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兰州21岁高三学生跳下黄河,生前遗言:下辈子别做我妈了

秋水看娱 2023-10-30 18:21:44

中国有一句古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常被用来形容人受到污蔑和构陷时激动的心情。但在2019年,果真有个男孩应验了这句话。

他是一名高三学生,因日常生活中一件“无足轻重”的事,一头扎进了滔滔黄河水。

他的母亲跪在桥上痛哭,他的父亲在后半辈子里悔恨。可时间不能重来,如若时间真能逆流,他们是否又能挽救这个年轻的生命呢?

回看孩子短暂的一生,他的父母亲又做了些什么呢?

父母离异、高考失利

日前有一个十分火爆的视频,是一个90后母亲以自己的视角,亲身讲述自己对孩子诞生后的心境变化。

首先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此时仅有母亲独自和他呆在病房里,母亲不但要忍受着侧切之痛,更要忍受孩子连绵不止的啼哭声。

等到孩子一个月后,此时的母亲感受到的依然不是母子亲情,而是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丑?

两个月后,母亲还是没能接受孩子要牵绊自己的现实,不能再打游戏,需要独自照顾孩子,夜晚给他拍奶嗝哄睡,白天给他换尿布洗衣。

六个月后,孩子终于能坐起来了,这时候的母亲也第一次体会到了育儿的成就感。

一岁后,孩子得到了长辈的看顾,母亲终于可以工作了,但母亲这时候才发现,原来不是孩子离不开母亲,而是母亲离不开孩子。

这段故事对于这位跳下黄河的高三学子的母亲而言,恐怕也如身临其境。高三学子名叫魏天桦,是家中独子,兰州人。他的母亲对他从小就颇有“期待”,每天都会在身边督促、教育。

然而魏天桦这次的高三却是复读,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魏天桦一年前的高三冲刺时期,父母却在这时候选择了离婚,给魏天桦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导致他与大学擦肩而过。

从很多年前开始,母亲唐咏枝和父亲魏刚生活中就已不再恩爱,时常因为一些鸡零狗碎的琐事争吵不休,到了2018年,两人终究还是过不下去了,这才选择了离婚。

对于两人唯一的孩子魏天桦,二人都想要争夺抚养权,但最终还是唐咏枝胜诉。因为不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生活中,人们都更倾向于母亲照顾孩子。

但他们二人却没想到,离婚带来的冲击让魏天桦关键的时刻分了心。

都说高考是人生的分水岭,魏天桦也十分明白高考的重要性。他有理想,有抱负,有对未来生活的期盼,也有对前途的渴望。

然而,他还是失利了,面对失败,他颓废不堪,也曾心里埋怨过父母,但他还是一句也没有向人诉说。

抚养他的唐咏枝倒是整理了心情,对着儿子说:“失利了就再来一次,下一次你一定能考上!”

这句话旁人听了或许会觉得母亲十分体贴,一直在鼓励着魏天桦,但只有魏天桦知道,母亲的言外之意不过是:下次你一定要考上。

就这样,魏天桦重新振作,准备复读,为下一次的高考冲刺。

2019年2月26日,魏天桦早早起床,洗漱完毕后又背了许多课文,这时才发现时间来不及了,背上书包就要夺门而出。

这时,母亲恼了:“你怎么不吃早餐啊?不吃早餐怎么能行?哪里有精力学习呢?”

原来,魏天桦顾着学习忘记了母亲早已备好早餐,但此时时间的确来不及了,而母亲的三连问,让魏天桦不得不折返,喝了一口豆浆、吃了一块面包才匆匆离去。

抵达学校大门,校内已经传来郎朗读书声,只有魏天桦在门口被保安记了迟到。

望着天空,魏天桦的内心是羞愧的、惆怅的,但他也无可奈何,毕竟母亲总是为他好的。

回到教室后,魏天桦一改往日懒散的性格,争分夺秒地学习着,他不想令母亲失望,也害怕令母亲失望。

许多年前,魏天桦的父母还是一对恩爱的夫妻,随着时间的流转,魏天华的父亲魏刚,始终达不到唐咏枝的理想程度,两人便终日争吵。

这一切,魏天桦都看在眼里,但母亲这些年的辛劳,他也同样看在眼里,直到母子两人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事情才走向了不可控制的地步。

小事/大事

“你现在的所有开销,都是我在花钱,你必须什么都听我的!”

