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人民币却走向全球第三,特朗普害怕的事发生。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一场金融格局的大变革正在悄然上演。美债,这个曾经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稳定器” 的重要角色,如今却陷入巨大危机,遭遇了20 年以来最惨的抛售。与此同时,人民币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强势走向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的位置。这一降一升之间,特朗普最害怕看到的事情,终究还是发生了。

咱们先来说说美债这一块儿。一直以来,美债在全球金融市场那可是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政府通过发行国债,向全球投资者借钱,来维持自身庞大的财政支出和经济运转。以往,美债就像金融市场的“香饽饽”,大家都抢着买。为啥呢?因为美国经济实力强啊,美元又是世界货币,大家觉得买美债安全又靠谱,收益虽然不算特别高,但胜在稳定。
然而,特朗普单方面挑起的对全世界的关税大战,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把美债推向了深渊。尽管特朗普给了相关国家90 天的豁免期,可这根本挡不住美国人以及资本世界的恐慌情绪。金融市场瞬间陷入大动荡,就连一向被视为金融市场避风港的美债,也未能幸免,遭遇了罕见的接连大抛售。据美媒报道,这是美债 20 年来最惨的一次抛售,直接导致美债收益率大幅上升。
这对美国政府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大家都在抛售美债,这意味着投资者对美国经济以及政府失去了信心。如此危险情况下,美国政府要是再发行美债,有几个人愿意买?而且,美债收益率高涨,美国政府要付出更高的利息,才可能吸引投资者来买。坏消息是,美元也保不住了,衡量美元对六种主要货币的美元指数纷纷下跌。无论是股票、美元还是债券,都开始遇冷。种种迹象都表明,美国投资者对经济衰退的恐惧情绪正在逐步加重。
那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以往在应对危机的时候,资本都喜欢囤积美元资产来避险,因为美元是世界货币,是硬通货。但现在关税大战一爆发,情况完全反过来了,市场竟然在抛售美元资产。表面上看,这是大家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可背后折射出的,是全球市场对于去美元霸权的强烈渴求。

就拿俄乌冲突来说,美国直接冻结了俄罗斯巨额海外资产,还威胁中国,让中国对俄进行经济切割,否则就要把中国的银行踢出全球金融结算系统。此外,美国还多次利用金融手段,发动对他国的制裁。这些行为,让国际社会对美元交易体系愈发质疑。美国发动金融制裁的核心基础,就是美元的霸权地位以及美国在国际金融市场的主导地位。可美国却持续滥用这一地位,给国际金融安全以及经济安全带来了潜在的巨大风险。大家对美元的不满情绪越来越多,在这次关税大战中彻底爆发了。于是,大家开始纷纷抛售美元资产,包括美元、美债、美股等等。
再看看各国的行动,以往各国手里都捏着大量美元,毕竟美元是世界货币,各国进行国际贸易少不了要用美元结算。但近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大部分国家都在减持美债。美国国债的前三大海外债主,日本、中国和英国,均在去年12 月减持了美国国债。2024 年全年,中国合计减持规模达到 573 亿美元,这已经是自 2009 年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最低水平。2011 年的时候,中国持有美债达到巅峰,现在减持了大约 5500 亿美元。各国减持美元,就是因为越来越觉得美国政府不靠谱。美国政府随意用美元收割世界财富,随意用美元铸就的金融工具攻击他国,这一系列行为加速了美元霸权瓦解。
既然大家都在减持美元,那国际贸易用什么结算呢?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尽量使用本币进行结算。在这个过程中,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开始崛起。目前,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背后有着诸多原因。
从经济实力来看,中国货物贸易总额连续20 年稳居全球第一,从 “世界工厂” 逐渐向 “全球超市” 转变。“中国买全球、卖全球” 的强大底气,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最强有力的背书。比如说,2024 年中俄能源贸易近50% 用人民币结算,东盟跨境人民币支付暴增 37%。没有强大的经济硬实力,哪来人民币作为硬通货的地位呢?

从政策方面来说,中国一直在大力推进金融开放。上海努力打造全球人民币资产配置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试点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一系列举措,打通了资金的“任督二脉”。中国通过制度型开放,把国际资本请进来,让人民币走出去。
还有人民币的避险属性。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地缘冲突、能源危机等复杂的国际形势下,当美元霸权露出獠牙,人民币汇率却走出了独立行情。2025 年初,外资净买入中国债券创历史新高,东南亚企业甚至开始用人民币对冲美元波动风险。而且,中国在数字革命方面也走在了前列。在东南亚,数字人民币跨境支付试点已悄然落地;在中东,人民币原油期货合约正在动摇 “石油美元” 霸权。当别国还在争论加密货币的时候,中国已经用数字货币撕开了国际货币体系的裂缝。
虽然人民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跻身全球第三大贸易融资货币,但前面依然有高山需要攀登。美元仍占据全球贸易融资40% 的份额,大宗商品定价权更是被美元牢牢把控。而且美国近期还施压盟友 “禁用人民币”、限制中资银行美元交易,暴露了这场货币战争的残酷本质。不过,当德国企业为省下 3% 汇兑成本改用人民币结算,当泰国商人用手机扫码完成人民币跨境支付,当中东土豪开始囤积人民币石油期货…… 这些微观层面的选择,正在汇聚成一股颠覆性的洪流。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跨境贸易成本能直降20%,再也不用熬夜盯着美元汇率了;对投资者而言,港股通、熊猫债打开了全球资产配置的新通道;对留学生来说,父母汇款再也不用被中间行 “剥两层皮” 了。更重要的是,当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每个中国人的消费力、投资力、议价力都将被重新定义。

从美债遭遇20 年最惨抛售,到人民币走向全球第三,这一过程深刻地反映了国际经济格局的变化。特朗普当初挑起关税大战,本以为能让美国在经济上占据更大优势,可没想到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让美元霸权进一步瓦解,也让美国经济陷入了困境。而人民币的崛起,则是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政策积极推动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未来,人民币在国际货币舞台上又会有怎样更加精彩的表现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人民币坚挺!
美不要把国内矛盾引向世界。如果这样将失信于世界人民,后果会更惨。
于美国而言,特朗普带来的最大危害,其实是美国人的信誉尽失,盟友纷纷侧目!