源方向会得到增量资金的青睐,而后再考虑分支轮动的情况。
大行情前期一致性会比较强,拼的是仓位,板块方向比个股重要,等空间打开后出现分歧时才考虑轮动方向和个股分化的问题,所以先上车的,享受第一阶段的情绪溢价,多持股,后补票的考虑大赛道核心标的(行业地位、基本面数据、板块影响力,说白了就是辨识度高和确定性强)。
这种级别的行情走势历史上从未有过,所以别去猜测后续第一阶段会演绎到什么程度,这个时候情绪博弈已经超越了所有技术理论的范畴,也别去想第二阶段又会怎么走,可能第一阶段的长度和高度就颠覆认知了,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先把第一阶段做好,如果有第二阶段,那大分歧之后也会有技术性反包,在分歧反包没出现之前都是积极做多为主。
这就是假期个人思考的后续一段时间的交易策略,祝大家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