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插花保鲜,切口处理方案,会展中心布置,营养液配比关键
茶花,作为中国传统名花,在众多花卉中独具韵味。它花朵硕大、色彩艳丽,花期较长,那层层叠叠的花瓣如同精致的裙摆,观赏价值极高。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插花的时候,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让人头疼的问题。
先说说插花保鲜。就像很多插花爱好者发现的,茶花插花看起来美美的,可是没几天就凋谢了。在华南地区,有一位叫李女士的网友分享过她的经历。她特别喜欢在家里的客厅摆弄插花,买了茶花回来插瓶,结果才3天,茶花的花瓣就开始发黄掉落。这其实是茶花在插花后保鲜处理没做好的表现。
那对于茶花插花保鲜,切口处理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咱们先看看不同的切口方式。有的茶花品种,比如‘大玛瑙’,这种茶花花朵成球状,花色丰富。它的切口如果处理不好,就特别容易坏。要是用普通的斜切法,在南方湿润的天气里,3天左右切口就会变黑腐烂。而像‘十八学士’这种花朵排列整齐、花色雅致的茶花,在华北干燥的地区,普通切口可能能撑5天左右就会开始有变化。
现在介绍一种比较有效的切口处理方法。比如将茶花的茎底部剪成楔形,然后在切口处用火烧一下,等切口焦黑后,再迅速放入冷水中浸泡一会儿。这样做对于北方的茶花插花,像‘紫袍玉带’这种在华北地区比较常见的品种,能使保鲜期延长到7天左右。在南方的环境下,也能比普通处理延长5天左右。
说到会展中心布置茶花,这里面的讲究就更多了。会展中心的布置场景比较大,对茶花的要求也就高。曾经有一个在上海会展中心举办的大型花展,布置师一开始没有考虑到湿度和温度对茶花的影响。当时是在3月份,上海的天气还比较潮湿,布置好的茶花插花很快就有了霉菌。这是因为会展中心空气流动相对较差,而且人多热量散发快。正确的做法是在布置前,根据当地的天气和会展中心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茶花品种。比如在南方会展中心,像‘六角银红’这种耐湿热的茶花品种可能就比较合适;而在北方的会展中心,‘白宝珠’这种相对耐寒的茶花会表现更好。并且在布置好之后,要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温度控制在15 - 25摄氏度之间,湿度保持在60 - 80%左右。
再谈谈营养液的配比。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茶花对营养液的要求都不太一样。在东北的黑龙江地区,气温比较低,土壤相对比较贫瘠。一位黑龙江的林场工人老张曾经试过在家里种植茶花,他发现普通的营养液用了之后,茶花长得特别慢。后来他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调整了营养液的配比,增加了一些钾肥的含量,让茶花的花朵颜色更加鲜艳,花期也延长了不少。一般来说,基础的营养液配方里包含氮、磷、钾,还有像硼、锌这些微量元素。对于像‘凤冠玉带’这种需要花型饱满的茶花品种,在花期前磷肥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到15%左右,氮肥控制在10%左右,钾肥保持20%左右,每隔15天施一次肥。在华北地区,因为土壤本身肥力情况不同,这个比例可能要根据实际情况微调。
我们再比较几种不同品种的茶花。除了前面提到的几种,还有‘蓝孔雀’这种冷门的茶花品种。‘蓝孔雀’的花朵呈淡蓝色,非常梦幻。它和常见的‘杜鹃红山茶’相比,‘杜鹃红山茶’的花朵比较大,颜色火红,生长速度较快,对肥料的需求量比较大,在海南这种热带地区生长得特别旺盛。而‘蓝孔雀’相对娇弱一些,在华北、华东地区种植的时候,更需要精心呵护,对水分和营养液的要求都很严格。
还有一种叫‘金花茶’的茶花,花朵是金黄色的,在我国广西、云南等地比较常见。它的耐阴性很强,这和‘红露珍’这种需要充足阳光的茶花就截然不同。在布置会展中心的时候,如果灯光布置比较复杂,‘金花茶’可能更合适,而且在营养液配比上,因为‘金花茶’生长速度不快,对氮肥的需求就没有‘红露珍’那么高,可以适当减少氮肥比例,比如控制在8%左右。
从居家、办公室、咖啡厅、阳台这些场景来说,每一个场景中茶花的养护也都不一样。比如在办公室里,空间比较封闭,通风不是很好。很多人在办公室插花的时候,不管什么花,插上就不管了。有个在南京写字楼上班的王先生,他经常买花回来装饰办公桌。有一次他在网上买了一盆带花苞的茶花回来,因为没做切口处理,而且办公室养的花水分蒸发慢,15天左右花苞就开始掉落,花朵也凋谢了。其实如果在办公室插花,在南方的话,可以在切口处理后,加入适量的保鲜剂,并且每天打开窗户通风10 - 15分钟。
在咖啡厅这种比较优雅的环境里,茶花是很好的装饰。在杭州的一个文艺咖啡厅里,老板为了让茶花保鲜得久一点,在花瓶里加入了适量的白糖。结果导致茶花根部和切口感染,花朵很快凋谢了。这是因为白糖改变了土壤的渗透压,让茶花吸收水分变得困难。而如果在北方,咖啡厅的温度相对比较低,在插花时可以降低营养液的浓度,避免营养过剩烧伤根部。
在家庭阳台养茶花的话,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像在成都的居民,家里阳台空间比较小,但是气候比较温和。一位成都的大姐养茶花就养得特别好,她在花期前会给茶花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按照氮肥12%、磷肥18%、钾肥22%左右的比例施,每个月施一次。而在甘肃兰州,阳台上的茶花由于冬季寒冷,需要提前做好保暖措施,而且施肥的频率要降低,大概两个月施一次薄肥。
对于茶花的养护和会展中心的布置,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不同的地域,土壤的酸碱度对茶花的影响也很大。在酸性土壤地区,茶花长势较好,而在碱性土壤地区,就需要通过调节土壤酸碱度或者选择适应性强的茶花品种来保证茶花的生长。
那在未来的花卉产业发展中,我们如何更好地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提高茶花在各个场景中的表现呢?是进一步深入研究营养液的精准配比,还是探索更好的切口处理方法,亦或是开发出更多适应特殊环境的花卉品种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