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近几年网上的“民意”充满了怨气,网民的发言也越来越激进,对官媒的“正能量”发声也充满了嘲讽与恶意。
以下是最近网上被传得很火的一个帖子。
从这个帖子里,我们看到了浓浓的怨气,对社会不公平的怨念已经上升到国家战争了。并且好多人都对此产生了共鸣心理,批判这,批判那,都觉得自己是受到不公待遇的那一方。
为什么近年来,网上充斥着越来越多的网民的怨气呢。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全球第二,没有战争,没有动乱,社会总体和谐安定,实现了脱贫目标,正在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照理说应该是个幸福美满的“桃花源”。难道是我们不知道满足,总想要更多吗?
我大概总结了一下有以下几种原因:
第一,有些先富者不仁。改革开放后,先富带动后富,先富的人拿到了第一块蛋糕,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把蛋糕越做越大,掌握的资源越来越多,再靠着掌握的资源收割更多人的资源,那部分被割的人就成了他们口中的“韭菜”。而他们却把财富牢牢抓在手中,转移资产,出国移民,忘记了初心,只顾捞取,而毫无对社会的反哺。所以,我们底层人民就开始骂他们“为富不仁”,慢慢产生仇富心理。
第二,权力滥用。有部分被人民赋予公权力的公职人员,滥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为所欲为,主要表现为给自己人谋取利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些“鸡犬”占据了不属于他们的位置,破坏了社会的公平性,让真正有才能的人受到排挤打压而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比如江西周公子,李县长,“北极鲶鱼”,河南李书记等“风云”人物。
第三,贪官越抓越多。每一个被爆出来的腐败分子都会刷新我们老百姓的三观,有挪用社保款的,贪墨孤儿补助的,以权谋私的,包养一堆情妇情夫的,更有一路从底层睡到领导的,比比皆是。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令人震惊,这是在破坏革命先辈用鲜血搭建出来的“大厦”,这是在窃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果实,这些无不令人唾弃又心痛。
第四,社会保障的不平等。把“工人阶级”分为了体制内,体制外。就好像是将一个好好的大家庭强行分为了“自己人”与“外人”。体制内可以有财政兜底,旱涝保收,也没有35岁被辞退的危机,工作稳定,收入也可观,即使退休了也比体制外的人待遇要好的多。而体制外的打工者,被老板“压榨”,“996福报”,很多人交的社保也是被按最低工资标准交,还要面临中年失业危机,种种都让人充满压力与彷徨。从三年疫情时体现的最明显,当我们发不出工资,收入下降,甚至公司倒闭失业,“焦虑”的晚上睡不着时,隔壁的邻居确是没有任何影响,每天仍然开开心心“遛狗”,吃得好睡得香,让我们看在眼里,嫉妒在心里。
还有最主要的“教育”,“医疗”,“住房”,这些普通百姓的基本保障资源也不是每一个家庭都能享受一样的待遇。大部分人都被这“三座大山”压的喘不过气。
第五,国家经济发展放缓,内需消费不够,房地产疲软,地方财政吃紧。自从疫情放开后,经济并没有立马复苏,反而伴随着降薪(我就被降薪了),裁员,连一部分教师跟公务员也不能幸免。老百姓不敢花钱,内需就起不来,内需消费起不来,经济就更疲软。再加上国际局势“波云诡谲”,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打压,“俄乌战争”,“台海问题”,整个外部环境低迷,种种都对中国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用一句话说就是现在赚钱难了,老百姓不敢也不乱花钱了。生活压力变大,生活水平并没有很好的提升,反而有所下降。
再加上某些“专家”的发言建议,“让低收入人群出租闲置房子,用私家车拉活跑滴滴增加收入”,这些都让我们老百姓觉得跟“何不食肉糜”如此相像。
官媒想要通过一些“正能量”的建议与鼓励,让我们要勇于“脱下孔乙己的长衫”,“教我们摆摊卖土豆日入九千元”,都招致了网友的嘲讽与谩骂。张家界的四人自杀事件,其根本原因就是家庭的收入无法解决家庭的困境导致了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所以,收入的下降,对未来的生活的迷茫,致使人心中的压抑与焦虑。这些都使人生活中产生了很大的怨气。
不过,虽然我们目前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我们要相信国家,相信政府,相信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相信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我们已经走过了七十年风风雨雨,革命先辈们历经磨难才铸就了如今的辉煌,我们作为后辈应该秉承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更不应该自暴自弃,有问题就去努力解决,有困难就要努力克服,有蛀虫就要坚决清除,等踏过千山万险,我相信等待我们的必定是一片光明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