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曹操在长坂坡不许士兵放箭杀赵子龙?当真是因为爱才吗?

周镜 2021-08-21 17:41:41

赵云是《三国演义》中刘备阵营中的一员大将,他不仅武艺高强,人长得非常帅气,更重要的是品行也非常地好,所以一直以来在三国谜当中拥有着非常高的人气。

▲长久以来赵云在三国迷心目中有着非常高的人气

关于曹操不对赵云放冷箭的事情,是记录在《三国演义》之中,我们都知道《演义》里面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所以也不必当真,事情是发生在公元208年刘备败走当阳长板期间发生的事情。

关于赵云单骑救主的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赵云的武艺和忠心,对其事件的描写如下:赵云当时的职责是护送刘备家小,包括了甘夫人、糜夫人和刘备的儿子阿斗。刘备部队在当阳被曹操带领的骑兵部队追上,全军溃散,赵云与二位夫人和阿斗也在乱军中失散。

出于工作的责任心,赵云返回乱军中先是救出了甘夫人,然后又杀回乱军之中寻找糜夫人,最终在一口枯井前找到了不能行动的糜夫人和尚在襁褓中的阿斗。赵云见状,主动下马,让糜夫人骑马前行,自己步行对战曹兵,杀出重围。为了不连累赵云,糜夫人选择了投井自杀,赵云这才带上阿斗走出了杀出重围的道路。

一路上赵云遭遇了曹军主力部队(为了突出其武艺),一般来说在被对方大部队包围且身上带了一个婴儿的情况下是突不出去的,但是作者罗贯中给了赵云主角光环,在这里设定了一个BUG,便是曹军不能对赵云放冷箭,原因是老曹见了赵云的武艺非常地喜欢,希望能招降这员大将,便下令士兵不得放冷箭,并且要生擒赵云,所以曹军在对打赵云的时候多少是手下留情的。

▲要不是《演义》中的BUG,估计罗贯中就只能把赵云写死了

第二个BUG就是赵云在遇到曹军大部队前抢了夏侯恩身上的青釭剑,这把宝剑削铁如泥,一路上赵云拿着这把大宝剑左冲右杀,势不可挡。

当然,其决定作用的还是赵云高超的武艺,带着主角光环和两个大BUG终于杀出了曹军的重围。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说法,完美体现了赵云这样一员武艺高超、一身是胆且忠心不二的战将。

而在《三国志》中,关于赵云在乱军中救出主人的描述是这样的:

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三国志》的意思就是赵云没有和甘夫人及阿斗走散,一路上他一直抱着尚在襁褓中的阿斗,带着甘夫人一路前行,最终摆脱了曹军的追杀。

而关于曹操追杀刘备的情形,根据历史记载,当时曹操只带了5000轻骑兵追杀刘备,而跟着刘备一起逃难的民众有数十万人。在这样一个乱军之中,曹军的首要目的就是追杀跟随刘备的民众和士兵。

▲老曹表示,当初追杀刘备只带了5000骑兵,这刘备的人马根本杀不完呀

根据《三国志》的描述,并没有说赵云当时只有一个人,很可能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些士卒,可以想象,曹操5000人追杀一个十万人以上的群体(民众加刘备的军队),其实根本就杀不完。而赵云的任务是保护刘备家小并不是与曹军交战,所以赵云完全可以不管身边的民众,只顾着带着刘备的家小逃脱曹军的追杀。在乱军之中,曹军也很难辨认说赵云一行人是刘备的家小,再加上赵云本身作战多年,战场经验丰富,很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他带着刘备家小一行人避开了曹军的主力部队,找个小道之类的道路逃走了。

至于在曹军中厮杀并杀出一条血路之类的事情,很可能并没有发生。毕竟赵云是员战将,他应该知道该如何躲避曹军的主力部队。

所以关于赵云在曹军部队中厮杀的事情,应该是虚构的,至少正史中没有记载。

曹操不杀赵云的心理

不过我们如果放在《演义》当中来分析曹操的心理,其实不杀赵云的心情也很正常。当时曹操已经统一了北方,他的势力是天下最大的,所以心态非常好,至少感觉是天下没有人是他的对手,所以对于敌方的大将,如果放走了也不会太在意(反正最后赢得是自己)。

▲《演义》虽然是小说,很多是虚构,但在《演义》中曹操不杀赵云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演义》当中,赵云在曹军阵营中左冲右杀,所表现出来的武艺令人惊叹,曹操一生都爱惜人才,这点是无需置疑的,比如当年对待关羽也是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上马赠金,下马赠银,待遇真的是好的不要不要的了。见到了武艺超群的武将,自然是想延揽下来,为己所用,所以曹操见了赵云想招降这员大将是合情合理的。

至于最后放跑了赵云,其实也是当时曹操心态的体现(心态特别好),虽然没能生擒赵云,但是看到对方的英雄气概,更多的也只是感叹了。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