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讨水喝,连喝十碗还是渴
在清朝末年,江南水乡有个名叫柳河的小镇,镇上有个名叫李旺的富户,家中良田千顷,金银满仓,是远近闻名的富绅。
这李旺虽家财万贯,可却有个怪病,整日里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形容枯槁,瘦得跟个竹竿似的。
李旺这病来得蹊跷,起初只是食欲不振,日渐消瘦,后来发展到滴水不进,吃什么吐什么,整个人跟丢了魂儿似的。
李旺的娘子柳氏是个贤惠的女人,见丈夫如此模样,心如刀绞,遍访名医,可那些大夫瞧了李旺的病,都是摇头叹气,束手无策。
这天,柳氏又领着一个白胡子老大夫进了屋,老大夫号了脉,问了病情,眉头紧锁,沉吟半晌道:“夫人,令郎这病,老夫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不过,老夫曾听闻,这附近的山里住着一位得道高人,人称‘清风道长’,他或许能救令郎一命。”
柳氏一听,犹如抓到了救命稻草,忙不迭地给老大夫磕了几个响头,又打发下人备了些银两盘缠,连夜坐着马车奔山里去了。
山路崎岖,马车颠簸,柳氏坐在车里,心急如焚,不知过了多久,马车终于停在了一座破旧的道观前。
柳氏下了马车,走进道观,只见一个身着青袍,头戴道冠的老者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柳氏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道:“道长,妾身是柳河镇的柳氏,特来求见清风道长,求道长救救我家夫君。”
那老者睁开眼,打量了柳氏一眼,道:“贫道便是清风,夫人有何难处,但说无妨。”
柳氏一听,眼泪夺眶而出,将丈夫的病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听完,沉吟片刻,道:“夫人莫急,令郎这病,贫道或许能治,不过,还需夫人配合。”
柳氏一听,喜出望外,忙道:“道长,只要能救我家夫君,妾身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夫人言重了,贫道只需夫人明日午时,带着一碗白粥,到柳河镇东头的老槐树下等候,自有分晓。”
柳氏一听,虽心中疑惑,却也只好点头应允,谢过清风道长,坐着马车回了家。
次日午时,柳氏依约带着一碗白粥,来到了柳河镇东头的老槐树下。
这棵老槐树少说也有几百年的树龄,树干粗壮,枝叶繁茂,遮天蔽日。
柳氏站在树下,左等右等,却始终不见人影。
正当柳氏焦急万分之际,忽见一个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男子踉踉跄跄地走了过来。

那男子面色苍白,嘴唇干裂,一副饥渴难耐的模样。
一见柳氏,那男子眼睛一亮,道:“大嫂,我赶路走得急,口渴得厉害,能否给我一碗水喝?”
柳氏一听,心中一紧,暗想:“这男子来得如此凑巧,莫非就是清风道长说的那人?”于是,柳氏将手中的白粥递了过去,道:“大兄弟,我这只有一碗白粥,你将就着喝吧。”
那男子也不客气,接过白粥,三口两口就喝了个精光。
喝完粥,那男子舔了舔嘴唇,道:“大嫂,这粥真香,可我还是渴得厉害,能不能再给我一碗?”
柳氏一听,心中更觉蹊跷,却也不好拒绝,只好道:“大兄弟,我这粥是给我家夫君准备的,你若不嫌弃,就随我回家,我再给你煮一碗。”
那男子一听,喜出望外,连声道谢,跟着柳氏回了家。
到了家里,柳氏忙着生火煮粥,那男子则坐在院子里,东张西望,神色诡异。
不多时,粥煮好了,柳氏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白粥,走出了厨房。
那男子一见粥,眼睛又亮了起来,接过粥,又是三口两口喝了个精光。
喝完粥,那男子摸了摸肚子,道:“大嫂,你这粥真是人间美味,可我还是渴得厉害,能不能再给我一碗?”
柳氏一听,心中暗自嘀咕:“这男子究竟是何方神圣,怎地如此能喝?”却也不好拒绝,只好又煮了一碗粥。
那男子喝完第二碗粥,仍是意犹未尽,道:“大嫂,你这粥真是越来越好喝了,可我还是渴得厉害,能不能再……”
不等那男子说完,柳氏便打断了他,道:“大兄弟,你这般喝法,我家夫君还喝不喝了?
这样吧,我再给你煮一碗,你若是还渴,便去别处讨水喝吧。”
那男子一听,面露难色,却也只好点头应允。
柳氏又煮了一碗粥,那男子接过粥,又是三口两口喝了个精光。
喝完粥,那男子叹了口气,道:“大嫂,你这粥真是绝了,可我喝了这么多,还是渴得厉害,看来,我是没法子了。”
说罢,那男子站起身来,就要告辞。
柳氏心中起疑,忙道:“大兄弟,你究竟是何方神圣,怎地如此能喝?”

