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产品,这些潜伏在中国的美国货,你知道几个

南柯纪实 2025-04-10 15:45:50

前言

近期“中美关税战”升级,双方互相加征关税,在网上引发了“谁更依赖谁”的争论。

很多人认为美国离不开“中国制造”,但事实上,许多美国品牌早已深入中国市场,甚至成为日常必备。

今天就来盘点那些“潜伏”在中国的美国货,看看你是否每天都在用?

渗入日常的美国用品

平时我们在超市挑选日常用品时,货架上几乎都有海飞丝、潘婷、飘柔、舒肤佳、汰渍等这些品牌,这些产品在1988年陆续进入我国的市场,有很多产品属于和我们一起长大的类型,而我们对这些品牌也拥有不一样的情怀。

但是这些貌似国货的品牌其实来自于美国产业——宝洁。

它进入中国市场之后,我们国家那会还停留在肥皂、散装洗发膏的阶段,谁也没有想到之后的三十多年里这款“貌似国货”的品牌能牢牢掌握中国人的市场。

“海飞丝,头屑去无踪”、“有汰渍,没污渍”、“舒肤佳杀灭99%的细菌”。

相信大家家里也一定有相关的品牌,而且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的使用。

例如,有很多网友指出,90年代以前中国的脱发问题比较少,在中国几乎见不到秃头,而自从宝洁进入市场之后,大家的毛发开始逐渐稀疏,很多人质疑宝洁公司产品的成分,存在问题。

但是宝洁高频的营销模式给我们日复一日的洗脑:我们就是生活在病毒和细菌中,我们需要使用他们的品牌。所以它在中国的市场依旧很饱满,几乎每个家庭都能找出相关的品牌。

“快乐肥宅水”

现如今年轻人的压力都很大,所以很多人在休息的时候都想要喝一口快乐水解解压,而在平时的酒局和日常的饭桌上,都有那些快乐水的影子——可口可乐、芬达、雪碧。

这三款饮料早已渗透进我们的生活之中,而这些看似“国际化”的品牌背后都属于同一家美国巨头——可口可乐公司。

这个公司早在1927年就进入了中国的市场,可口可乐当时凭借着独特的玻璃瓶和“挡不住的感觉”迅速收获一众年轻人的喜爱。

而它的营销模式也是很厉害,作为一款国外的饮料它和我们的春节一起捆绑营销,用红色的包装烘托节目氛围,要知道我们中国很重视这个传统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走亲戚,这个阶段正是待客最频繁的时候。

它们两个的有机结合,让很多中国人都认为忘了它其实是美国的一个品牌。

而他们旗下的另一个品牌雪碧也一直在碳酸饮料的市场中压制我们的国货品牌北冰洋。

经过长时间的渗入,现在中国是可口可乐全球第三大市场,在中国的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饮料占比超过60%,年销量高达100亿瓶,能绕地球不止一圈。

“老国货的变身”

“大宝天天见!”

这个横空出世的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中,成为了我们的国民护肤品,每天早上,家里的大人和小孩儿都会在脸上擦一些。

甚至在1999年的时候,大宝的商标还被评为了“中国驰名商标”,可见当时大宝这个产品在中国护肤界的地位有多强!

直到现在,在我们的超市护肤品区域,那个熟悉的红白配色的护肤品依旧有它的一席之地。

但是,如今的大宝,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大宝了。

转折发生在2007年,美国强生集团以23亿高价收购了大宝100%的股权,国民护肤品一跃变身美国品牌。

但是这个变化,有很多国人都不知道,他们还在一直重复使用。

因为强生集团在收购大宝之后,做了一件很聪明的事情,他们依旧保留“大宝”的品牌名和经典生产线。

有很多知情人士调侃:强生的这种运营策略,堪称“隐形收购”的典范。

但其实,大宝被收购之后,尽管它每年为强生贡献15亿元的收入,但仍然没有得到强生集团的重视,至今这个品牌依旧靠中国人老一辈的情怀还在市场运营。

而这种“伪国货”还不止大宝这一家,名字为中华牙膏的产品以及宝宝霜美加净,都已经被外资收购了,那些承载着我们国民记忆的品牌可能早就不一样了。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如今“国潮崛起”,我们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更加倾向于我们的本土品牌:华为、小米、鸿星尔克等等。

支持国货也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心里的内驱力,相信不久以后,在各行各业,我们都能完成自己的全部内循环!

参考资料

环球网:《中国人的40年这些外国品牌什么时候来到我们身边?》2019年1月9日

网易:《别再吹美国离不开中国商品,这些潜伏在我国的美国货,你真知道?》2025年4月10日

0 阅读:14

南柯纪实

简介:探索者勇攀高峰,执着着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