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汉奸”,却深夜杀了500名日军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汉奸”这个词几乎是最难洗清的污点。但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的简单对错。1937年的通州,有两位“汉奸”用一场血战,为自己的名字书写了另一种可能。他们白天为伪政权卖命,晚上却用反骨和鲜血,给日军狠狠地上了一课。为什么会这样呢?
伪政权的崛起:谁愿意当汉奸?
1935年,冀东,这片连接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地,遭遇了日本人的全面掌控。长城抗战失败,伪《塘沽协定》签署后,冀东22个县的土地几乎全部沦陷。日军扶持殷汝耕,建立了所谓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一个彻头彻尾的伪政权。
为了保住这块地盘,殷汝耕组建起一支1万多人的伪军保安队,装备精良,火力强劲。而其中的两个核心人物,正是张庆余和张砚田。张庆余原本是国民党第五十一军的一名团长,张砚田则是他的战友兼搭档。两人并非自愿投靠伪政权,而是因局势所逼,接受了殷汝耕的任命,成为了伪军的“大队长”。这两人表面上忠于伪政权,其实却始终心怀抗日之志。
当时,张庆余的儿子得知父亲加入伪政权后,愤怒到登报声明脱离父子关系。在家国情仇面前,他的选择成了所有人眼中的“叛徒”。但谁又能想到,这位被骂作“卖国贼”的人,正悄悄筹划着一场惊天动地的起义?
兵变的日军的傲慢点燃了反骨
1937年的7月,七七事变爆发,日军的野心彻底暴露,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帷幕。伪军也被卷入其中,成了日军的“打手”。张庆余和张砚田的保安队被安排协助日军进攻国民党二十九军。他们却屡次“放水”,假装作战,甚至故意让二十九军成功突围。
这一系列“失误”,彻底惹怒了日军。7月28日,日军派出飞机,直接轰炸了张庆余的驻地。炸弹落下的那一刻,不仅是物理的爆炸,更是压抑已久的情绪彻底崩塌。张庆余和张砚田意识到,留在伪政权里当“工具人”只会死得更惨,还不如拼死一搏。
当天深夜,两人密谋了一场起义。他们决定以通州为中心,用保安队的1万余人,向日军和伪政权发起反击。他们清楚,这场兵变意味着什么:如果失败,自己和家人全部会被日军处死;如果成功,或许能换来一丝民族的尊严。
起义的爆发:通州城内的惊天一夜
7月28日深夜,张庆余、张砚田的起义正式开始。他们将部队一分为二,各自带领一支队伍,展开行动。
张庆余率领部队攻打日军的武器库。日军在西仓囤积了大量弹药和军需物资,攻下这里是起义成功的关键。日军防守严密,双方激战数小时,张庆余的队伍始终无法突破。就在这时,一群义军士兵抱着汽油桶冲向敌人的阵地,燃起剧烈的爆炸。大火和烟雾掩护着义军的突袭,最终,他们成功占领了武器库,歼灭了所有日军。
另一边,张砚田带领的队伍攻向伪政府长官署。伪政权的头目殷汝耕早已吓破了胆,躲进了办公室的橱柜顶上。起义军搜查无果后,威胁他的仆人:“如果不说实话,你的下场就是他!”仆人终于开口劝殷汝耕:“长官,出来吧,张大队长来接您了!”殷汝耕听了这话,竟以为救兵到了,乖乖爬了出来,结果被当场逮捕。
与此驻扎在通州的日本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也带着十几名日军出来反击。张砚田的起义队伍火力全开,将其乱枪击毙。这一夜,通州城内枪声不断,日军和伪军的防线节节败退。
起义的结局:鲜血与希望交织的黎明
经过一夜的激战,起义部队成功控制了通州城。他们击毙了日本顾问奥田重信、渡边少佐等500多名日军,还摧毁了日军的火药库。但胜利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第二天,日军反扑了。
7月29日上午,日军派出20多架飞机,对通州城进行了疯狂的轰炸。起义部队伤亡惨重,许多未能及时撤离的平民也被炸死。次日,日军又从天津调来1000多名增援部队,对通州展开地毯式屠杀,有700多名平民被残忍杀害。
面对日军的疯狂反扑,张庆余当即决定分散突围。他们试图与二十九军会合,继续抗战。在突围途中,起义部队又遭到日军装甲部队的围剿,战斗十分惨烈。最终,张庆余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剩下的4000余人被迫徒手撤退。
这场起义以失败告终,但它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息。
通州起义的失败,是历史中的必然。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张庆余和他的队伍本就没有胜算。这场兵变的意义从未因失败而被抹去。它告诉所有人,“汉奸”并非铁板一块,那些表面上的屈服者,也可能在关键时刻,用生命为民族争一口气。
有人说,历史的意义不在于胜负,而在于它唤起了什么。张庆余和张砚田的选择,或许并没有改变抗日战争的整体局势,但他们用行动证明,无数普通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抗争着。这一点,才是最值得被记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