“都是我的错,我不该活在这世上,以后用不着你付出了。我魏天桦以后要是再花你一分钱,立马出门被车撞死!”

这段对话来自一对母子,谁能想到吵架的起因仅仅是因为孩子的父亲、女子的老公呢?

故事来到2019年的春节,魏天桦终于在父母离异后第一次见到爸爸魏刚。因为父母离异,自己又复读,他们父子已经许久没有见面了。

平常魏天桦考虑到母亲的感受,从不主动提起要见父亲,但作为母亲的唐咏枝,也并不想掐断他们的父子情。

于是,春节来临之际,唐咏枝打算带着魏天桦去见见魏刚。

魏刚离婚后一直一个人住着,春节来临后家家户户都喜气洋洋的,只有他这里冷冷清清的。不一会儿,敲门声响起,魏刚正疑惑着谁会来他家串门呢?

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挂念的儿子。魏天桦十分开心,激动地拉着魏天桦到家里坐,看着这一幕,谁又能不唏嘘呢?原本好好的一家人,如今竟要“串门”才能见面。

本就是春节,魏天桦见到孩子自是高兴,悄悄地给孩子塞了个1400元的大红包,就算是压岁钱。

魏天桦也并未思考就接下了,自己父亲给的压岁钱收下也不为过吧?魏天桦这样想。

但是魏天桦依然选择了没有告诉唐咏枝这件事情,他不想因为一件小事让父母闹得不可开交。因为母亲总是担心自己会爱父亲多过于爱她,所以魏天桦不愿意让母亲多想。

但纸终究包不住火,等到唐咏枝自己知道了这件事后,情绪已经不能自控。她非常生气,但她生气的不是孩子收了钱,而是孩子有秘密了!

想到自己离婚后辛辛苦苦养育的儿子,如今却欺瞒自己,唐咏枝就气不打一处来。

唐咏枝找到儿子魏天桦大吵了一架,魏天桦从前一直对母亲逆来顺受,但经历了高考失利,心中的怨气这一次也直接撒到了母亲身上,这才有了前面争吵的画面。

魏天桦的顶嘴对于唐咏枝而言是史无前例的,她觉得孩子变了,越来越叛逆,一定要好好管教!不然谁知道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呢?

中国式父母总是这样,自顾自地替孩子担忧,但却从没想过先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这一次争吵后,唐咏枝要求,魏天桦不论去哪、去干什么,都一律要经过她的同意,魏天桦并没有作任何回答,闷声地回到了房间。

对于唐咏枝来说,母子哪有隔夜仇,争吵过后又是新的一天。

唐咏枝并没有对魏天桦有什么记恨,认为这不过是平淡生活里泛起的浅浅涟漪罢了。她还是一如往常地关注着他的学习、身体和健康。

但她却不知道,魏天桦的内心已经悄悄发生转变。

面对复考的压力,魏天桦可以每天顶风前行。但面对母亲的咄咄相逼,他终究是放弃了挣扎。

一跃而下 无尽哀伤

2019年5月15日,唐咏枝收到了几张儿子的自拍。

魏天桦穿着一件黑色短袖,在一面白墙下,透过屏幕微笑着看着母亲。他将几张照片发给母亲,还发送了一段话:

虽然很自私,但是,我想你记住我的模样,真的很幸运遇到你这样的妈妈,

“您的恩情,我来世再还吧。”

收到短信和照片,唐咏枝并未有任何察觉,但魏天桦却是在经历过万般煎熬后,才向母亲发出了求救信号。

漫长的夜,奔腾的水,天上的繁星没有给魏天桦一丝回应。

母亲没有给他回复,发过去的讯号如石沉大海。

他一个人在黑夜里独坐,泪如泉涌,能够在脑海里闪现的,只有一年来母亲的严厉督促和殷情期盼,他实在是太累了。

直至第二天上午,魏天桦走出了校门,他漫无目地地走着,看着车水马龙,想起自己曾说过的“被车撞死”,心里好似得到了解脱。

就这样,他似乎被牵引着走到高架,内心里说不清是恐惧还是对世界的留恋,他给母亲唐咏枝再次发送了最后一条短信。

“我真的想考个好大学,希望这个愿望下辈子可以实现吧。”

“我爱你,但是下辈子,你别做我妈了,太累了。”