那男子一听,神色黯然,道:“大嫂有所不知,我本是山中一介游魂,因生前罪孽深重,死后无法投胎转世,只能在这山中游荡。
近日,我偶得一本秘籍,上面记载着一种法术,能吸人精气,以解饥渴。
我本想下山一试,不料却被清风道长察觉,他用法术将我困在了这槐树下,让我在此等候有缘人。
我本以为你是那有缘人,不料却……”
柳氏一听,吓得花容失色,道:“大兄弟,你、你别吓我,这、这怎么可能?”
那男子苦笑一声,道:“大嫂,我本不想吓你,只是事到如今,我也不得不说了。
你夫君的病,便是被我所害,我吸了他的精气,他才变得如此模样。
你若想救他,便需用你的阳气,将我体内的阴气逼出,否则,你夫君性命难保。”
柳氏一听,吓得浑身发抖,道:“大兄弟,我、我怎敢?
我、我只是个弱女子,怎会有那等神通?”
那男子一听,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道:“大嫂,你莫怕,我有秘籍在手,只需你依计行事,定能救你夫君一命。
不过,此事若成,你需将你家中的金银财宝分我一半,否则,我便将你夫君的精气吸干,让他魂飞魄散。”
柳氏一听,心中暗自思量:“这男子虽是个游魂,却也有些神通,我若不从,他真会害了我夫君性命。
罢了,为了夫君,我便拼上一拼。”
于是,柳氏点了点头,道:“大兄弟,我答应你,不过,你得先将我夫君的精气还给他。”
那男子一听,哈哈大笑,道:“大嫂,你真是个聪明人,放心,只要你依计行事,我定会还你夫君一个健康之躯。”
说罢,那男子从怀中掏出一本破旧的秘籍,递给了柳氏。
柳氏接过秘籍,翻开一看,只见上面画满了稀奇古怪的符号和咒语,心中暗自嘀咕:“这究竟是何等法术,竟有如此神通?”
正当柳氏看得入神之际,忽听得门外传来一阵喧哗声。
柳氏心中一惊,忙将秘籍揣进怀里,走出屋门。

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身穿道袍,手持长剑的老者,正是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一见柳氏,忙道:“夫人,快将粥端来,迟则生变。”
柳氏一听,心中恍然大悟,原来这清风道长早已料到会有此一劫,这才让她带着粥来此地等候。
于是,柳氏连忙将锅里剩下的粥端了出来,递给了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接过粥,走到那男子面前,将粥泼在了地上,道:“孽畜,还不现身?”
话音未落,只见那男子浑身一颤,瞬间变得青面獠牙,张牙舞爪,向清风道长扑去。
清风道长冷哼一声,手中的长剑一挥,一道剑光闪过,那男子便被斩成了两段。
斩了男子,清风道长转身对柳氏道:“夫人,这孽畜已被我除去,你夫君的病也就能治好了。
不过,这孽畜的阴气已侵入你夫君体内,需用阳气逼出,你且随我来。”
说罢,清风道长领着柳氏进了屋,将一碗白粥放在桌上,又从怀中掏出一张符纸,贴在了粥碗上。
然后,清风道长让柳氏将粥端到李旺床前,喂他喝下。
李旺喝下粥后,只觉一股暖流涌入体内,瞬间觉得神清气爽,精神焕发。
他睁开眼,见柳氏和清风道长站在床前,忙挣扎着坐起身,道:“娘子,道长,我这是怎么了?”
柳氏见夫君终于醒了过来,喜极而泣,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旺。
李旺一听,吓得浑身冷汗直冒,忙向清风道长道谢。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李施主,你虽逃过一劫,却也要记住,这世间万物,皆有因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清风道长说完,从袖子里掏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一粒乌黑油亮的药丸,递给李旺,说道:“李施主,你体内阴气虽已被逼出,但元气大伤,需得好好调养。
这颗药丸是我用百年灵芝炼制的,你且服下,可助你快速恢复。”
李旺接过药丸,一口吞下,只觉一股暖流自丹田升起,瞬间觉得四肢百骸充满了力量。
他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筋骨,觉得浑身舒畅,仿佛年轻了十岁。
清风道长见状,点了点头,道:“李施主,你如今已无大碍,但还需注意修养,切莫再过度劳累。

