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天花板黑科技之一最早的垂直起降飞机就连雪地上都能起飞

高翰聊国际 2023-06-24 06:24:00

世界上最初的垂直起降飞机可以说是前苏联的“贝拉-1”旋翼喷气式飞机,这种飞机早在八十年代之初就开始研制,但是一直到了苏联解体还是没有造出来,还是到了1994年才最终被俄罗斯的研究团队赋予现实,不过最终还是因为种种原因没有被应用于实际用途,但是无论在设计理念还是制造风格上,这种飞机对后世航天事业还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前苏联的这种“贝拉-1”整个机身总长度超过了10米,机翼的翼展为11米,由于这种飞机的机身大都采用了轻便又不失强度的复合材料造而成,所以别看着那么一大堆,实际上整体重量却不超过1.4吨。“贝拉-1”的动力系统为两台420千瓦的水平推力发动机,而垂直起降飞的底气则来自于一台100千瓦的垂直起降发动机,这种飞机的有效载荷为600公斤或者5~6个机组成员,理论上的续航里程为3000公里,最高时速250公里/小时,而最高升限则达到了3000米。

这种在当时来说独一无二的飞机机身大部分采用了以三层泡沫和蜂窝骨料合成的材料制造而成的外壳,这种材料与传统的合金材料相比整体质量量足足降低了1.5~2.0倍,当然了强度和稳定性也会有所下降。这架飞机的外形结构采用“飞翼”气动布局,驾驶舱和乘客舱位于飞机的前部,机身的中部则是一个巨大的圆盘形起降风扇,具体形状可以参考神盾局空天航母的发动机。

飞机的两侧则为该机的机翼,而机身下方则是这架飞行器的着陆系统,这个系统中包含有可以用于普通跑道的轮式起落架,以及可以用于雪地或者水面的滑板起落架。此外,这种飞机还特别安装有可充气式的起落设施以备不时之需。“贝拉-1”在驾驶的舱下方、中央翼后面还安装了一对水翼,而主螺旋桨发动机安装在机翼的后方,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提高飞机在不同飞行模式下的安全性。

进入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俄罗斯的工程师们针对于这架“贝拉-1”飞机,进行了一系列的理论计算和改进,并且对原型机进行了诸如风洞、高温、高寒等试验,最后还进行了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起飞降落,最终证明了这架飞机在高速飞行、均速悬停以及垂直起降等方面的可实用性,最终研究团队还获得了俄罗斯、美国和德国的专利权。

0 阅读:81

高翰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