这条短信,常人都能很快察觉出对方的异样,但是唐咏枝却依然没有,她用自己的教育方式再次教导了魏天桦。

她连发两条短信,字字不离“妈妈以你为荣”的捆绑字眼,对魏天桦没有丝毫的关心,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关心他有没有好好学习。

但她哪里知道,此时的魏天桦身处的不是课堂,而是高架上。这样的言语无异于成了压垮骆驼最后的一根稻草。

但,压垮骆驼的其实不是稻草的重量,而是看不到头的折磨。

这一天,天气很好,透着静谧之蓝的天空,夹裹着软绵白云,高架之下是奔腾不息的黄河水,高架之上是绝望窒息的年轻人。

收到唐咏枝最后一条短信,魏天桦背上书包毫不犹豫地跳进了黄河。连同着妈妈对他的期盼,和他一直热爱的学习,一起下坠。

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还在想,不知道妈妈到底明不明白,他为什么收了爸爸的红包,又为什么没有告诉她这件事,还有为什么没能考上大学,还有为什么会选择死亡.....

他只希望,跳进黄河,能够证明自己的真心,他不曾背离过妈妈,也不曾怠慢过学习,他多么希望,这一次能得到妈妈的理解。

魏天桦跃下高架的时候,旁边的群众吓坏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刚刚还十分正常的人,会突然跳下黄河。

好心的群众立刻拨打了110,民警们接到报警电话,迅速出警,但再快也依然来不及挽救这个鲜活的生命。纵使打捞三次,得到的结果仍是一无所获。

唐咏枝接到民警电话后,情绪始终处于空洞的状态,她不信她的儿子会轻生,她明明将儿子照顾得很好......

但一切都是她以为而已,孩子跳下黄河的事情已成事实,不论她多么不愿相信也毫无帮助。

最终,经过唐咏枝花费上万元,请来专业的打捞人员打捞数次后,终于在奔腾不息的激流中,找到了那具被泡烂的尸体。

看到那可怜的孩子,唐咏枝泣不成声,瘫坐在地。

一切无法挽回,没有假设,没有重来。

结语

通过魏天桦的故事,我感受到了深深地无力感。

现代教育总是以“我都是为你好”、“我是你妈,我会害你吗?”、“你必须听我的”等等,作为绑架孩子的语言武器。

殊不知,这样的方法只会将孩子越推越远。

如果能够多看看历史名人是如何教育孩子,恐怕也不至于悔恨终身。

梁启超的女儿梁思庄就曾与故事中的魏天桦经历过同样的事情,当年梁思庄出国留学,因不适应国外生活,最终与大学失之交臂。

但梁启超却并未责备,反倒是给她来信,言语上鼓励,并安慰道:“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若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这样的话,温润如雨,令人如沐春风,孩子又怎会再心死轻生呢?

有时候总希望,一篇文章能够改变少数人的观点就已是了得,但如果可以,也希望能够多改变一些人。

能令世间的父母都懂得如何与子女相处,所有的子女都理解父母的用苦良心,不再有悲剧发生、不再有家庭破碎。

0 阅读:64
评论列表
  • 2023-10-30 20:09

    没出息的东西,一个大男人,就这还他妈上高中?抗压这么差,意志薄弱,好死不如赖活着优胜劣汰,这样的人确实没必要活在世上,我从小父亲便去世了,因为父亲生前只知道自己吃喝,极度自私,是一个十足的酒鬼,一天三顿酒不离口,别人出门打工都养家糊口,唯独他出门打工赚不到钱,能力不行,脾气特别大,90年代在外打工,欠了三四万块债务,每年年尾债主封门,都能够坐满一大屋债主,欠的粮债钱债,结果九八年他两脚一伸,死了,我才13岁,无奈小学没毕业就辍学打工,还要供弟弟妹妹上学,九九年十四岁出门打工赚钱到2006年,还清了他生前欠的所有债务,还给家里买了25的彩电,家庭影院。因为父亲的去世的那几年,妈妈心里大受打击,生活中稍微不顺意就对着我和弟弟妹妹撒泼,只要我们稍微顶嘴,不听话,就提着菜刀或者锄头要跟我们拼老命,遇到这样的父母有什么办法?现在我长大了,也不再受她气,我还不是有房有车了,人要学会自己成长,抗压,不要动不动就死,死了也就白死了,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要熬过那一段时间,后面想想也没啥大不了。

秋水看娱

简介:关注我,分享更多内容,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