此外,你需多做善事,广结善缘,方能消灾解难,福寿绵长。”
李旺一听,连连点头,道:“道长教训得是,我今后定当改过自新,多做善事。”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如此甚好。
夫人,你且随我来,我有话要说。”
说罢,清风道长领着柳氏走到屋外,低声说道:“夫人,那孽畜虽已被我除去,但它背后的势力却不容小觑。
你需小心提防,切莫让那孽畜的同伙找上门来。”
柳氏一听,心中一惊,道:“道长,那孽畜的同伙究竟是何方神圣?”
清风道长叹了口气,道:“那孽畜本是山中一只修炼千年的鬼魅,因贪图人间繁华,私自下山作恶。
它背后的势力,乃是山中的一群妖魔鬼怪,个个法力高强,神通广大。
我虽能除去那孽畜,却也无法将它们一网打尽。
夫人,你且记住,日后若遇到奇怪之人,定要小心提防,切莫轻信。”
柳氏一听,吓得脸色苍白,道:“道长,那我该如何是好?”
清风道长沉吟片刻,道:“夫人莫怕,我赠你一道护身符,可保你平安无事。
此外,你需每日焚香祷告,祈求神灵庇佑。
若有危难,我自会前来相助。”
说罢,清风道长从怀中掏出一道金光闪闪的护身符,递给柳氏。
柳氏接过护身符,感激涕零,道:“道长,您真是活神仙,救了我们夫妻二人的性命。
我今后定当多做善事,报答道长的大恩大德。”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夫人言重了,我乃修道之人,救人性命乃是我的本分。
你且回去,好好照顾你夫君,切莫再让他劳累过度。”

柳氏点头应允,告别了清风道长,回到屋里。
李旺见柳氏回来,忙问道:“娘子,道长跟你说了些什么?”
柳氏将清风道长的话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李旺。
李旺一听,吓得浑身冷汗直冒,道:“娘子,那孽畜的同伙如此厉害,我们该如何是好?”
柳氏安慰道:“夫君莫怕,道长已赠我一道护身符,可保我们平安无事。
你且安心修养,切莫再胡思乱想。”
李旺一听,心中稍安,道:“娘子说得是,我今后定当改过自新,多做善事,以消灾解难。”
自此以后,李旺果然改过自新,不再贪图享乐,而是广做善事,修桥补路,救济穷人。
柳氏也每日焚香祷告,祈求神灵庇佑。
夫妻二人齐心协力,日子越过越红火。
然而,好景不长,一日傍晚,李旺从镇上回家,途中遇到一个身穿黑袍,头戴斗笠的神秘人。
那神秘人见李旺走来,低声说道:“李施主,你可知那孽畜的同伙已找上门来,欲要取你性命?”
李旺一听,吓得魂飞魄散,道:“好汉,你、你究竟是谁?
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那神秘人冷笑一声,道:“我乃山中一介散仙,因看不惯那孽畜的同伙作恶多端,特来提醒你。
你且记住,三日之内,必有灾祸降临,你需做好准备。”
说罢,那神秘人转身离去,消失在夜色之中。
李旺望着神秘人的背影,心中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是好。
回到家中,李旺将遇到神秘人的事情告诉了柳氏。
柳氏一听,吓得脸色苍白,道:“夫君,这可如何是好?

