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军小张
本以为俄乌冲突是一场速战速决的高科技战争,如今却打成了二战时期的大炮战和堑壕战,和想象中的现代化大规模精确打击不同的是,俄乌双方战场上流出的一幕幕大画面,都是无人机在上帝视角下打击对方的画面,这让国际所有军事观察家都重新审视了无人机在战场上的特定作用。
所以,现在很多军迷朋友都在考虑一个问题,即:如果俄军有能力制造且使用蜂群无人机战术,那俄军还会在战场上使用士兵的生命填战壕吗?

真正的“无人机战场”的背后,比拼的其实是整个国家的综合信息作战能力
很多人质疑俄罗斯为什么会在无人机领域发展上失衡呢?其实,发挥无人机能力必须有三大要素,首先无人机必须具备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这就要求必须有强大的电子设备支撑,否则那根本没有战斗力可言。其次就是无人机防火墙足够厉害,不会被黑客劫持,再者无人机需要强大的导航能力,但这几点,俄罗斯都很弱!
二十年前,美国的无人机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中国不是和他有多大差距的问题,而是当时中国根本就没有可能出手的无人机。在我们没有北斗卫星之前,我国的无人机和美国相比,至少是差半个身位的,当年美国的MQ1掠食者无人机在1994年已经达到实战标准,可中国的同款无人机还没有任何身影。

但是在北斗组网之后,中国的无人机技术日趋成熟并逐步开始反超,从大疆的热销就能看得出来,我国在无人机产品的研发调试能力,是世界领先的。而在军用无人机技术方面,中国已经研制出例如“彩虹”系列和“翼龙”系列,这些无人机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受到追捧,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很大的份额。

双尾蝎无人机的列装,标志着中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正式赶超美国
此前,美国MQ9死神无人机作为世界公认的NO1,其最大起飞重量达到4.76吨,机翼长度20米,空载最快时速超400公里,最大升限1.3万米,最大续航力24小时,最大航程8500公里,机身配置了高敏感度的摄像头,可实时将拍摄的画面传回地面。不仅如此,作为军事无人机,死神MQ-9的机翼下设计了6个悬挂点,可以携带军事使用的空地制导炸弹和反坦克导弹,各项指标性能都创造了世界纪录。

但是MQ9死神的排名即将成为过去式了
近期官方展示出我国全新研制的“双尾蝎”三发动机察打一体无人机,吸引了世界军事界的目光。根据已公开资料显示,其最大航程为7000+公里左右,续航时间高达近40小时,最大飞行高度为9500米,最大起飞重量约为2.8至3.5吨,载弹量为1.2至1.5吨,可挂载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电子战吊舱等多种弹药和载荷。
官媒公布的照片显示,其机翼下挂满了各类精准小巧的导弹,其中包括TS20巡航导弹,其射程达到了1000公里。那么,整个无人机打击范围至少都是8000+公里,这个打击范围已经突破到了美军的第一岛链夏威夷岛附近了。
这个航程和载弹量还是无人机吗?这是无人轰炸机了吧?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款无人机竟然还能挂载无人机子机,这个设计理念就让人有点浮想联翩了。这完全就是妥妥的“无人空中炸弹卡车”,就这方面的技术性,连目前的美俄也得甘拜下风。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机出口国,我们具备完整的工业链,未来一旦开战,我们的蜂群无人机战术将迅速瓦解敌方的防御网。
此前一直有军事专家在思考,如何实现大规模批量的远程投放小型查打无人机,到底运用何种载体才能把大量蜂群无人机运送到目的地战场?就类似航母那样,把无人机战斗群像导弹那样投送到几千里外的战场,甚至思考把导弹弹头改为无人机仓,到达目标范围内,释放蜂群无人机进行作战等。这是当时一直都是一个难题。
然而,双尾蝎无人机的挂载子无人机的设计理念,还真已实现了无人轰炸机编队远程打击敌方纵深的想法。这完全就是空中“无人机母舰”的概念,目前连美俄方面都尚未涉足。

无论是小型查打一体无人机还是诸如“双尾蝎”这样的高端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且即便是将其用作“一次性武器”,它的使用成本也远低于有人驾驶的远程或洲际轰炸机。而且轰炸机的价值可以衡量,飞行员的价值是无法衡量的,所以使用“双尾蝎”发动自杀性袭击,从成本还是时效来看都非常高。
而且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无人机出口大国,具备完整生产线,要多少可以管够,从某种角度来说,在绝大多数的国家还在为生产普通短程查打无人机而大费脑筋的时候,中国已经可以依靠“双尾蝎”这种“无人洲际轰炸机”,就能实现洲际打击能力,其意味不言而喻。
本文由军器战位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