我们该如何应对?”
李旺沉吟片刻,道:“娘子莫怕,我们可去找清风道长求助,他老人家定有办法。”
于是,夫妻二人连夜坐着马车,奔山里去了。
到了道观,只见清风道长正端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
李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道:“道长,救命啊!
那孽畜的同伙已找上门来,欲要取我性命。”
清风道长一听,睁开眼,打量了李旺一眼,道:“李施主莫急,那孽畜的同伙虽法力高强,却也未必能胜过我。
你且放心,我自会护你周全。”
李旺一听,心中稍安,道:“道长,那孽畜的同伙究竟是何方神圣?
我们该如何应对?”
清风道长沉吟片刻,道:“那孽畜的同伙,乃是山中一只修炼千年的黑熊精。
它法力高强,神通广大,能变化人形,迷惑人心。
不过,它也有个弱点,那就是惧怕阳光。
你且记住,三日之内,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都不可离开阳光照射之地。”
李旺一听,点了点头,道:“道长,我记住了。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清风道长道:“你且回去,准备些符咒和法器,以备不时之需。
我自会在此守候,若那黑熊精敢来,我定会将它除掉。”
李旺一听,感激涕零,道:“道长,您真是活神仙,救了我们夫妻二人的性命。
我今后定当多做善事,报答道长的大恩大德。”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李施主言重了,我乃修道之人,救人性命乃是我的本分。
你且回去,好好准备,切莫让那黑熊精得逞。”
李旺点头应允,告别了清风道长,和柳氏一起回了家。
回到家中,夫妻二人忙忙碌碌,准备符咒和法器。
到了第三日,天刚蒙蒙亮,李旺便带着符咒和法器,坐在院子里晒太阳。
柳氏则在家中焚香祷告,祈求神灵庇佑。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转眼间就到了中午。
此时,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狂风大作。
李旺望着天空,心中暗自嘀咕:“这天气怎么说变就变?
莫非是那黑熊精要来了?”
正当李旺心中忐忑不安之际,忽见一道黑影从天空中掠过,直奔李旺而来。
李旺定睛一看,只见那黑影竟是一只巨大的黑熊,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来。
李旺见状,吓得魂飞魄散,忙将手中的符咒向黑熊扔去。
只见那符咒在空中化作一道金光,击中黑熊的额头。
黑熊疼得嗷嗷直叫,瞬间现出了原形。
就在这时,清风道长从天而降,手持长剑,向黑熊刺去。
黑熊见状,慌忙躲闪,与清风道长战在一起。
二人你来我往,斗得难解难分。
李旺望着二人激战,心中暗自祷告:“神灵保佑,道长一定要胜啊!”就在这时,只见清风道长长剑一挥,一道剑光闪过,黑熊被斩成了两段,瞬间化为乌有。
清风道长收起长剑,转身对李旺道:“李施主,那黑熊精已被我除去,你今后可安心度日了。”

李旺一听,喜出望外,道:“道长,您真是活神仙,救了我们夫妻二人的性命。
我今后定当多做善事,报答道长的大恩大德。”
清风道长微微一笑,道:“李施主言重了,我乃修道之人,救人性命乃是我的本分。
你且记住,多做善事,广结善缘,方能消灾解难,福寿绵长。”
李旺点头应允,送走了清风道长。
自此以后,夫妻二人更加齐心协力,多做善事,日子越过越红火。
而那清风道长,也成了他们心中的活神仙,每当遇到困难,都会想起他的教导和帮助。
打那以后,李旺跟柳氏的日子过得是顺风顺水,可那心中的感激之情却一天比一天浓烈。
李旺总想着,得找个啥法儿好好谢谢清风道长,不光是救了他俩的命,更是给了他俩重新活下去的勇气。
这天,李旺跟村里几个老汉坐在村口的大槐树下唠嗑,聊着聊着就扯到了清风道长身上。
李旺说:“道长那可真是个活神仙呐,救了咱俩不说,还一直保佑着咱村风调雨顺。”
旁边一个老汉抽了一口旱烟,吧嗒吧嗒嘴,说道:“可不是嘛,道长这些年帮了咱村不少人,可他自己却啥也不要,真是个好人呐。”
李旺一听,心里有了个主意,说:“咱得合计合计,给道长送点啥,不能让他白帮忙啊。”
几个老汉一听,都纷纷点头,说:“中,咱得好好谢谢道长。”
回到家,李旺跟柳氏商量了一下,柳氏说:“要不咱给道长送点自家种的粮食啥的?”
李旺摇了摇头,说:“不行,道长啥也不缺,咱得送点特别的。”
李旺一听,眼睛一亮,说:“行,咱就送酸菜,还得是最好的那种。”
于是,柳氏就开始忙活起来,挑了几颗最好的大白菜,又加了点自家秘制的调料,腌了一大缸酸菜。
几天后,酸菜腌好了,又酸又脆,可香了。
李旺跟柳氏用布把酸菜包得严严实实的,装进了一个大篮子里,然后坐着马车奔山里去了。

到了道观,只见清风道长正跟几个小道士在后院练功呢。
李旺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个礼,说:“道长,我们来给您送点自家腌的酸菜,您尝尝。”
说着,清风道长就接过篮子,打开一看,只见酸菜晶莹剔透,酸香扑鼻。
他夹了一片尝了尝,说:“嗯,真香,你们的手艺可真不错。”
李旺一听,心里美滋滋的,说:“道长喜欢就好,以后我们每年都给您送。”
清风道长笑了笑,说:“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你们这样的信徒,可真是我的福气啊。”
说完,清风道长就领着李旺和柳氏进了道观,给他们泡了一壶好茶。
几个人坐在屋里,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可热闹了。
聊着聊着,李旺就说起了村里最近发生的事情。
他说:“道长,您知道吗?
最近咱村里可热闹了,来了不少外地的商人,说要跟咱合作种药材呢。”
清风道长一听,很感兴趣,说:“哦?
那可真是太好了,种药材可是个赚钱的好门路啊。”
李旺点了点头,说:“是啊,咱村的地肥,种啥都行。
这不,那些商人都抢着要跟咱合作呢。”
清风道长笑了笑,说:“那你们可得好好把握这个机会,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
李旺一听,连连点头,说:“中,我们肯定好好干,不辜负道长的期望。”
就这样,几个人在屋里聊了大半天,李旺和柳氏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清风道长,坐着马车回家了。
回到家,李旺就开始忙活起来,跟村民们一起准备种药材的事情。
他们选了最好的地块,买了最好的种子,还请了几个懂行的专家来指导。

几个月后,药材种下去了,长得可好了。
村民们看着绿油油的药材地,心里都乐开了花。
他们知道,这药材种好了,日子就更有奔头了。
转眼间,一年过去了,药材收获了。
那些外地的商人如约而至,把药材都收购了,给了村民们一笔不小的收入。
村民们拿着钱,笑得合不拢嘴,都说这是清风道长的福气带来的。
李旺和柳氏更是高兴得不得了,他们觉得这是清风道长给他们带来的好运。
于是,他们决定再送点啥给清风道长,以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这次,他们没送酸菜,而是送了一篮子自家种的草药。
他们知道,清风道长是个修道之人,肯定喜欢这些草药。
到了道观,他们把草药送给了清风道长。
清风道长一看,非常高兴,说:“,这可真是太好了,我正需要这些草药呢。”
李旺一听,心里更美了,说:“道长,这都是我们自家种的,您尽管用。”
清风道长笑了笑,说:“那可真是太好了,有你们这样的信徒,可真是我的福气啊。”
说完,清风道长就领着李旺和柳氏去了后院,给他们看了他新种的草药园子。
只见园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草药,绿油油的,非常茂盛。
李旺一看,惊讶得合不拢嘴,说:“道长,您这草药园子可真大啊,得花不少心思吧?”
清风道长笑了笑,说:“是啊,不过这都是值得的。
草药不仅能治病救人,还能修身养性呢。”
李旺一听,连连点头,说:“道长说得是,我们也得向您学习,多做善事,修身养性。”

就这样,李旺和柳氏在清风道长的帮助下,日子越过越红火。
他们不仅种药材赚了不少钱,还跟着清风道长学了不少修身养性的法门。
他们知道,这都是清风道长给他们的福气,他们得好好珍惜。
从那以后,李旺和柳氏每年都给清风道长送东西,有时候是酸菜,有时候是草药,有时候是自家做的点心。
清风道长每次都很高兴地收下,然后给他们讲一些修道养生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